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洞虚设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黑暗寂静的太空中,苏杰依旧屹立在此。  

面前庞大的阴阳太乙聚灵阵正缓缓消散,隐遁于空气之中。  

“可惜,没有把三十三重天宫造好,只能暂时消耗灵石来作为灵气供给。”  

苏杰叹了口气,现在蓝星的灵气复苏计划,只是初步开始,不过苏杰相信,未来三十三重天宫造后,情况将会大不一样,甚至…  

苏杰正想着的时候,突然感到自身头顶的气运烛火就像是被泼洒了汽油的火苗,开始毫无预兆的剧烈波动,疯狂膨胀扩张。  

“来了。”  

苏杰心神一震,他在蓝星做了那么多阵法工作,将蓝星一点点改造,目的就是这天道气运。  

而结果也果然没有让苏杰失望,头顶的天道烛火从十几米的直径一路暴涨,一路扩张到了百米直径。  

这个数量的天道气运无比恐怖,若是被天元世界类似崔霖那般的老不死看到,不知道会震惊的怎么样。  

天道气运事关突破洞虚境,类似崔霖这种以生坟秘术将自己变成人不人鬼不鬼的老家伙,一直在地底下苟延残喘,为的就是掠夺天命人的天道气运,等待那渺茫突破洞虚境的可能。  

从远处看去,苏杰头顶的气运烛火剧烈燃烧,并且还在每时每刻的膨胀扩张,变化还没有彻底结束。  

“咦,颜色有些不同。”  

突然,苏杰发现了一些不对。  

原本苏杰的天道气运是深金色泽,现在则是呈现紫色和金色交织的紫金色泽,并且紫色占据了九成以上。  

更加惊人的是,苏杰识海之中一直没有动静的神秘古镜,这时突然主动飞出显化,落到了苏杰头顶的天道烛火中。  

苏杰无比的诧异,这面具有两界穿梭能力的古镜很少会有这种反应。  

只见古镜落在天道烛火内,原本满是青铜锈迹的镜框,在天道烛火的煅烧下,居然有一点点的铜锈剥落。  

“莫不是气运重宝…”  

苏杰眼睛瞪大,在《太虚天命法》记载中,有人利用天道气运锻造专门的气运重宝,所谓的气运重宝,还有另外一个称呼,道宝。  

这种类型的气运重宝,凝聚了天道之威,如亿万众生的气运聚合,摧山毁岳,焚天煮海只是等闲。  

这是洞虚境修士才能锻造和使用的武器,比灵宝强大十倍不止。  

而天道气运只不过是打造道宝的一种方式,还有利用大道长河各种神金锻造,以及用大道浑沌生物的躯体打造。  

无一例外,虽然制作的方法不一样,但这些都被称之为道宝。  

眼下古镜出现的异动,让苏杰下意识以为这说不定是一件道宝。  

但很快,苏杰就否认了这种想法。  

因为头顶的古镜并没有吸收天道气运,只是借助天道气运来清除一些铜锈,这跟气运重宝的形式不符,更像是单纯借用天道气运来洗练自身污渍。  

不由得,苏杰眼睛闭上,全部心神去感受天道气运的变化。  

天道气运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一般来说是突破洞虚境及以后才能使用的特殊能量。  

但现在苏杰的天道气运太过强烈,并且还处于不断增长中。  

加上神秘古镜和苏杰神魂长时间绑定,如今古镜接受天道烛火煅烧,借此苏杰终于有了发现。  

冥冥之中,苏杰感觉到,在大道长河和现实之间的夹层中,有着无形的雾气飘散。  

这些雾气呈现淡淡的紫色,透着浩大和神圣。  

在感知到这些紫色雾气的瞬息间,苏杰仿佛看到了星体爆炸,看到了无数尘埃、气体和星屑不断旋转和塌缩,在引力作用下,不断来回碰撞摩擦,形成一个高温液态岩浆的巨大球体,最终球体冷却,历经万年,百万年,千万年的冷却,形成凝固的地表。  

然后火山喷发带来水蒸气,水蒸气化作雨水,形成海洋,生命开始演化,单细胞、多细胞、植被…  

无数天灾在亿万年光阴不断重复,无数生命灭绝和进化,星球变得越来越稳定,有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有了隆隆的雷声,辽阔的草原和森林,奔流不息的江河,滋润万物的雨露,高耸的雄峰俊岭,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而今,新一轮大变化再一次在这颗星球上发生。  

就像这颗星体上第一滴雨水落下,最终形成汪洋大海。  

第一只单细胞生物诞生,最终繁衍进化出数以千百万的物种。  

陆地上第一次长出植被,最终形成陆地上郁郁葱葱的草地和森林。  

来自其他世界前所未有的能量,对于这颗星球,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且将比以往的变化更加巨大十倍百倍。  

天道烛火内,神秘古镜的铜锈剥落了大约百分之一,重新飞回到苏杰识海之中。  

苏杰也从恍惚中回过神来,眼前好似幻灯片般浮现的光怪陆离景象也破碎消失,仿佛刚刚的一切只是苏杰走神产生的幻觉。  

但苏杰清楚的知道,自己刚才的所见所闻,就是天道所在。  

“原来如此,这就是蓝星天道。”  

苏杰喃喃自语,看着头顶直径已经膨胀到数百米的紫金色天道气运。  

此时天道气运的金光色泽已经占比极小,大部分都是紫色笼罩。  

苏杰心里已经明悟,天道气运交织的两种颜色,金色是来自天元世界的天道气运,紫色则是代表着蓝星的天道气运。  

大道长河横贯古今和万千世界,但是天道比大道长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