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沈家赔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袁非杵在张凡面前,像个小学生一样拘谨,不敢多言,动作十分违和。  

张凡皱着眉,低沉道,“你来了?”  

袁非小鸡啄米般点头,  

眼前这位,乃是北境燕王,除却当今皇主,谁敢说站在其面前依旧面不改色?  

自从袁非上次冒犯北境燕王,父亲举族道歉始,一直在等机会,好好表现,所以第一个赶来为张公子爷爷贺寿,留下好印象。  

“袁公子,您不是与周居光公子一同来拜访我家老爷子...?”张万山走到袁非面前,狠狠扫了一眼张凡,低声说道。  

却见,  

一直跟小学生一样杵着的袁非,  

顿时,  

恢复往日俊朗公子气派模样,狠狠刮了张万山一眼,不客气道,“没看到我在跟张公子说话吗?有你插话的份吗?”  

闻言,  

张万山尴尬的咂舌,嘴角在抽搐,身后那些小辈特别是邓云、张希颇感尴尬,眼中更多的却是惊诧。  

“张公子,我带了点小礼物给阿姨。”  

袁非馋笑,熟稔的从怀里掏出精致小盒子,递给秦少红,并说道,“这是给阿姨的小礼物,请阿姨笑纳。”  

“这是礼盒怎么那么熟悉?宣云宝顶级手工礼盒?!”有人认出这一精致的宣云宝礼盒,惊声呼道。  

“礼盒外观描边绿中带紫,这莫不是哪款?!满绿紫胆水晶坠!”有人说着,不由得倒吸一口寒气。  

“我听闻两日前宣云宝在京都举行一场拍卖会,压轴就是这款满绿紫胆水晶坠,当时被神秘人以四千三百万拍走,真没想到被汉城袁家公子拍走了。”有人解释说道。  

一群人跟着惊呼,旁边的人脸色都绿了。  

女人特爱珠宝首饰,听着解释,秦少红也忍不住小心翼翼打开。  

优雅、高贵、细腻、神秘汇聚一身,静美中透露着高贵的冷,让任何女人第一看到都怦然心动。  

幽绿与淡紫交绕,那像是一副天然的泼墨画卷,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所有人侧目看着这枚水晶吊坠,连连感叹。  

秦少红怦然心动,欣喜若狂,手抚着这一枚价值连城的满绿紫胆水晶吊坠,满是欢心。  

不过如此贵重的礼物,她没办法手下,于是恋恋不舍盖了起来,将之推回给袁非,  

“袁公子,这太贵重了,我承受不起。”  

“阿姨,这点小礼物,不值一提。”袁非有些急了,看向张凡。  

“原则问题,收回去。随便找位置坐吧。”张凡皱眉说道,袁非照办,不敢有一丝怠慢,顺带给寿星公拜寿,便自行找个角落待着。  

可以参加北境燕王家族寿宴,已经莫大荣幸,袁非心中感恩戴德,哪里还敢有嫌弃想法,否则,回到族中怕是被扒了皮不可。  

众人看着跟小弟一样听话袁非,满脑子都是疑问。  

按照道理,袁家这种汉城豪门,与他们三杆子都打不着,怎么会和张凡又交织?  

特别是小姑张丽,奇怪问道,“这袁非公子好像是冲着张凡来的。”  

“可能是大哥在汉城官场的缘故吧。”  

姑父思索片刻,不由惊诧,道,“汉城袁家、陈家与汉城官方人员走的最近,这已经不是秘密,袁家的举动,莫非大哥有机会入刺史幕府?!”  

“这一场寿宴可是刺史副官陈明义亲自主持,而他又是大哥同学,显而易见了。”小姑说着,  

让不少人吃惊,看向张重山的眼神又有些不一样了。  

汉城官方人员,入了刺史幕府那地位截然不同,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了。  

张重山还有些恍惚,感到众人狂热的目光,怕被误解,出声解释道,“我并不认识袁家人。”  

众人肯定不相信,这分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大哥啊,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藏好深啊。”张万山阴阳怪气的说道。  

刚才袁非公子的到来,让他脸都丢到家了。  

张重山欲要解释,想了一下,还是算了,越抹越黑,反倒更容易让人误解。  

“一个不入流的小跟班罢了,这有什么大惊小怪?还需要解释什么?!”张凡摊了摊手说道。  

小跟班?  

你特么把汉城五大豪门之首袁家公子袁非,袁家未来的掌舵人当做小跟班?  

说话不怕闪了腰?  

真把自己当成一个人物了?!  

众人一阵腹诽,真是吹牛吹习惯了。  

“大哥,谁知道这袁非是真的假的,还是你请来的临时演员撑场面?”张希颇为不服气,出声呛道。  

众人结合刚才张重山的解释,觉得非常有道理,否则,以袁家公子的尊贵程度,怎么可能甘愿当小跟班?  

而且,  

放眼整个汉城,谁有资格让袁非当跟班?换而言之,谁敢?!  

“大哥,你这个儿子不仅吹牛皮天下第一,这扯虎皮做大旗的手段也玩的炉火纯青啊,二弟我甘拜下风。哈哈...”  

张万山哈哈一笑。  

让不少人又深深的鄙夷一番张重山,觉得这一家子简直就是活着在谎言中。  

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实话。  

“二叔,我父亲勤勤恳恳几十年,在你们的眼中就是这么不堪?难道那些蝇头小利在血缘亲情面前,一文不值?!”  

张凡目光落在张万山身上,直击灵魂的问道。  

闻言,  

张万山眉宇间隐约带着怒气,狠狠冷哼一声,“一无是处的东西,你给我闭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