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国(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应该是进来之前被粘杆处看到了,既然如此便干脆一点大张旗鼓的走了进来。  

说实话这也奇怪,本来大明帝国与大清帝国同宗同源。锦衣卫和粘杆处应该是最亲密的盟友,结果现在锦衣卫最大的敌人居然成了粘杆处!”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前些日子在山海洲粘杆处不是去打听波兰国的情报么。要不是锦衣卫救援及时,粘杆处就要全军覆没了。  

再前些日子,锦衣卫在法兰西国与当地的反抗组织决战。要不是粘杆处的支援,锦衣卫还真没那么容易就得手呢。”  

“老刘你这话说的不错,但大多数情况还都是锦衣卫大战粘杆处居多。尤其是靠近中央洲的那些国家,粘杆处的间谍行动尤其猖獗。更有甚者,粘杆处居然还想着颠覆暹罗国政权。  

要知道暹罗国那可是咱们大明帝国的核心附属国之一,锦衣卫费了多大的劲才稳定了局势。  

粘杆处这么一闹,差一点就让锦衣卫的努力东流去也了。”  

待车队离的近了,众人便住嘴等候钦差的到来。  

车架周边骑士们便不约而同的勒马停住脚步,车子停稳后就从车上下来一个白面无须的年轻宦官。张琛瞪眼一瞅,这不是小罗子么。  

“李贵妃身边的红人,内务府总管太监小罗子。”  

“李贵妃身边的红人?”  

“对,据说这家伙擅长描眉画眼和调配熏香制品。李贵妃自从用了这家伙的东西之后,就更被陛下宠爱了。”  

“更?陛下对李贵妃的宠爱,还能有更宠吗?  

老张你应该知道,宫内护卫团和禁军的虎符有一份备用就在李贵妃手中。  

陛下还曾经对内阁的杨阁老、于尚书说过,若是他出了事情就由李贵妃辅佐太子监国。”  

“先别说这个了,想想这家伙来此的目的吧!”  

小罗子下车也不与张琛套近乎叙叙旧啥的,直接走到张琛面前,拿起圣旨就要念。李唐安一众见状赶紧跪下接旨,丝毫不敢怠慢小罗子。  

“兹有前亲军第一卫佥事张琛,年少忠勇、资质卓越…遂御赐金百两。另封前洛阳卫千户刘鹄金五十两,赐永业田三百亩。其余人等各有封赏,钦此!”  

宣读旨意的小罗子说了很久,大概得有半个时辰,通篇圣旨不带重复的字句。  

不知是朱瞻基亲自撰写还是御用文人们加油润色,总而言之对于小罗子的词汇量还有肺活量都是个考验。  

张琛表示由衷的敬佩,这段话要他来他都不一定能一口气念完。  

偷偷回头看见手下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样子李唐安无不恶意的猜测那朱晨儿捏着那尖细的嗓音有着某种魔力。总之,看他们发亮的眼神就知道皇帝是在写信夸大家呢。  

这样的一篇圣旨几句话就能概括的事情,硬是要说一个小时。  

怎能不让张琛心生敬佩?  

不过比起快要跪麻了的膝盖,张琛还是想要圣旨短一点再短一点。  

小罗子宣完旨,就凑到张琛身边用他那分不出性别的声音说道“张佥事请接旨吧,这次张佥事的教官团乃是朝野上下都关注的事情呢。陛下特意给你们一些封赏,希望张佥事你们能够用心呢。  

其实封赏不封赏的不要紧,我主要是找个理由顺理成章的进入你们的军营。要知道现在大营外面有足足八百多粘杆处间谍把守,想要传个消息根本不可能。  

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把陛下最新的命令给带进来了。”  

小罗子那尖细的嗓音配上有毒的笑声,让张琛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一下。  

“陛下有什么要求?”  

小罗子见张琛接旨,就立马把张琛扶起来。随即凑到张琛身边小声说道“陛下那边让咱家带个话给张佥事,尽可能的把清国的新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必要之时,这支新军需要立刻投靠大明帝国。”  

张琛大惊失色,赶紧回应小罗子道“这可真是很不容易的任务啊,不过陛下都这么说了谁也不敢推辞什么。”  

小罗子闻言笑了笑,而后说道“贵妃娘娘夜给了张佥事一个任务,那就是调查最近粘杆处是否接触大明帝国驻清国的商政司。  

锦衣卫不方便直接去查证,只能依靠张佥事了。  

“明白!也请罗公公向陛下与贵妃娘娘问安。”  

小罗子一听,便很满意的说道“不错,张佥事有心了。咱家就不进大营叨扰张佥事了,陛下和贵妃娘娘还等着咱家的回信呢。  

对了,贵妃娘娘听闻张佥事喜欢喝酒。还赐了一壶宫里的御酒给张佥事呢。”  

小罗子说罢便拿出来一壶御酒,郑重的放在张琛手里。  

而小罗子刚一抽回手,就感觉手里有了些分量。正想一看究竟,张琛却握住小罗子的手说道“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啊,罗公公且收下吧。”  

小罗子略微一笑,将手放回袖子里。笑呵呵的朝张琛拜别,随即踏上马车绝尘而去。  

身后一众教官团军官全都惊呆了,堂堂锦衣卫的钦差真的是宣旨之后就走了。  

说好的打秋风呢?说好的行贿受贿呢?  

只有刘鹄眼尖,看见了张琛和小罗子的一番隐秘动作。  

张琛此时望着远去的马车,不禁暗暗后怕。他朱允炆抓住自己的把柄可就不好玩了,要尽快除掉粘杆处的监视。那样的话,就算是朱允炆要对付自己也没有一点办法了。乱世靠的就是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