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战力对比(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607章战力对比盛西风距离突破晋升,越来越近。  

四海仙王十分羡慕,如果他不是已经走上了阴阳之道,一定会选择转修血天仙王的吞噬之道。  

因为实在太容易了,只需要不停吞噬吞噬再吞噬,修为实力就会不断提升。  

不像四海仙王的阴阳之道,感悟难度巨大,下一步路该怎么走,四海仙王都还没有想好。  

这就是属于开创者的困境,前路一片迷雾,一切都要靠自己。  

走别人的路,就不会有这种困扰,已经有人走过了一遍,只要沿着前人走过的路,老老实实不搞幺蛾子,基本不会有问题。  

盛西风不是一个开创者,他一直走在别人的道路之上。  

一开始他走丹圣仙王的道路,突破晋升寂灭境,现在他又走血天仙王的道路,准备突破晋升劫灭境。  

盛西风很有自知之明,他没有远古仙王一般的妖孽天赋,但是他会抱大腿。  

毕竟妖孽只是极少数。  

盛西风身上的劫灭境气息越来越强。  

长春仙王和巨臂仙王有些感慨,当初他们和盛西风一起离开家乡界域,现在他们刚刚修成寂灭境,盛西风即将突破晋升劫灭境,双方已经拉开了差距。  

劫灭境雷霆帮助盛西风打破门槛,一举跨入劫灭境。  

轰隆隆!  

劫灭境雷劫如期而至。  

之前盛西风和四海仙王最喜欢凑在一起看热闹,观看其他远古仙王如何渡劫。  

此刻,盛西风成为了渡劫的人,四海仙王依然是看热闹的人。  

盛西风变身血海形态,开起了吞噬模式。  

勉强吞噬三十三道劫灭境雷劫。  

之前已经说好了,盛西风,丹圣仙王和雷霆仙王,平分劫灭境雷劫。  

现在盛西风吞噬掉属于自己的三分一份额,剩下三分之二,丹圣仙王和雷霆仙王平分。  

丹圣仙王说道:“你先,我负责收尾!”  

雷霆仙王没有客气,直接出手,混沌雷霆种子吸取一道道劫灭境雷劫。  

之前雷霆仙王自己的劫灭境雷劫,他一道没有动,统统给了天雷仙王。  

随着混沌雷霆种子吸收一道道劫灭境雷劫,雷霆仙王通过混沌雷霆种子感悟雷霆之道。  

仅仅三十几道劫灭境雷劫,让雷霆仙王对于雷霆之道感悟提升一个台阶,达到劫灭境二界水平,致使雷霆仙王可以发挥出劫灭境二界的雷霆攻击。  

虽然他的修为依然是劫灭境一界,但是实际战力达到劫灭境二界。  

雷霆仙王有些意犹未尽,他还要更多劫灭境雷劫。  

丹圣仙王负责最后收尾。  

大手一挥,劫灭境雷劫缩小,缩小再缩小,最后缩小城一个小圆球。  

这一个小圆球,大小不如之前那一个小圆球,之前那个小圆球是一个完整的劫灭境雷劫,现在这个小圆球只是三分之一个劫灭境雷劫。  

盛西风正式修成劫灭境。  

队伍中再增加一位劫灭境老祖,现在总共有七位劫灭境老祖。  

盛西风经过刚刚一番吞噬劫灭境雷劫,修为实力突破劫灭境一界,达到劫灭境二界。  

这就是吞噬之道的优势,简单粗暴,而且效率非常高。  

没有花里胡哨,只有吞噬吞噬再吞噬。  

四海仙王羡慕不是没有道理。  

吞噬之道,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目前只有血天仙王和盛西风,两人是修炼吞噬之道。  

修成劫灭境,血海形态和人形态合二为一。  

时刻拥有血海形态超强防御力,同时也可以随时使用血海的吞噬能力。  

之前盛西风想要使用吞噬能力,必须施展血海形态,有一个中间步骤。  

现在没有了这个中间步骤。  

盛西风感受自身强大的战力,他非常兴奋,体内拥有澎湃的力量。  

劫灭境老祖毁天灭地,挥手之间可以摧毁荒芜界域。  

“哈哈哈…我也修成了劫灭境老祖,原来这就是劫灭境老祖!”  

四海仙王看到一个又一个老战友相继修成劫灭境,连后来者盛西风也修成了劫灭境。  

他决定奋发图强,不能再沉迷美色。  

可是四海仙王的阴阳之道,最适合的修炼方式,阴阳融合最快,效率最高。  

四海仙王想要快速提升修为实力,又不得不沉迷美色。  

之所以他修成寂灭境,因为吸干了一位天道宫女寂灭境。  

四海仙王寻思,他想要突破晋升修成劫灭境,是不是需要吸干一位女劫灭境。  

可是,劫灭境老祖一个个都是老乌龟,经常是待在一个地方很长时间不挪窝。  

混沌空间中,很少能看到劫灭境老祖。  

寂灭境最常见。  

劫灭境老祖稀少,女劫灭境老祖更加稀少。  

“到哪里去找女劫灭境老祖!”四海仙王唉声叹气。  

虽然远古仙王之中,已经有两位女劫灭境老祖,血天仙王和太上仙王,两个疯婆子,曾经给四海仙王留下非常深刻的心理阴影面积,到现在四海仙王都不太敢得罪血天仙王和太上仙王。  

三百远古仙王之中,有三个最著名的疯婆子,血天仙王,太上仙王和寒冰仙王。  

血天仙王一直没有道侣,太上仙王是丹圣仙王的道侣,寒冰仙王是霸天仙王的道侣。  

太上仙王和寒冰仙王不仅自身修为战力强大,道侣也是战力顶尖远古仙王。  

本身就不好惹,道侣更不好惹。  

四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