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分兵围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不可能,但是,如果真的能成功了,对我们可是有莫大的好处。”  

袁耀皱眉想了想,“想要对付这么多的敌人,确实不太容易。”  

徐盛试探着说道,“我们可不可以设置一个陷阱,借机消灭他们?”  

阎武摆了摆手,“哪有那么容易,这可是六万兵马呀,到哪里设计这么大的陷阱?”  

徐盛皱了皱眉头,“比如,我们可以像上次一样放火,然后趁机将他们击败。”  

阎武再次摇头,“这肯定不行,六万兵马有多少你知道吗,就算站在那里不动,恐怕我们也要花一段时间才能将他们解决。”  

徐盛叹了一口气,“可这真的是一个好机会呀,如果错过了,让他们返回大营,在想要找到这样的机会,可就不容易了。”  

徐盛所说的话,袁耀自然很明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只不过,就算明白又如何?  

阎武说的没错,六万兵马人数太多,想要将这么多的敌人消灭,真的是不太可能。  

可是放弃了,又有些可惜。  

该怎么办?  

徐盛皱眉说道,“现在的关键是,就算我们想跑,他们也不可能放过我们。  

他们这次出来,恐怕主要的任务就是对付我们,将我们彻底消灭。”  

阎武忽然开口说道,“既然他想消灭我们,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一点,将他们引走呢?”  

听到这番话,徐盛目光一亮,点了点头,“如果我们能将这六万兵马引走,也能极大的减轻城内的压力。  

而在他们追赶我们的时候,说不定我们还有机可趁,能反过来将他们消灭?”  

听闻此言,袁耀摆了摆手,“这怎么可能,在他们的追击之下,只要不被他们有机可乘,就算是我们幸运的了,又怎么可能被我们抓住机会。”  

阎武忽然一拍手,笑着说道,“对了,他们这六万兵马总要吃饭吧,我们可不可以在这方面想办法呢?”  

徐盛顿时恍然,“你是说,我们截断他们的粮道?”  

阎武点了点头,“就算他们的兵马再多,可是如果没有粮食,恐怕也是枉然。”  

徐盛伸手托着下巴,皱眉仔细思索起来,良久后,点了点头。  

“这个办法倒也不错,只要能让他们无粮可用,早晚会因为缺粮而崩溃。”  

阎武皱眉说道,“可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引他们,还不能被他们有机可趁。”  

徐盛忽然开口说道,“这个办法虽然还可以,但是,我们的人数毕竟少,又想要把他们引走,又想要偷袭他们的粮道,恐怕不太容易啊。  

你们想想,如果我们的兵马平均分配,万一被他们发觉了,也兵分两路,然后分兵去追,岂不是无用了?”  

阎武摆了摆手,“我们可以派少部分的兵马去偷袭他们的粮道,这样应该就不会被他们发觉了。”  

徐盛苦笑的摇了摇头,“如果去偷袭的人太少,我们怎么能保证一定能成功呢?  

更何况,如果兵马太少,只要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反过来被他们围住了,那岂不是更糟?”  

袁耀听到二人的话后,点了点头,“其实我担心的并不是偷袭敌人的人,我是被他们正在追赶的人。  

如果真的被他们追上了,那我们可就全军覆没了。”  

徐盛点了点头,“所以一定要找到一条安全路线,并且,这条路线绝对不能有什么进度可以超过,否则,这一点很有可能会被他们利用。”  

阎武苦笑的摇了摇头,“这一点恐怕没办法保证,就算我们一直沿着官道走,我们也不敢保证他们一定不会超过我们。”  

袁耀点了点头,“所以我们撤退的路线,一定要认真研究好。  

不但是撤退的路线,而且撤退到什么地方,也要有详细的计划,千万不能任何的闪失。”  

听闻此言,徐盛心中一动,忽然开口说道,“太子殿下,如果我们从这里一直撤退,退到慎县,你看如何?”  

“慎县?”  

袁耀仔细想了想,正要说话,阎武突然一拍手,笑着说道,“好啊,我们就退到慎县。  

只要我们能进城,他们再想要攻破城池,恐怕没那么容易。”  

听到二人所言,袁耀苦笑着摆了摆手,“难道你们忘了,慎县已经被曹操夺走,现在城内驻扎的可是曹军,我们怎么退过去,难道还要先攻城吗?”  

徐盛拱了拱手,“太子殿下,曹军安排在慎县的兵马并不多,只要给末将3000兵马,保准可以轻易的拿下。”  

听闻此言,袁耀皱了皱眉头,在心中仔细想了想,这才缓缓问道,“如果给你3000兵马,多久能拿下慎县?”  

徐盛也在心里盘算了一番,伸出三个手指,“三天,只要给我三天的时间,一定可以拿下慎县。”  

听闻此言,袁耀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好,那就给你3000兵马,尽快拿下慎县。”  

阎武急忙问道,“太子殿下,你真的准备退往慎县?”  

袁耀点了点头,“大军在外面也时间太久了,是时候让大家进城休息一下了。”  

说到这里,袁耀的语气停顿了一下,但紧接着,他也不等二人回答自己的话,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徐盛给你3000兵马,提前赶路,先拿下慎县,做我们的安身之地。  

阎武,你带着500骑兵绕远去曹军的后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