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师姐突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血杀楼楼主站在原地,没有后退半分。  

就算盛西风有搬山巨力,力量强大。  

血杀楼楼主合一境武者的肉身,终究比盛西风强大许多。  

鸡蛋撞石头。  

盛西风是那颗鸡蛋。  

两颗气血金丹全力喷涌气血。  

红色和黑色气血充斥全身。  

身后虚空魔猿虚影,愤怒咆哮。  

盛西风体内黑色气血源源不断输入魔猿体内。  

咆哮声越来越大,虚影越来越清晰。  

指挥魔猿阻挡敌人进攻的步伐。  

“吼!!!”  

血杀楼楼主只用一刀,魔猿被劈成两半。  

但也让给盛西风得到喘息和逃跑的机会。  

此时他的速度快如闪电,直接撞破院子围墙,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有刺客!!!救命啊!!!”  

血杀楼楼主想要快速杀完人就走。  

但因为魔猿阻挡,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此时盛西风已经跑出百米之外。  

一路上破开墙面,撞断树木。  

巨大的喊叫声,惊动了附近的守卫和深夜巡逻的杂役弟子。  

很快,也惊动了百药门高层。  

长老纷纷出动。  

血杀楼楼主见势不妙,想要逃离。  

但为时已晚。  

一只火焰巨掌从天而降,一巴掌击中血杀楼楼主。  

“轰!”  

地面震动。  

百药门门主飞在半空中,负手而立,说道:“杀我百药门炼丹师,必须血债血偿!”  

噗呲!  

血杀楼楼主全身骨骼断裂,五脏六腑破裂,身受致命重伤。  

百药门门主一个照面,出手重伤合一境武者。  

之后门主继续出手,天空中出现一把火焰巨剑,一剑斩杀血杀楼楼主。  

除了在洞天福地中的炼丹师以外,其他炼丹师都被惊动了。  

纷纷走出各自的院子。  

“门主威武!”  

“那人好像是血杀楼楼主!”  

盛西风松了一口气,总算得救逃过一劫。  

检查自身伤势,令他感到奇怪,刚刚还是重伤之躯,短短一会儿之后,肉身伤势好的七七八八。  

仔细回忆刚刚经历的所有细节。  

原来在向魔猿输入大量黑色气血之后,让他又得到一个魔猿的天赋神通。  

大地眷顾。  

让盛西风拥有了土灵根。  

还有一个好处,只要站立在大地之上,肉身伤势恢复速度加快。  

因祸得福,意外之喜。  

院子没法住人了,围墙破了一个大洞。  

留下侍女小红看家。  

盛西风搬去师兄师姐的院子暂住一晚。  

反正明天一早就会进入洞天福地。  

至于院子的修缮问题,不用他操心。  

“师兄师姐,今晚师弟叨扰了!”盛西风说道。  

钱方问道:“小师弟你没事吧?”  

盛西风回道:“没事!”一边说一边展示,示意自己没有受伤。  

其实全身伤势都已恢复七七八八。  

孙梅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万一师弟出事,没法和师傅交代。”  

钱方和孙梅都知道赵火对小师弟的偏爱程度。  

两人又是师兄师姐,理应在师傅不在的时候,对师弟照拂一二。  

······  

天色渐亮,日出东升。  

盛西风跟随师兄师姐,三人一起进入洞天福地。  

虽然血杀楼楼主已死。  

但这是之前就说好的事儿。  

一个短期休假,可以安抚盛西风受到惊吓的心灵。  

没有炼丹,因为没有随身携带炼丹炉。  

储物袋中空间有限,没有多余空间安置这么大的炼丹炉。  

随后的日子,盛西风和钱方经常一起喝茶聊天。  

一同守护闭关突破的孙梅。  

盛西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穿越之前他经常看小说,书里都会出现雷劫。  

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雷劫。  

“师兄,从灵海境突破至法相境,有没有雷劫?”  

钱方解答道:“当然会有雷劫!所以你师姐才会选择在洞天福地中突破。”  

盛西风追问道:“雷劫很危险吗?”  

钱方回道:“十分凶险,对修行者而言是九死一生!”  

盛西风惊讶道:“风险这么大!”  

钱方慢慢说道:“洞天福地除了灵气浓郁适合修炼,还有一个好处是这里不会出现雷劫。”  

“可以稳固自身修为境界和法相,等出去之后再迎接雷劫,渡劫成功的几率更大,不说十成,至少能够达到七八成!”  

盛西风听到之后,松了一口气。  

庆幸自己是一个百药门炼丹师。  

钱方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只有拥有洞天福地的门派才算得上一流势力!”  

“大周国中一流势力有三家,北面的铁沙派,南面的巨鲸门和大周皇室。”  

盛西风好奇问道:“我们百药门不算一流势力吗?”  

“当然算,只不过算是大周皇室。”钱方说道。  

听师兄的意思,盛西风猜测大周皇室应该不止一个洞天福地。  

钱方提醒道:“小师弟的武道修为不低,师傅回来看到之后,应该会不高兴,你要抓紧时间提升灵修境界。”  

“师弟知道了!”盛西风乖乖点头答应。  

现在他拥有火灵根和土灵根,两种灵根。  

不止可以修炼火系灵修功法,还能修炼土系灵修功法。  

几天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