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加强攻城(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2)页激烈的攻城战,一直进行到了天亮,曹军却依然没有退兵的意思。  

无数的曹军士兵嘶吼着朝着城墙上冲去。  

相比之下,曹军更占优势。  

这一夜的时间,曹军已经换了几波兵马,来保持士兵的体力。  

守城的士兵却无人可换,只能咬牙坚持。  

一开始,在战场的刺激下,众人精神抖擞,拼命抵抗。  

但是经过一夜的奋战,力量几乎用尽,已经到了疲惫不堪的时候。  

可是,曹军的进攻却依然猛烈异常,没有一点减弱,反而在一点点的加强。  

曹仁双眼通红,紧紧的盯着那些来回奔走的百姓,口中不断的嘶吼。  

“快,都给我快一点,谁敢偷懒,定斩不赦。”  

假山距离城墙原本100步的距离,通过这几天的抢修,已经向前延伸了50步。  

还有一半的距离,就能修建到城墙。  

虽然距离成功已经不远了,可是,曹仁却依然愁容满面,心中担忧。  

距离城墙越近,百姓的损失也越严重。  

到现在为止,百姓的人数已经损失了一半。  

想要用剩下的一半人将剩下的一段假山修好,恐怕不太容易。  

最重要的是,敌人的弓箭手爬到木架子上去,这些背土的百姓,仿佛就在脚下一样,攻击也就更加便利。  

在这种状态下,越向前修建,百姓的损伤也会更加严重。  

甚至,所有的百姓全都损失掉,也不一定能将剩下的这段路修齐。  

该怎么办?  

怎么样才能挡住敌人的弓箭手,这并不是曹仁心痛百姓,而是担心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百姓们就会损失殆尽。  

就在曹仁担忧不已的时候,另一边的攻城战也有了变化。  

张飞和关羽来到阵前,准备和士兵们一起工城。  

关羽看着张飞一瘸一拐的样子,忍不住关切的问道,“翼德,如果不行,还是算了吧,千万不要勉强?”  

“哼哼!”  

张飞冷哼一声,“怎么可能不行,放心吧,今天一定要攻破城池,也给大哥长长脸。”  

关羽叹了一口气,“翼德,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没事,那就万事都好。  

如果你有事,就算攻下了城墙,大哥也绝不会高兴。”  

张飞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放心吧,不要担心了,我心里有数。”  

关羽知道劝不回张飞,只能叹息着点头。  

“那好吧,但你要记住,这一次我先冲,你在我后面就行了。”  

张飞摇了摇头,“不行,还是我在前面合适。”  

关羽脸色一沉,“如果你不答应,那今天我们谁都不许去。”  

张飞挠了挠头,嘟囔着说道,“那好吧,你打头阵,我在后面总可以了吧。”  

关羽这才稍稍放心,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甲,这才拿起大刀和盾牌,朝着城墙边上走去。  

咻咻咻!  

关羽并没有急于奔跑,因为就在她前面的不远处,无数的箭矢从空中落下,顿时有无数的曹君士兵中剑倒地。  

等到这一波的箭矢落下之后,关羽这才大吼一声,“翼德,快跑,我们冲过去。”  

这次为了更有把握,二人特意从军中挑选了1000精兵,准备强攻。  

这1000精兵个个都是身强体壮的小伙,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听到关羽的命令,立刻迈开双腿,大步朝着城墙边上冲去。  

咻咻咻!  

只不过,这些人虽然是精锐,但是在箭雨的洗礼下,依然有不少的士兵中箭倒地。  

等冲到城墙边的时候,已经有七八十名士兵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关羽和张飞率领着士兵,来到一架云梯前面。  

张飞急忙迫不及待的想要爬上云梯,却被关羽一把拉住了。  

“翼德,等一下,看好了再说。”  

张飞有些不满意,“有什么好看的,只要我冲上去,他们准保挡不住我。”  

关羽冷哼一声,“别说了,听我的。”  

咻咻咻!  

城墙上,箭矢如雨,巨石如雷,砸的城下的曹军士兵惨叫不止。  

虽然防御依然严密,但是,关羽却从看出了端倪。  

袁术军士兵虽然依然在重复着手成的动作,比如扔木头,拉弓放箭。  

可是,明显感觉慢了很多,而且士兵们的精神也大不如前。  

关羽知道袁术军士兵已经熬了很久,恐怕现在已经疲惫不堪。  

此时,正是攻城的好时候。  

关羽急忙转头,想要叮嘱张飞几句。  

可是刚转过头,却并没有看到张飞。  

关羽吃了一惊,急忙转头去看,却发现张飞已经登上云梯,正向上攀爬。  

见到这一幕,关羽顿时吓了一跳,急忙大吼一声,冲上前去。  

“翼德,快下来,我来攻城。”  

张飞口中咬着刀,没办法说话,只能胡乱地应了一声,继续快速地向上攀爬。  

关羽又气又急,但又没有办法。  

他们两个人决不能同时上云梯,如果被砸下来,那就是一串,谁也跑不了。  

所以每次攻城,无论是哪两员主将,都不会同时上一架云梯。  

而就在此时,刚刚走过来的乐就,一眼便看到了城墙下的关羽,顿时吃了一惊。  

目光急速转动,猛然又看到了云梯上的张飞,额头上顿时冒出了冷汗。  

“会,快扔石头,赶快去抬木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