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出发北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实话,盛西风给人的第一印象,一点也不像是炼丹师。  

摄政王是个强大的武者,但也没有能够看出盛西风的底细。  

明面上,盛西风的灵修境界是灵海境九重天。  

武者境界伪装成气血境九重天。  

两者都不算太高。  

至少在摄政王的眼中,灵海境和气血境充其量就是一个强壮一点的小虾米。  

根本不放在眼里。  

大营中的将士,普遍都是气血境,更有许多金身境。  

他真正看重的是盛西风能够炼制出完美品级丹药。  

“我看盛丹师是气血境九重天,而且不像是初入此境界,应该停留在此境界有些时日。”  

摄政王身为武者,自然是知道气血境九重天是武者的一道坎,需要尽快凝炼金身,突破至金身境,否则气血不断挥散,有丧命之患。  

“盛丹师要抓紧时间凝炼金身,是还没有金身修炼法吗?”  

摄政王希望盛西风活的时间久一点。  

不希望看到盛西风因为气血境九重天的关系,如同流星划过天空一般,英年早逝。  

炼丹师都是灵修,寿命都很长久,再加上各种丹药保养,更有延寿丹,这么逆天的丹药增加寿命。  

此时盛西风手中有两门金身修炼法。  

其一火神金身,只有赵火,钱方和孙梅知道详情,再加一个周管事,其它人不知道。  

其二百变金身,丹圣宝典给的奖励,盛西风没有告诉过任何一个外人。  

在场的人都认为盛西风没有金身修炼法。  

摄政王有明显的拉拢和示好的意思:“这是大周军中金身修炼法,百战金身。”  

“赠予盛丹师!”  

盛西风不好推辞,收下金身修炼法。  

如果拒绝,岂不是下了摄政王的脸面,这么多人在场,当众让摄政王下不来台。  

盛西风不会做这种傻事蠢事。  

更不会无缘无故与人结仇。  

一番寒暄加商业胡吹。  

摄政王笑道:“听闻盛丹师能够炼制完美品质丹药。”  

盛西风一听,立刻从储物袋中拿出一个瓷瓶,里面装有自己炼制的完美品质七品气血丹。  

摄政王打开瓷瓶,倒出一颗丹药。  

对他的实力而言,七品丹药没有半点作用。  

但对那些有需要的人,为了得到完美品质丹药,绝对愿意花大价钱。  

能够稳定炼制出完美品质丹药的炼丹师,值得摄政王重视和礼遇。  

“不知盛丹师有多少完美丹药?”摄政王问道。  

盛西风面色不动,但心中为难。  

储物袋中有几千颗不同品级的完美品质丹药。  

最高七品,最低九品。  

但如果说出真实数量,会不会暴露太多。  

更会间接暴露出他炼制出完美品质丹药的出丹率。  

盛西风懂得一个道理,财不外露。  

凡事藏一手。  

大脑快速运转,衡量得失。  

最后他斟酌再三:“我手中只有五百颗。”一边说一边从储物袋中拿出五个硕大的瓷瓶。  

数量超出摄政王的预料之外,原本预想的数量在一百颗左右,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么多。  

摄政王大笑道:“好!好!好!”  

虽然五百颗的数量,做不到每个北上霸龙城的将士人手一颗,但有炼丹师在,只要源源不断给炼丹师提供耗材,完美品质丹药只会越来越多。  

完美品质丹药相当于金鸡蛋。  

而盛西风是下金鸡蛋的金鸡。  

只要金鸡还在,就会一直有金鸡蛋。  

离开大周国都城。  

盛西风穿越之后,第一次离开这座城市。  

如果百药门是世外桃源,而城外的世界惨不忍睹一片荒凉。  

之前城外边有安置流民的帐篷,现在这些统统都没有了。  

害怕再发生一次行尸之乱。  

大周国都城可禁不起第二次折腾。  

所以流民统统赶远远的。  

禁止在大周国都城边上生活,全部都赶到十几里之外。  

大周国都城的城墙外面附近一圈的土地,到处都是焦土,是焚烧行尸留下的痕迹。  

摄政王统帅大军北上霸龙城。  

百药门炼丹师跟随大军北上。  

一路上,都非常顺利,没有遇到阻碍和麻烦。  

北上大军的速度非常快。  

盛西风第一次骑马。  

感觉很新奇。  

摄政王特意派遣自己的亲卫,教盛西风骑马。  

能够成为摄政王的亲卫,肯定是精锐,马术非凡,教一个新手绰绰有余。  

战马也是非凡,气血强大,相当于气血境三重天,脾气暴躁,一点也不好骑。  

盛西风泄露出一丝凶暴气息,让躁动的战马,差点吓尿了。  

之后一路上变得服服帖帖老老实实,异常乖巧。  

盛西风肉身强大,骑马时的困扰,自然不会发生。  

百药门炼丹师的待遇不错,摄政王派了一队士卒,照顾炼丹师的饮食起居。  

盛西风在百药门之时,习惯了有侍女小红服侍自己的起居饮食,也即使习惯了有人服侍。  

原本以为随军之后,事事需要自己亲自动手。  

结果和百药门时差别不大,饮食起居还是有人服侍。  

只不过从侍女换成了士卒。  

盛西风呼唤一声:“小黄!”  

战马边上一个徒步随行的士卒回道:“盛丹师有何事?”  

盛西风问道:“我们几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