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神姐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  

一时之间。  

武将和文官同时停下来,朝堂之上陷入诡异的安静,一片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不说话。  

李太后想不到小皇帝会说出“迁都”两个字。  

在场所有人都非常吃惊。  

迁都是天大的事,牵扯到方方面面。  

首先大周皇室肯定不会同意。  

自大周国开国太祖建国开始,国都一直不曾改变,始终是大周国都城。  

大周皇室开国太祖不是随意选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最重要的一点,大周皇室的洞天福地,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大周国都城。  

小周皇姬无敌只是随口一说,迷迷糊糊的时候,说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因为只有迁都,小周皇姬无敌才能经常见到盛西风。  

等小周皇姬无敌回过神清醒过来,忘记了刚刚说过的话。  

不明白大家都不说话,统统都看向自己。  

很快,朝堂之上再次热闹非凡,仿佛大家都没有听到“迁都”二字。  

继续争论镇南城的城主人选。  

朝堂之上吵吵闹闹,小周皇姬无敌没有掌权之前,更像是一个吉祥物的存在。  

说话有人会听,有人左耳朵进以后耳朵出,有人根本不会听。  

小周皇姬无敌的智商不高,也不甚在意。  

依照大周朝廷大官的磨叽程度,估计还要争吵一段时间,才能最终确定镇南城的城主之位。  

再说现在镇南城都还没有建成,只是挖了一个地基而已。  

以流民的建设速度,至少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镇南城才有希望完工。  

摄政王收到万山河的紧急快报。  

大致意思如下。  

洞天福地出了问题!  

姬月老祖陷入洞天福地,无法强行唤醒。  

请大周皇室再派出一位强者接替姬月老祖的任务。  

万山河的表述中,事态非常严重,急需一位顶级强者坐镇。  

摄政王眉头微皱。  

大周皇室的强者很多,有不少不朽境和至圣境。  

但如同姬月老祖一般,不朽境九重天和至圣境九重天的顶级强者,却不多,只有不到一手之数。  

所以摄政王有些犹豫不决。  

大周皇室有许多重要之地需要顶级强者镇守。  

派出一个姬月老祖是极限,无法再调动其他族中顶级强者。  

只能退而求其次。  

多派几个稍差一些的强者。  

随后,摄政王火速派遣皇族强者,出发接替姬月老祖的任务,镇守大周南方,阻挡行尸。  

一只红色的小狐狸,神出鬼没,身法诡异,来无影去无踪,偷偷溜进百药门。  

虽然红色小狐狸重伤在身,战斗力大不如前,但好歹也是大妖,又有妖族天赋神通收敛一身妖气。  

只要红色小狐狸不主动暴露妖气。  

同一只普通的小狐狸一模一样,看不出任何差别,不会被人察觉出任何异样。  

钱方和孙梅的院子。  

在一个侍女的看护之下,小圆圆一个人在院子中玩耍。  

院子中的人忙忙碌碌,来回奔波,收拾行李。  

钱方和孙梅同样很忙碌。  

这次是大搬家。  

离开之后,可能很长时间不会回来。  

需要长期驻守镇南城。  

几个关系不错的炼丹师朋友偷偷告诉钱方和孙梅,他们二人南下驻扎驻扎镇南城的名单之上。  

果然如同盛西风所言。  

院子里所有东西都要统统打包带走。  

其实也不用这么着急。  

虽然南下的人员名单确定,但南下的时间没有确定。  

小圆圆一个人也能玩得很开心。  

小孩子玩泥巴,满身满脸都是灰土,俨然变成一个脏兮兮的小孩。  

“小狐狸!”小圆圆眼睛很尖,看到屋顶的红色身影。  

再一眨眼,红色的狐狸从屋顶消失不见。  

小圆圆东张西望所有看看,“小狐狸!”  

又看到熟悉的红色身影。  

红色小狐狸的目标很明确,找百药门盛西风。  

小圆圆奶声奶气叫了一声:“快过来,我们一起玩泥巴!”  

红色小狐狸经过几日观察,红色小狐狸发现目标盛西风会经常跑到这个院子,尤其是和这个小女孩玩耍。  

为了接近盛西风,红色小狐狸选择接近小圆圆,曲线完成目标。  

不久之后。  

红色小狐狸鲜艳的皮毛覆盖厚厚一层灰土,脏兮兮的。  

小圆圆很开心。  

红色小狐狸心中大骂:“老娘可是大妖!”  

小圆圆一只手抓这红色小狐狸,一只手抓着一把泥土。  

嘭嘭嘭!  

泥土搓狐狸。  

小圆圆开心大笑:“哈哈哈!”  

红色小狐狸真想一巴掌拍死眼前的小女孩。  

小圆圆开心道:“圆圆姐姐给小狐狸洗澡!”  

说完又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猛搓狐狸脑袋。  

“舒服吗?”  

“舒服!”  

小圆圆自问自答。  

钱方和孙梅发现女儿身边出现一只红色小狐狸。  

哪来的狐狸?  

钱方问道:“难道是小师弟养的宠物?”  

孙梅说道:“问一下师弟!”  

说曹操,曹操到。  

盛西风又来串门。  

小圆圆一眼看到盛西风,立刻甜甜说道:“师叔!”  

同时小手抓住红色小狐狸,像是献宝一样介绍道:“这是圆圆的新朋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