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劫(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杀!”  

嘈杂混乱的声音响彻大地,汾港外的土地上,赫然出现了一片“海洋”。  

血海。  

朵朵血色浪花在血海上翻腾,两波军队疯狂的厮杀。  

身体被刀剑轰碎,人头飞向天空,血海中不断出现喷泉般的血柱。  

一位赵国士卒死死握着长戈,长戈戈头被刀剑削断,不知道遗落在了战场的哪个角落。  

赵国士卒一脸茫然,接连大战,他虽未死,浑身也是布满了伤口。  

前方,一道秦军骑士策马冲来,剑光在空中暴绽,一颗人头冲天而起,落向赵国士卒这边。  

他下意识地伸了伸手,握住了那颗新鲜的人头。  

他下意识地看了人头一眼,整个身子瞬间如触电一般,眼神再也挪不开了。  

“父亲…..”  

人头的主人,是他的父亲。  

父亲狠狠瞪大着双眼,在死亡降临的前一刻,父亲的眼神仍然充满了坚定和凶狠,不带一丝惧意。  

战场中,容不得一丝的退却,往往越怕死,越容易死。  

这是父亲教给他的经验,打仗,千万不要怕死。  

面对秦军的铁火,父亲都没有退却,然而,还是死了。  

“不!”  

绝望不时冲击着他的大脑,泪水随之涌上。  

秦军的铁蹄和刀剑,越来越近了…  

汾港跟鱼乡一样,没有城墙,中央军抵达后,还是花了几天时间布置防御工事。  

汾港东面试无槐进攻的主力,驻扎六千中央军,由校尉冯劫统帅。  

没错,就是御史丞冯劫。  

胡亥所带的这支禁军高层,以文官为主,纯粹的武将都在赵贲那边。  

可千万别小看冯劫,大秦文武双全的将领很多。  

比如章邯,蒙毅这种,既能打仗,又能搞内政。  

冯劫有统兵经验,极为擅长调度兵员,在战役中转换攻守。他的军爵比较高,威望也不低,驻守港东的重任就交给了他。  

港东六千士卒,西北南各两千人。  

加上胡亥身边的黑冰卫、郎中卫禁军几百号人。  

一万两千余士兵,这就是目前汾港秦军的所有战力。  

无槐的两万人一到汾港,就对港东发起了猛攻!  

背后就是赵贲的十万大军,为了博取一线生机,无槐根本不可能磨叽。  

争分夺秒,攻破汾港,生擒秦帝!  

赵国士卒们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哀兵必胜,一个个士气高涨,第一时间竟给港东的冯劫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冯劫这暴脾气,哪能惯着无槐?  

提着枪带着亲兵,直接跟赵军对冲!  

砍死了几个赵军,冯劫的大臂也是挨了一刀。  

简单的处理过伤口,上了麻药,提着枪又冲到了最前线。  

亲卫见冯劫又冲了上来,忙道:“将军,你还是在后方坐镇吧,正面厮杀交给我们这些小兵就好。”  

冯劫冷着脸,道:“大战之时,主将岂能后退!”  

亲卫犹犹豫豫,“可是,将军你的伤….”  

冯劫晃了晃手臂,刚刚上过麻药,一只大臂一点知觉都没有。  

“小伤,无妨!”  

“陛下就在汾港,为陛下而死,劫当如是!”  

亲卫沉默了一会儿,知道将军性格火爆,也不再劝了。  

“属下定当拼死保护将军!”  

冯劫拍了拍他的后背,笑骂道:“就你这小身板?本将不需要任何人的保护!有这功夫,不如多杀几个武匪,本将自然会替你向陛下请功!”  

“喏!”  

亲卫振作士气,嘴上虽然答应了冯劫,心里却想着如何保护好将军。  

港外,到处都传来刀枪撞击的声音。  

冯劫抓着长枪枪身,奋力将冲来的赵军逼退,他哈哈大笑,越战越勇。  

他倒是杀的爽了,周围的秦军都是胆战心惊得很。  

秦军们不断向冯劫这儿靠近,保护将军,替将军剪除附近有威胁的赵军。  

无槐也发现了冯劫那儿的异常,估摸着是哪个秦军的大将,亲自冲锋陷阵。  

他立刻当机立断,下令围攻冯劫。  

于是,战场上,一副十分奇怪的画面出现了。  

无论是赵军还是秦军,都是挤破了头皮往冯劫所在的地方涌去!  

冯劫一下子就处于了战场的正中央。  

冯劫杀的正爽,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无槐盯上了。  

忽然,一杆铁枪呼啸而来,直杀冯劫的门面!  

冯劫心中一紧,这杆铁枪横扫的速度,比之前被他斩杀的赵国小兵,不知道快了多少。  

冯劫猛地向后一闪,长枪扫过,直接劈飞了冯劫身边的那位亲卫。  

秦军的几位神射手见将军深陷危机,连忙向那人射了几箭,几位秦军中央军咬着牙朝那人冲将而去!  

“啊!”  

那人虽然武艺高强,在几位中央军的列阵攻击下,还是很快被剁成了肉泥!  

冯劫偏了偏头,望着地上那位已经死透了的亲卫,亲卫的半张脸被枪锋搅碎,死前喊出了几个字,冯劫听得半真半幻。  

他好像说了一句,“将军小心。”  

双发最精锐的两股部队,在这一刻狠狠碰撞在一起!血路向四周延伸,战斗惨烈到了极致。  

冯劫死死握着长枪,耳边的喊杀声越来越小,他的眼中此时只有那位死去了的亲卫。  

“杀了他!他是暴秦的主将,御史大夫冯去疾之子,冯劫!”  

有人暴喝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