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改变方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安慰自己。  

他们怎么敢去许都呢,难道他们不知道,许都有重兵把守吗?  

曹洪不断的在心里面想着这件事情,可是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思索良久后,曹洪立刻派出探子,分三路去传递消息。  

第一路是送给曹纯,让他小心许都方向。  

第二路,是直接回许都,让他们加强戒备。  

第三路,是给曹操送信,让他知道自己的情况。  

虽然前面的敌军不一定是去许都,但是,还是要小心才是。  

做完这两件事后,曹洪这才稍稍放心,继续沿途追击。  

曹操接到了曹洪派人送来的信,也是吃了一惊。  

在信上,曹洪说出自己追其前面敌人的路线,又指出敌人很有可能是去许都。  

但他也着重强调,这只是自己的猜测,不一定是真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可是,曹操看完信以后,心中却担忧不已,立刻将手下的众将招来议事。  

“诸位,你们看那一伙敌军到底是去哪儿?”  

众人虽然心中都在猜测,可是却没有人说话,良久后,史涣忽然上前拱手说道。  

“主公,敌人去哪里,我们先不说。  

现在大营里的士兵已经有意见了,说分粮的仓官,用小斛给他们分良,中饱私囊,请主公明察。”  

听到这句话,曹操脸色一变,摆了摆手,“史将军,今天先不议那件事情,还是先谈谈我说的事情吧。”  

曹操想要转移话题,史进虽然退下去了,可是,韩蒙又上前禀报,“主公,史将军说的是事实,我手下的士兵也在反映这些事情。  

主公,现在士兵们议论纷纷,而且因为小斛的事情,每天都吃不饱饭。  

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士兵们攻城都没有力气了。”  

韩蒙的话音落下,又有几员将官上前禀报。  

“主公,一定要给士兵们一个说法呀,如果惹了众怒,那可就糟了!”  

曹操脸色不变,摆了摆手,“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我会处理的,还是先商议这件事情吧。  

你们大家畅所欲言,这一伙袁术军,到底会去哪里?”  

吕虔上前说道,“主公,无论这一伙袁术军去哪里,其实都不用担心。  

如果他们真的敢去许都,那只能是自寻死路,绝不会得手。”  

当初曹操从许都出发的时候,可是留下了三万兵马守城。  

自从天子迁往许都,又重新修建了城墙,可谓是城高墙厚,就算多几倍的兵力,想要破城,也是难上加难。  

吕虔继续说道,“就像我们眼前的寿春一样,我们耗费了这么多人的,可是到现在却依然没有攻破的迹象,敌人就算到达许都,也绝对不可能攻破城池。”  

程昱点了点头,“我们只需要派人回去送信,让他们加强戒备,许多就绝不会有事。”  

听到二人所言,曹操这才放心,点了点头,“这就好,今天晚上就派人去传信,让他们小心这一队袁术军。”  

说到这里,曹操迟疑了一下,这才继续问道,“诸位有什么良策破城?”  

众人听到这个问题,再次无言以对。  

已经攻城这么久了,如果有办法,早就说出来了,又怎么会等到现在。  

程昱迟疑了许久,忽然开口说道,“主公,不如我们退兵!”  

听闻此言,曹操心中不悦,“只要我们再坚持下去,一定会破城!”  

程昱苦笑的摇了摇头,“现在已经不只是坚持的问题了,自从分兵以后,我军的兵力明显不足。  

原本我们的兵力占优势,可是现在两军相仿,哪怕敌人冲出城外和我们决战,就算我们能胜,恐怕也是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啊!”  

吕虔也叹了一口气,“现在我觉得损失已经很惨重了,不但士兵损失颇多,就连主将也是个个带伤,想要攻城真的很难呀。”  

曹操皱了皱眉头,“如果让曹洪等人回来,有没有办法破城?”  

程昱叹了一口气,“如果曹将军回来,外面的袁术军也会回来。  

到时候,他依然会不停的骚扰我们,让我们无法专心攻城。”  

曹操想到外面的这支兵马,如同苍蝇一般,赶都赶不走,心中恼恨,用力锤了一下桌子,咬牙说道。  

“可恨,实在是可恨。”  

吕虔苦笑的说道,“这些袁术军比我们熟悉地形,我们想要消灭他们,确实是很难。”  

曹操咬牙问道,“难道就没办法了吗?”  

吕虔苦笑的摇了摇头,程昱忽然开口说道,“不如再抓一些百姓,来替我们攻城?”  

曹操一愣,“这怎么可以,万一,他们爬上城墙以后就投降了,那又该怎么办?”  

吕虔忽然目光一亮,“主公,就算他们投降也无所谓,而我们要的就是他们投降。  

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一来可以让士兵乔装成百姓,趁机冲上城墙。  

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等到百姓将城墙围满之后,我们的士兵在冲上城墙。  

总之,城墙上有这些百姓在,对我们有利无害,说不定可以趁机夺下城墙。”  

听到这个办法,曹操顿时大喜,“好,就用这个办法。”  

第二天一早,曹军立刻出动了五队兵马,分头去抓捕百姓。  

这一次由于没有袁术军的骚扰,事情进行的很顺利。  

到了晚上的时候,五队兵马一共抓回来1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