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万圣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唐三藏的话让敖烈一愣,“孙悟空早就找到了?”  

“对啊,万圣谷嘛,那么大两个字,是个人都能看到了!”  

敖烈略一回想,好像还真是,万山谷那么大两个字,只要眼神好一点儿,很容易就看见了,而孙悟空永远火眼金睛,显然眼神很好。  

“既然都到齐了,那就出发吧!”  

“我能歇一下吗?来回跑了这么远,我有些腿软。”  

敖烈是真的有些腿软,不过不是因为来回跑的远。  

“你可是龙马,跑这么一段路就腿软了?说,昨晚你究竟做什么去了?!”  

昨晚本大爷被乃圣公主用强了!  

敖烈当然不会这么说,只是悠悠的叹了口气,“男孩子在外面也要保护好自己。”  

这话听到唐三藏几人的耳朵里却又变味儿了。  

纷纷对敖烈投来同情的目光,唐三藏轻轻拍了拍马背,“行吧,这几天贫僧就不骑你了,你自己恢复一下身体吧。”  

完了,这师徒几个会错意了!  

敖烈急忙解释,“本大爷不是这个意思!”  

唐三藏一摆手,“行了,不用说了,贫僧懂,走吧,先去万圣谷吧。”  

万圣谷三十年前乃是祭赛国远近闻名的朝圣之地,国王甚至亲自带领群臣入谷祭拜,以求万圣龙王保佑风调雨顺。  

而万圣龙王在享受了祭品和香火之后也确实保佑了祭赛国每年的风雨,虽不说风雨富足,但也绝不会出现旱涝之灾。  

但是自从三十年前那一场暴雨之后一切都变了,不论如何祭拜,万圣龙王都不再保佑祭赛国的风雨了,所以渐渐的,万圣谷也就荒废了,已经数十年没有人踏足此地了。  

万圣谷位于两座山峰的中间,据说最初万圣谷被发现的时候还不叫万圣谷,而叫万圣缝,后来祭拜的人多了,进进出出之下,导致那条缝隙越来越大,里面也越来越宽敞,才改名为万圣谷。  

当师徒几人来到万圣谷时,已是时值正午,原本燥热的天气,一接近万圣谷后就感觉到一股凉意。  

有龙则灵,这句话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这地方和仙女洞好像…  

请把好像去掉,我觉得这就是仙女洞!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大自然果然鬼斧神工!  

这洞可能不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人多力量大的缘故…  

看着弹幕上观众老爷们的调侃,唐三藏竟是首次对“人多力量大”这句话不忍直视!  

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总觉得不对劲!  

“里面有龙!”  

马脸正经,敖烈突然说到。  

“我们都知道里面有龙!”  

唐三藏满脸黑线,都知道万圣龙王在万圣谷,这里是万圣谷,里面当然有龙了!  

“本大爷的意思是,我的真龙血脉可以感应到里面的龙!”  

“那里面的龙是不是也感应到你了?”  

“按道理来讲是这样的。”  

唐三藏觉得自己不应该带敖烈一起来,这不是还没进去就先暴露自己了吗?  

但是很快唐三藏也发现了问题,“你恢复真龙血脉了?”  

“一点点而已…”  

唐三藏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缩减一下给敖烈打针的频率,这才多久,就已经恢复一点点真龙血脉了,那是不是要不了多久就又可以恢复真龙之身了,到时候自己是化身龙骑士还是连马都没得骑?  

唐三藏觉得很大概率是后者。  

进入万圣谷,初极狭…不对,从一开始就很宽阔,里面同样很宽阔,有微风,更有潺潺水声。  

复兴数十步,声渐大,可寻水声见暗涌。  

再往前,忽见若有光。  

不知何时唐三藏已经手握那半颗舍利子,散发出淡淡的佛光,与前方那一点光遥相呼应。  

“为师能感觉到那半颗舍利子就在前方!”  

入谷已有数里深,前方无路,只有一个漆黑如墨的水潭,那点微光,便是从这水潭之中映照而出。  

“我能感觉到,那条龙就在这水潭之下!”  

敖烈同样感应到了水潭之下的那条龙。  

“你们谁下去会一会那万圣龙王?”  

唐三藏左右四顾,询问道。  

然后师徒四人默契十足的看向紫徽仙子,“不知仙子水性如何,不如仙子先去试探一下那万圣龙王,我等在外面接应仙子。”  

紫徽仙子看着这师徒四人道貌岸然的模样,却目光一直在自己身上流转,哪里不知道这师徒四人的心思。  

就是想看自己湿身!  

“舍利子是唐长老你要的,让本仙女去试探,不太合适吧?”  

“合适!再合适不过了!仙子身为仙官,心系天下苍生,贫僧同样心系天下苍生,仙子以为贫僧想要舍利子是为了贫僧自己吗?你错了!贫僧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啊!”  

唐三藏满脸正色,说到天下苍生时又满脸疾苦,如果不是和唐三藏一路走了这么远,差点儿就连孙悟空都被唐三藏的演技给骗过去了。  

紫徽仙子有些动容,深深看了一眼唐三藏,“没想到唐长老如此大公无私,紫徽惭愧,这就去为唐长老下水试探。”  

“仙子大义!”  

唐三藏双手合十,道了声佛号。  

只见紫徽仙子化作一道紫芒,跃入水潭,瞬间就不见了身影。  

约莫片刻后,又是一道紫光冲破水潭,轻巧落地,却是浑身未着一滴水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