第九十六章 半艺之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总觉得忽略了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  

林白轩又重新回到了藏有五色神光的山洞。  

山洞已经真正成了一个空荡荡的洞穴,蜈蜂袋被赵公明取走修复,五色神光则放在自己的识海紫府中。  

“刚才我和赵公明道兄对答,隐隐约约有些感应,当时忙着对付那些伥鬼,一时竟然忘记了…”  

他反复思索,回忆自己遇到赵公明之后的一举一动,终于想起了一个细节。  

当时伥鬼出现,自己顺口问了一句“崂山不是神仙之地吗?怎么还有这么多山贼盗匪?”  

而赵公明则回答“或许这里的神仙较为迂腐…”  

而就是在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林白轩心中忽然一跳。  

以他太乙金仙的修为境界,又怎么会突然心血来潮?  

必然是冥冥中有所牵引!  

赵公明取回了前世中的部分法力,却并没有达到太乙玄境。对天地的感应程度,应该远远不如自己。  

“有什么在吸引着自己…”  

天色渐暗。  

林白轩踏风飞起,睁开神眼,在崂山上反复搜寻。  

夕阳斜斜射将下来,把偌大的崂山都镀上了一层瑰丽的金黄。  

在极东处的临海小峰上,高大的乔木树冠中,一团小小的白气氤氲若隐若现,引起了林白轩的注意。  

“有几分仙灵之气,却也不算深厚!”  

他目光转处,遥遥见到山道上有一个书生,正背着小包袱迤逦而行。看他前进的方向,分明就是那露出仙灵之气的方位。  

林白轩心念一动,径直去寻找赵公明掉下悬崖的位置,找到了那个摔得七零八落的行李包裹。  

他随手捡了几件东西,胡乱打包成团,往肩头上一甩,又变成了一个普通的青年。自己看了几眼,笑道:“如今也去当个求仙之人!”  

随即身形一晃,在山谷中已经失去了踪迹。  

王化生已经整整走了四五个时辰。  

可怜他只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平素又是娇惯懒散,此时走了三四十里山路,早已又累又渴,径直走到一块山石坐下,捶着酸痛的大腿。  

他从包裹里取出干粮清水,吃了几口,忍不住自语道:“都说崂山里有仙人,为什么我走了这么久的路,却一个仙人都没有见到?莫非是我没有仙缘?”  

抬头见到山峰还有老远的路程,眼见天色渐渐暗了,隐约又听到山里有狼嚎声响起,王化生不由得打了退堂鼓。喃喃道:“若是有虎狼把我叼走,岂不是白白丢了性命,惹人嘲笑…”  

忽听到山道中有人唱歌,细细听去,竟然是一首从未听过的曲子。  

“红尘多可笑,  

痴情最无聊,  

目空一切也好。  

此生未了,  

心却已无所扰,  

只想换得半世逍遥…”  

王化生转头看去,只见一位身穿粗布衣衫的年轻人,背着一个大包裹,鼓鼓囊囊不知装着什么东西。安步当车,昂然直上山峰来。  

见到有人上山,他不由得大喜,急忙迎上前去,施礼道:“有礼了!”  

那青年停下脚步,叉着手,也不行礼。笑道:“书生哪里去?”  

王化生解释道:“我从小就羡慕仙术,听说这山里有神仙,所以前来寻仙访道,希望能够学习道法!”  

青年笑呵呵的说:“巧了,我也是打算来求仙问道的,咱们可以一同上路!”  

二人结伴而行,有了照应,王化生也不由得多了几分精神,当下互相介绍了一番。轮到那青年时,他却笑道:“我姓步,也是从小都羡慕仙人的本事,所以起了个名字叫知仙。”  

听到是同道中人,王化生不由得大赞道:“知仙?这个名字果然极好…”  

二人一边闲谈,一边登山,不知不觉来到一座道观前。  

这道观隐在山林间,古木森幽,重重掩映,清泉长流。山峰如削玉染黛、凌云摩霄。又有鹤、龟、虎等山石,或钟灵毓秀,或突兀奇峭,或虎踞龙蟠,形态各异呈奇献巧。  

二人站在道观外,王化生猜测道:“莫非这里就是仙人住地?”  

那青年笑道:“既然来了,进去看看也好!”  

走进道观,王化生一眼见到大殿中坐着一位老道,白须长眉,年纪极大,宽袍大袖,相貌清奇,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眼神却是极为清澈。  

他急忙施礼道:“见过老神仙!”  

老道看了他一眼,笑道:“我不是什么神仙。”  

王化生却不肯放过,急忙说:“仙长样貌高雅,举手投足之间不带半分烟火气,如何不是神仙?”  

老道不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随即便问起二人的来意。  

王化生口快,将来意竹筒倒豆子一般叙述一番,随后跪在老道面前,恳请他收自己为徒。  

那老道打量了王化生几眼,微笑道:“看你也算有几分才气。只是仙法博大精深,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学成。恐怕你娇气懒惰惯了,不能吃苦。”  

“我能吃苦!”王化生急忙辩解,连连磕头。  

“罢了——”老道一挥手,一道无形的气流将他托了起来,“看你心诚,就先留下吧。若是你真能吃苦,便教你一些法门也不妨!”  

王化生顿时大喜,见到身边一同前来的青年只是站在那里笑,并不跪拜。便扯着那青年低声说,“步小哥,这就是神仙,你赶紧拜一拜,请老神仙收你入门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