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入朝——零和博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消灭新军之后便回师汉城控制朝鲜国朝政另立新君,最后在两班的把持下朝鲜国将会成为我大明帝国最忠诚的藩属国!”  

“很好!你的计划很完整,孤批准了!”  

朱瞻基听完之后都没多想,直接起身拉住鲁成秀的胳膊激动的摇晃了起来。  

“可是太孙殿下,现在的情况与计划还有些出入。必须要再商议一番,制定好新的细则后才能行动。”  

“出入?还有什么出入?”  

朱瞻基有些不解,这个计划方方面面都不需要更改他不知道鲁成秀所说的“出入”是个什么意思。  

“其一是李宝臣将军的问题,臣知道太孙殿下想要扶持李宝臣将军作为大明帝国在朝鲜国的总代理人。  

但是李宝臣将军的插足,势必会影响两班家族的权力。今天上午朴氏的人就找到了臣,言明他们可以答应李宝臣将军的总代理人身份甚至说可以让渡一些利益与权力给李宝臣将军。但是大明帝国必须用一些明文规定的手段去保证他们的地位,比如说封爵、世官、领地这些东西大明帝国必须走礼部下达最正式的诏书承认他们的权力与地位才行。”  

“这个没有问题,只要两班家族能够支持李宝臣的总代理人身份孤就答应他们。”  

“其二就是关于安州城那三百精锐军队的事情了,臣想要请太孙殿下与李宝臣将军说说把那三百精锐还给柳承镐。  

这支军队是朝鲜国国王为他的八千新军准备的军官,如果说没有这三百精锐朝鲜国国王根本不可能派新军前去抵抗倭寇。”  

“这事也好说,明天一早孤就去找李宝臣亲自与他说!  

鲁商政使你只要给孤保证计划的周密性就行,千万不要到了行动之时给孤出了乱子。”  

“请太孙殿下放心,只要太孙殿下支持臣臣就能完成任务!”  

“对了,你们跟日本国商量的下一次入侵是什么时候?”  

“就在下个月月初,日本国足利幕府会派出五千军队从全罗道登陆!”  

“这场政治斗争不管怎么看,我大明帝国都不吃亏嘛!”  

朱瞻基十分满意鲁成秀的办事效率,对于鲁成秀的态度也一下子变的温和了起来。  

“和昌(鲁成秀字),你辛苦了。”  

“为大明帝国,臣不辛苦!”  

“和昌你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后,孤亲自向大父为你请功。相信以你的功劳,调去中央礼部不是问题。”  

“臣不要升官发财也不要爵位田产,臣只要大明帝国能霸于天下这就足够了。太孙殿下若真的想奖赏于臣,那就让臣去其他的国家为大明帝国的利益战斗耳!”  

朱瞻基看着眼前满含热泪得鲁成秀,很难想象他居然是鲁成山的弟弟。兄弟二人一个是保守派先锋,一个是新政派的骨干。  

“和昌你真是我大明帝国的一把钢刀,有你在孤不怕海外诸国翻了天!”  

朱瞻基鼓励了鲁成秀一番,而后便叫他先回去了。  

“蕙玉你感觉这计划怎么样?”  

“倒是可以实施,就是不免有些阴。日本国搭上了军队、朝鲜国还要陷入政变,最后捞好处的只有大明帝国。妾感觉适当的可以放宽一些对这些藩属国的压制,毕竟高压之下肯定会出乱子的。  

妾感觉要不然在换掉李裪之后,限制限制两班家族之权力。为此或许可以让渡一些大明帝国在朝鲜国的利益与之作为交换,让朝鲜国的新政派也能留下一些权势主导部分政策。  

若是让两班家族肆无忌惮的搜刮朝鲜国,那大明帝国终不会安稳的统治朝鲜国的。”  

李蕙玉这是标准的东方政治思维,凡事讲究一个点到为止。  

只要大明帝国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保证,剩下的都可以用较为和平的手段解决。  

而西方政治思维讲究的是一个零和博弈,获利方与失利方的赢输最后加在一起是为零。  

这样虽说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绝对不能长久。  

东方政治思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保证根本利益的同时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柔和对敌。在以自身获利为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共赢才是最主要的。  

中华文明政权对另一个政权实施零和博弈的策略之时,都是在有绝对的把握兼并对付的情况下使用的。  

这种看似略微保守的政治原则,却是中华文明独到的政治智慧。  

“蕙玉你的观点我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要扶持李宝臣就是为了给朝鲜国留一条活路。李宝臣虽说在我的定位当中是买办领袖,但是我会告诉他尽量限制两班家族肆意卖国的行为。  

柳承镐我也会留着,以后朝鲜国新政派的领头人就是他了。在柳承镐与两班家族的势力达成平衡之前,李宝臣都会替大明帝国把控好剥削尺度不会让朝鲜国的百姓过不下去的。”  

“如此便好,郎君大业若成妾也是高兴的。”  

“这点小谋划算什么大业?咱们的目标是带领大明帝国走向星辰大海!”  

朱瞻基握着李蕙玉的纤纤玉手,眼中除了豪情万丈以外都是温柔如水的神色。  

“郎君咱们也算是老夫老妻了,你这样的肉麻至极可真是让妾不适应呢!”  

李蕙玉嘴上吐槽着朱瞻基的不要脸,但是身体上却很诚实的靠在朱瞻基的怀里。  

“郎君你说以后的史书上会怎样记载妾的故事?  

妖媚惑主、弄权干政,这些妾估计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