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连夜动工(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2)页程昱忽然开口说道,“原以为夏侯将军能带回来不少粮食,可是却几乎空手而归。  

这样一来,我军所剩的粮食,恐怕能坚持的时间更短了。”  

吕虔点了点头,“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快破城,才能获得粮食补充。”  

听到二人的话,曹仁皱了皱眉头,“可是,想要把把假山堆积到足够的高度,至少要需要三天的时间,没办法加快呀。”  

众人听到这番话,顿时都沉默下来。  

百姓堆积假山的速度,大家也都看到了,确实不能再快了。  

程昱忽然开口说道,“曹将军,我倒有一计,可以加快堆积假山的速度!”  

曹仁急忙拱手,“请讲!”  

程昱缓缓说道,“百姓们堆积假山,只是白天劳作,夜晚休息。  

如果,夜晚也让他们劳作,这样速度是不是会快一倍呢?”  

听闻此言,曹仁苦笑着摇了摇头,“可是,让他们白天黑夜的背土,恐怕会坚持不住啊!”  

程昱摆了摆手,冷笑一声,“曹将军其实这些百姓堆积完假山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了。  

就算留下他们对我们也没什么用处,倒不如让他们加紧背土,对我们更有利呀!”  

众人听到这番话,立刻明白程昱话中的意思,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曹仁却冷哼一声,转身对着曹操拱了拱手,“主公,我看此计可行,那些百姓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他们连夜背土。”  

吕虔忽然开口说道,“可是,到了晚上,他们也看不见呀?”  

程昱摆了摆手,“很简单,只要我们在路上布满火把,自然就能看见了。”  

听到众人所言,站在人群中的荀彧欲言又止,刚想站出来,却被郭嘉又拉了回去。  

曹操见无人反对,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今天晚上就连夜堆积假山,争取早一天破城。”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原本回营想要休息的百姓,再次被驱赶出营,开始连夜背土。  

刚刚回府的桥蕤,正以为可以休息了,却见乐就匆匆跑了进来。  

“桥将军,不好了,曹军连夜堆积假山,你赶快去看看吧!”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桥蕤顿时吃了一惊,也顾不上休息了,急忙和乐就一起重新登上城头。  

等看清城外情景的时候,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无数的火把将假山周围照亮,百姓们在火把之中缓缓而行。  

乐就看得额头冒汗,急声问道,“桥将军,这下可糟了,曹军连夜堆积假山,看来是想要尽早破城啊!”  

桥蕤也是看的心跳加速,脸色巨变,“乐将军,你赶快组织弓箭手,让他们赶走这些百姓。”  

乐就点了点头,立刻去组织弓箭手。  

没多久,城墙上便传来弓箭破空的声音。  

咻咻咻!  

原本弓箭手要阻止曹军攻城,所以针对百姓的攻击并不强。  

可是此刻没有曹军攻城,所有的弓箭手聚在一起,开始对成外的百姓发动攻击。  

无数的箭矢飞上空中,在空中呼啸而过,飞向百姓的人群之中。  

“啊啊啊!”  

攻击异常猛烈,没多久,百姓便损失惨重。  

面对疯狂的箭雨,百姓们知道再继续下去,必定会被弓箭射中。  

有不少的百姓趁着天黑,扔下身上的土,想要趁夜逃走。  

但曹军士兵早就在一旁严阵以待,看到有人想要逃走,也不废话,直接一刀解决。  

原本也想要逃跑的百姓,看到那些被砍倒的人,顿时吓得再也不敢跑了,只能乖乖的背土。  

好在城墙上弓箭手笼罩的范围并不大,最远的攻击范围,也只是在假山的周围,在远的地方,弓箭就收不到了。  

所以这些百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背土来到假山这一段距离。  

咻咻咻!  

但尽管如此,城墙上的弓箭手全力发动进攻,威力自然不可小觑。  

只是一个时辰的时间,百姓竟然损失了两成之多。  

曹仁眼见不好,只能下令暂缓运土,回去找曹操商量办法。  

“主公,不行啊,如果继续送土,恐怕用不了一夜,这些百姓就会被屠戮一空。”  

程昱却只是微微一笑,“曹将军,既然折损严重,你可以让人先在假山周围设置栅栏,伤亡自然会减轻。”  

曹仁立刻回应让百姓开始砍伐树木,在假山的周围和上面,开始布置栅栏。  

一直到了后半夜,栅栏才建造完毕。  

随着曹仁一声令下,百姓们又开始往假山上运土。  

桥蕤和乐就看到曹军在假山上设置的栅栏,却有些慌了。  

假山原本就和城墙上持平,此刻又建造了高大的栅栏,就算弓箭手采用抛射,难度也会非常大。  

看着火把中间排成一条长龙的百姓,再连续不断地向假山上运土,桥蕤急得脸色铁青,冷汗直流。  

乐就怒吼一声,“桥将军,该怎么办,我们不能就这样看着吧,一定要想个办法才行。”  

桥蕤叹了一口气,“还能有什么办法,让力气大的弓箭手上前放箭。”  

乐就也知道无计可施,点了点头,立刻组织了一批力气大的弓箭手,开始采用抛射的方式,朝着栅栏里射箭。  

这样一来,百姓们虽然依然有伤亡,可是却轻了很多。  

损失减少了,百姓能看到安全,自然逃跑的就少了,都安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