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唯一信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汉城,  

兵部总部。  

王华盛接到周应泉电话,让他十分震惊,于汉城之中,谁吃了豹子胆,敢派人围了刺史府。  

再者,  

刺史府中也有近千精兵,一般的势力,不,应该说在汉城,没有任何势力在短时间内,集结那么多人围堵刺史府,而且还不被发现!  

王华盛陷入短暂的沉默中,他并不着急出兵,必须彻底了解情况之后在做定夺。  

既然刺史周应泉还能亲自打电话过来,说明还不到山穷水尽,生死相向的地步。  

此时,  

一名兵卒焦急而来,单膝跪下禀报道,  

“报告王总指挥,半个小时前有一支神秘部队进入汉城城内,几乎同一时间整个汉城的监控系统陷入瘫痪中,所有通信设备被切断,根本无法破解,现在才恢复使用。”  

“什么?!!”  

王华盛闻言不禁大骇,脸色唰一下大变,这是让他没想到的,顿时只感到冷汗沁出来了,整个被背部都浸湿了。  

汉城的监控系统,  

他不惜花费重金打造,涉及汉城每一处死角,所以汉城这些年的犯罪率急剧下降,这是他最得意之处。  

现在,  

竟然被人直接掐断,而且长达半个小时,他,乃是他手下任何人都不知道,彻底陷入一片黑暗中,让一只神秘部队进入汉城之中,  

而且,截止目前为止,他对于这支神秘部队的任何信息都不知道,甚至进入多少人都不知道。  

换而言之,  

他王华盛堂堂汉城兵部总指挥,在人家的眼中不值一提,人家根本不将之放在眼里。  

想到此处,  

王华盛油然震怒,“艹,我倒要看看这条过江龙能翻起什么惊涛骇浪!!”  

骤然,王华盛目光深寒,沉冷道,“给我彻查,马上调出半个小时前的所有可行路段的监控,以及现在刺史府内监控,看看现在什么情况!!妈拉个巴子!”  

兵卒唯唯诺诺,奔跑出去,王华盛直接跟随到整个汉城监控中心。  

兵卒调出监控。  

但见,  

数千虎狼精锐,奔袭而来,状若奔涌而来黑色浪潮,各个身着沉重冰冷甲胄,武装到牙齿,仅仅露出炯炯虎目,一个个气势昂然浑厚,腰佩雪白战刀,整支队伍给人一种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气势。  

这是?!  

北境制式战刀,统称“北凉刀”  

王华盛看到那一柄熟悉,此生不敢忘的北凉刀,不由的肃然,连呼吸都粗重起来,  

他不由回忆起,当年想要进入燕云骑,却因为考核根本没办法进入的遗憾。  

燕云骑,是让他此生敬仰的存在。  

紧接着,  

于中央徐徐扬起,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的帅旗,火云描边,泣血玄黄,帅旗中央绣有飞燕踏祥云之势,宛如阴阳,夺天地之造化。  

燕云帅旗!!  

这天下,  

敢问,  

这世间,那一支军伍部队敢举这面举世无双的帅旗!!  

毫无疑问,  

这一支神秘部队,乃是让百万蛮夷,西方畏之如虎的燕云骑。  

王华盛见状先是一阵头皮发麻,然后不由倒吸一口寒气,随之陷入一阵惊骇中。  

这天下,  

十万燕云骑,唯一人为信仰,  

亦是,  

北境燕王!  

“立即给我调出刺史府监控。”王华盛催促,语气都感觉到他的焦急。  

监控中,  

张凡闲逸的倚在亭子上,  

并未让王华盛在意,  

因为北境燕王谁也没见过,他自然不会认为看到一个人就认定是北境燕王。  

当王华盛看到英姿魁梧的罗喉,立身于张凡不远处,立即让监控停下,“停下,把这个人给我放大。”  

看着画面中逐渐调大的人物,面孔越发越清晰,王华盛的脸色越发越凝重,最后狠狠咽下一口涎水,脸色苍白如雪,浑身无力的呢喃,  

“九大骁将,铁拳罗喉!”  

北境燕王,  

其麾下,  

四大天王,九大骁将。  

乃是天武皇主亲自册封“上将”,武力无双,战力无匹,任何一人可撼十万军的存在。  

其中,  

铁拳罗喉,亦是九大骁将之首,强悍程度,可想而知。  

之所以称之为“悍将”,  

是因为,  

任何一人都是强悍无匹,战绩彪炳,可载入史册,永垂青史,天才将星人物。  

他王华盛当年,参加考核也是遇罗喉作为主考官,其严厉程度以及惊人气势,无匹武力,深深震惊他。  

至此,  

他励志成为铁拳罗喉一样的男人。  

但这,终究还是遗憾。  

但看这一幕,  

王华盛大概、已经猜出那位依靠在亭子上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人物了。  

“北境燕王。”  

王华盛呢喃自语,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神色肃然,目光崇敬,当场对着屏幕立正,做一个此生以来他认为最为标准军姿,浑身寒毛炸裂。  

场内,所有兵卒不知所云,总指挥为何如此,却见王华盛豁然转身,沉冷吼道,“通知所有人,三分钟之内集结,前往刺史府。”  

“总指挥,三...三分钟?!集结所有人?!”有兵卒诧异,颤抖反问。  

要知道,肃整两万兵卒,没有半个小时,根本不可能完成。  

现在,整整缩短十倍时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