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军出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霸龙城。  

盛西风成为合一境武者。  

他所在二层小楼,再次出现强烈气血波动。  

气血弥漫,笼罩整个二层小楼。  

一下子,霸龙城中最惹眼的焦点。  

摄政王还没有休息,正在研究琢磨后续进攻方案。  

转头看了一眼气血波动所在方向:“又是盛丹师,真的只是金身境吗?”  

摄政王不太相信。  

每个人都有给自的机缘。  

摄政王是合一境九重天,最大的追求和目标,是晋升不朽境武者。  

而且他还年轻,正式锐意进取的时刻,信念坚定走自己的武者道路,无需其他人的机缘。  

另一边。  

公孙剑脸色阴沉:“为什么的赵火的运气这么好!”  

酸溜溜的语气,明显是羡慕赵火有一个武者天赋逆天的徒弟。  

公孙剑的徒弟和家族子弟,没有一个人有如此天赋。  

虽然百药门公孙家的家传绝学是炼丹和灵修,但也不是每一个公孙家子弟都适合炼丹。  

应该说是,公孙家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子弟能成为灵修和炼丹,其他绝大多数公孙家子弟没有灵修天赋,只能修炼成为武者。  

炼丹师家族不缺丹药,所以公孙剑不缺武者,但实力强大的武者不多,基本都是用丹药喂出来样子货。  

公孙剑转念一想,盛西风灵修天赋不如武者天赋,现在是灵海境和七品炼丹师。  

“赵火真是走了狗屎运!”  

盛西风的灵修天赋也很强大,但被武者天赋的光芒掩盖。  

公孙剑长老不想看到赵火一脉变强。  

但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越是不想,越是出现。  

而且摄政王非常看重盛西风。  

让公孙剑更加不敢在霸龙城中,给盛西风下阴招。  

这次,盛西风没有招来霸龙城内强者围观。  

大家都知道是气血波动的源头是盛西风。  

之前盛西风还是金身境九重天时,气血波动已相当于合一境。  

如今他的武者修为境界正式迈入合一境,肉身变得更加强大,气血波动更加强大。  

刚一步入合一境,修为境界一路上升,追赶持平匹配气血波动,达到合一境二重天,但依然没有停止,继续上升,最后达到合一境三重天。  

盛西风神清气爽。  

噼里啪啦!  

站起身时,全身上下一阵响动。  

“舒坦!”  

肉身强大,筋骨齐鸣。  

强大的实力,带来巨大的自信。  

穿越之前,钱财是自信的来源,穿越之后,自身战斗力是自信的底气。  

毕竟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钱财不是万能的,自己的小命才重要。  

之前盛西风一直极度缺乏安全感,因为实力弱小。  

现在他是合一境武者,不再是刚刚穿越之时的弱鸡炼丹师。  

而是一个孔武有力和单体战力强大的炼丹师。  

即使在大周国中,合一境武者也能排的上号,不是无名小卒。  

如果盛西风不是炼丹师,凭借合一境武者,可以在大周军中得到一个大将之位。  

“还是喜欢平静的生活!”  

盛西风想念百药门,有自己熟悉的人,而且生活环境宁静平淡。  

而霸龙城,之前一直吵吵闹闹,战争氛围紧张刺激。  

让盛西风一直拼命炼制丹药,都是为了大周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这几天风平浪静。  

没有喧闹的攻城,也没有地道偷袭。  

大周守军作息规律。  

盛西风说道:“如果一直这样该多好!”  

养尸榜中的尸军消耗巨大。  

需要重新补充一些。  

盛西风准备偷偷溜出霸龙城。  

去城外大业营地和北方叛军营地中,大大秋风。  

目前为止,白骨王已经归降大周,北方叛军和大周守军变成一伙的友军,只有三个人知道此事,分别是摄政王,白千年和白骨王。  

其他人都不知情,包括盛西风。  

至于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出城。  

可以利用地道。  

霸龙城内的地道没有被破坏。  

地灵门狄长老只破坏了霸龙城外的地道,没有动城内的地道。  

盛西风为什么会知道。  

他用养尸榜中所剩的尸军,一具银甲尸。  

摄政王没有掩埋和破坏地道,只是派兵把守地道出入口。  

让盛西风有机可乘。  

银甲尸偷偷进入地道,一会儿之后,前路被封住了。  

根据银甲尸所在方位。  

正好是在霸龙城的城墙下方。  

此路不通。  

这就很难办。  

养尸榜中的尸军,生前都是些鸡鸭猪牛羊,挖土效率都不如使用工具的人类?  

地道行不通,暂时打消偷偷溜出城的念头。  

这年头兵荒马乱,到处都在死人,想要收集尸军,有的是机会,不急于一时。  

几天之后。  

盛西风一直窝在炼丹房中修炼焚天真功,难得出来一次,却一脸疑惑。  

因为霸龙城中的大周守军有明显变化,人变少了。  

“小黄,怎么回事?”  

士卒小黄回道:“昨天摄政王大人亲自率领大军出城攻击大业大军。”  

他没有亲眼所见,是听其他同袍所说。  

盛西风问道:“怎么只攻击大业大军,为什么不攻击北方叛军?”  

士卒小黄没有卖关子,解释道:“因为白骨王归降大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