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伪三转金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时大周新皇姬无敌没有成年,做不到手握大权。  

摄政王姬乾坤和李太后有各自的利益集团,两方的利益诉求不同。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姬无敌,脑海中想的是晚上偷偷溜出皇宫,去找二爷爷玩耍。  

百药门。  

天空雷云滚滚。  

不断降下雷劫。  

一道,两道,三道…  

天空中的火焰女巨人法相,身上燃烧的火焰,被劈散九成,体型严重缩水,身高从十几米降至三米高度。  

“剩下最后一道雷劫!”孙梅服下一颗金色丹药。  

瞬间。  

体内即将枯竭的灵力,快速回复。  

法相开始膨胀变大,一眨眼,重新变成一个十几米高大的火焰女巨人。  

孙梅的修为从法相境一重天,提高至法相境二重天。  

一个长老看到之后,小声说道:“赵太山炼制的伪三转金丹!”  

另一个长老说道:“吃一颗,让法相境灵修增长一重天修为!”  

一个长老惋惜道:“可惜赵太山已死,再无人能炼制伪三转金丹!”  

另一个长老传音问道:“老郑,宝物楼中还有多少颗伪三转金丹?”  

宝物楼郑管事传音回答:“八十八颗!”  

目前的数量,可培养十个法相境一重天灵修,在很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至法相境九重天。  

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导致根基不稳。  

这个丹药是赵太山一脉世代相传的丹方,目前知道丹方的人只有赵火和钱方。  

赵火是赵太山的大弟子,钱方是赵火的大弟子。  

但炼制伪三转金丹,有很苛刻的条件。  

首先一点,必须是三品炼丹师,也即是三尸境灵修。  

所以赵太山死后,伪三转金丹吃一颗少一颗,宝物楼中的存货只会消耗减少,得不到补充。  

此时赵火才是五品炼丹师,距离三品炼丹师还有很大的差距。  

再有一点,炼制伪三转金丹必须使用焚天真火。  

修炼焚天真功到三尸境时,可以凝聚出一朵焚天真火。  

其它灵火真火,统统都没有用。  

焚天真功是赵太山一脉独门修炼法。  

至于赵火手中还有多少颗伪三转金丹,外人无从得知。  

盛西风好奇问道:“大师兄,刚刚师姐吃的是什么丹药?”  

钱方回道:“伪三转金丹,是我们一脉的独门丹药!”  

“一颗能提升法相境一重天修为,你师姐吃了一颗之后,现在已是法相境二重天,几乎有九成几率能够度过最后一道雷劫。”  

盛西风惊讶道:“好厉害的丹药!”  

钱方继续说道:“原本你晋升八品炼丹师时,师傅会给你一颗伪三转金丹,可惜师傅不在百药门,我手里只剩下一颗,已吃了两颗提升修为。”  

这么珍贵的丹药,赵火也所剩不多,每当门下弟子提升炼丹师品级,都会给予一颗。  

以钱方为例,他晋升八品炼丹师,得到一颗伪三转金丹,晋升七品炼丹师,再得一颗,晋升六品炼丹师,再得一颗,总共得到三颗。  

孙梅手里的伪三转金丹,自然也是赵火给的,比钱方少一颗,只有两颗,现在为了增加渡劫的成功率,不得已吃掉一颗。  

不过等赵火返回百药门,孙梅又可以得到一颗,盛西风也能得到一颗。  

天空中。  

降下第九道雷劫。  

“轰隆!!!”  

最后一道雷劫,比之前八道雷劫,威力更加强大。  

让盛西风看得心跳加快。  

雷劫真吓人。  

如果孙梅没有服用伪三转金丹,面对最后一道雷劫,风险很大。  

雷云缓缓消散,温暖的阳光重新照射百药门。  

雷劫破坏百药门的建筑。  

因为孙梅在空中渡劫,又有门主出手,让百药门没有任何损失。  

众多炼丹师重新继续炼丹或修炼。  

杂役弟子和侍女继续手头的工作,忙忙碌碌。  

孙梅从空中降落至地面。  

“恭喜师姐!”盛西风第一时间送上祝贺。  

孙梅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度过雷劫之后,她就是一个正真的法相境灵修。  

肉身,灵力和法相,经过雷劫洗礼,肉身提升些许,灵力更加纯净,法相更加凝实。  

雷劫并不是一无是处。  

度过雷劫之后,才能苦尽甘来。  

灵修不注重肉身修炼,武者才主修肉身气血。  

晚上,在钱方和孙梅的院子中,三人聚餐,庆祝孙梅成就法相境。  

赵火门下三个弟子,其中两个弟子钱方和孙梅都是法相境。  

只有盛西风一个人是灵海境,也因为他入门时间太短,不足三年。  

“师弟要抓紧时间修炼!”  

一个晚上,盛西风听的最多一句话。  

回到院子。  

长出一口气。  

侍女小红惊喜道:“大人终于回来了!”  

院中的桃树枝叶微微摇晃。  

“准备热水!”盛西风说道。  

洞天福地中没有人服侍,盛西风有些不习惯。  

再次回归熟悉的生活节奏。  

盛西风浸泡在热水中,一身舒爽,怀里的侍女小红脸蛋羞红。  

大周皇宫。  

“海公公!这个丹药真好吃!”姬无敌面前一推瓷瓶空空如也,手中拿着一把金色丹药,赫然是伪三转金丹。  

一边说一边塞入嘴中。  

“好吃!”  

海公公说道:“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