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帝王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米老送回住处,苏凌和妖夜独自走在皇宫的青石小路上。  

“没想到你还有那样的过往。”苏凌淡淡道。  

妖夜望着天上的星辰,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也不是生下来就心就是冰的。”  

“米老对我的好,我得记着念着。如今回报他的救命之恩。”  

“今日你得罪了柳焜他们,以后还是要小心些。我不怕他们对你怎么样,只是担心他们打你凌云宗的主意。”  

妖夜太了解柳焜他们几个人了,全都是睚眦必报的人。  

“他们若是真的敢动凌云宗,估计也活不长久了。”苏凌表明自己的态度。  

事情真要是那么发展,就别怪他不看妖夜的面子,对柳焜他们痛下杀手。  

两人告别,苏凌回到屋子。  

探索魔修遗迹的事情也进行的差不多,他再留几天也该打道回府了。  

深夜闲着无聊,他开始研究起第十号棺材。  

十号棺材通体洁白,上面雕龙画凤,有些许镀金的痕迹。上面的金箔好像被刮过,而且刮的很干净。  

“好大气的棺材!”苏凌绕着棺材看了看,发现有点像皇帝的棺椁。颇有皇家的气息。  

开启帝王棺需要积累功德9521/100000。  

开棺任务很特别,功德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怎么积累?  

让苏凌意外的是,任务进度竟然完成了九千多。而且还在持续上涨。  

开启帝王棺需要积累功德9576/100000。  

他一头雾水,思前想后也想不明白自己做了什么,竟然增加了这么多的功德。  

自己做了好事自己都不知道,也太离谱了。  

第二天早上,苏凌再次查看任务进度的时候,发现又增加不少。  

开启帝王棺需要积累功德10324/100000。  

按照这个速度,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把棺材打开了。  

苏凌开门去找白帝,打算请教一下关于功德的事情。他对此一窍不通。  

刚出门他便看到道爷在皇宫之中喋喋不休起来。  

自从来这儿,道爷就像消失了一样不见踪影。  

现在看到,苏凌才想起这个人。  

“干嘛呢?你还真是走到哪算到哪。”苏凌吐槽。  

“这不是帮妖族兄弟们答疑解惑,梳理未来的妖生方向嘛。”道爷满面红光的回答。  

道爷的变化很大,身上破旧的道袍换成了上好锦缎的。  

手上戴满了金戒指,一副暴发户的样子。  

想必是没少坑妖族哥们儿的钱财。  

“对了宗主,我听说你得到三块石碑,能否让我看看?”道爷嬉皮笑脸的凑过来问道。  

苏凌挥手道:“不能!”  

随后迈开步子往外走。  

道爷哭丧着脸,道:“拒绝的也太干脆了,我听说石碑上有你们看不懂的文字。除了冥文之外,还有另一种文字?”  

“贫道不才,研究过冥文,对其知道一二,你就让我看看吧。”  

苏凌听闻,眼前一亮,没想到道爷还有这个本事?  

“你在这儿等我回来吧。”他撂下一句话,便去找白帝了。  

“好嘞,不见不散啊。”道爷很激动,小腿儿一盘,坐等苏凌回来。  

见到白帝,苏凌跟白帝讨教功德二字。  

功德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力量。但又是真实存在的。  

有人说功德是天道评判万事万物的标准。  

功德到达一定程度,便会降下福泽。  

但有人积累了一辈子功德却艰苦一生。有人缺损功德却大富大贵。  

所以人们时常抱怨天道不公。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功德加身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功德是会继承的,就算自己没有享受到,子孙后代终有一日会享受到。”  

“不是有祖上积德这句话么?看似不着边际,实际上阐述的是大道理。”  

“你发现没有?强大的宗门势力往往都会建立城池,或者国家。”  

“这就是积累功德的方式之一。守护万灵是积累功德最快速的方法之一。”  

“久而久之会受天道庇护,国家及宗门都会越发昌盛。”  

白帝侃侃而谈,打开话匣子便收不住了。对于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她有独到的见解。  

苏凌不知白帝说的是真是假,总之半信半疑。  

可是通过交流,他感觉开棺任务增加的功德可能跟凌云宗有关。  

他不仅建立了宗门,还建设了凌云城。  

这与白帝口中说的庇护万灵,增加功德一模一样。  

是偶然还是巧合?  

一个想让弟子的家人们有个安居之所的想法,无意间变成了一件增加功德的事情。  

两人聊的差不多,苏凌将道爷可能看的懂冥文的事情告诉白帝。  

白帝对石碑很感兴趣,昨晚熬了一夜,翻阅很多关于冥文的古籍。  

准备研究的差不多以后去找苏凌,破译石碑上的文字。  

如今知晓道爷略懂冥文,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苏凌带着白帝回去,道爷在这坐了半个时辰,没有一点不耐烦。  

大太阳底下晒着,明显比刚才黑了点。  

“你这又是何必呢?找块阴凉地儿啊。”  

苏凌看出道爷的小心思,不但没感动,反而觉得这家伙有点用力过猛,需要防着点。  

“你先别进来,在外面等着即可。”苏凌和白帝进屋,把道爷挡在门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