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入朝——再度骑脸(2/3)
下表示他一定尽心竭力的为大明帝国办事。
李裪的脸算是被安仁顺给丢到家了,不光是被朱瞻基猜忌还让他与文武两班的矛盾几乎公开化。
安仁顺代表的文班大臣,几乎都跟着安仁顺一起拍朱瞻基的马屁。
更有甚者居然还向朱瞻基告状,说李裪肆意妄为斩杀朝鲜国的柱石大臣。就连李裪背着大明帝国暗自截留商税的杂事,都被这帮人给抖落出去了。
朱瞻基看了眼李裪察觉到他心中的不快便笑吟吟的叫李裪过来道“李殿下还站在哪里作甚?还不快来孤的身边与孤一起检阅我大明帝国的军队?”
李裪闻言心中暗道一声不妙,他那里不知道朱瞻基这是要给他下马威看了。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
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护卫团打着的旗帜后面的,正是这二十四个大字。
李裪看着这些旗帜与汉字,心中不免有些耻辱。
尤其是安仁顺等人对朱瞻基的极尽吹捧,更是让李裪感到恶心。
“我朝鲜国的土地之上怎能容人如此的放肆!”
李裪心中在不断的怒吼,他的双手也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李裪身边得柳承镐看见了李裪的不对劲之后,连忙换了一个身位挡在李裪面前小声嘀咕道“王上忍让为先,我朝鲜国没有那个实力与大明帝国对抗啊!”
李裪咬着牙点了点头,随后便换上了那副标准的职业笑容对朱瞻基说道“皇太孙殿下的军队真是军容整齐,让臣看了后心中大为震撼。如果说我朝鲜国能拥有一支这样的精锐之师,还怕什么日本国的倭寇呢?”
朱瞻基现在听李裪说什么都心存防备,他生怕李裪借机会提什么要求。
“如果皇太孙殿下能够指派一名教官为我朝鲜国培训一支军队抵御倭寇的入侵,那臣必誓死报效皇太孙殿下的恩德!”
“李殿下这就不必了,你们朝鲜国的安全有我大明帝国负责。只要倭寇敢入境,大明帝国绝对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至于说训练军队,耗时耗力还不一定有什么成效。还是把你们朝鲜国的海关交给大明帝国管辖,这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呢!”
“海关?”李裪微微一愣,随即义正严词的回答道“海关绝对不可以,这是我朝鲜国最重要的税收来源。一旦交给了大明帝国,那我朝鲜国的百姓可就没钱了。”
朱瞻基早知道李裪会拒绝,不过朱瞻基还是想试探一下李裪到底是如何的强硬。
“既然李殿下不答应那孤便也不逼迫你了,毕竟你们朝鲜国的国事我大明帝国也不方便参与进来。
对了,前些日子大父在孤启程之前给孤留了个信。信中大父告诉孤应该怎么对待你们朝鲜国,李殿下你想不想知道啊?”
“臣愿闻其详也!”
“大父说,朝鲜国蕞尔小国不可对其施以颜色。要孤以泰山之势而压尔等,若非如此怕尔等有反心也!”
“皇太孙殿下!臣乃忠贞于大明帝国也!”
李裪倒是干脆,直接跪下表忠心。
“李殿下可知道大父为何如此言尔朝鲜国?”
“臣不知,请皇太孙殿下明言!”
“你父在时,上表于大明帝国皆称儿臣。朝鲜国乃大明帝国之子嗣国也,你父从未忘之!
可李殿下继任朝鲜国国王后,却只称臣而已。大父恼怒于李殿下之态度,疑李殿下不忠不孝也!”
李裪惊呆了。
这种认大明帝国作父的事情,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李裪眼中,这就有些没节操了。
“行了,看你那副为难的样子孤也就不勉强你了。”
朱瞻基随意的笑了笑,而后便走向他的战马准备率军前往汉城。
“儿臣李裪,问大明帝国父皇陛下圣躬金安!”
就在朱瞻基刚刚翻身上马的时候,便听见了李裪的声音传来。
而朱瞻基的脸上没有得意之色,反倒是一股浓浓的忌惮的之色涌了上来。
“此人!当不世之主也!”
朱瞻基心中对李裪的评价很高,甚至说都与朱棣的评价差不多了。
也就是李裪乃是小国之君,若是他为中原皇帝那可能会大有不同。
而李裪在继任之后的一系列举措,也证明了朱瞻基对他的忌惮与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裪的农业田六年九法、商业的土地税改革、内政上设置集贤殿和六曹直启制完善中央集权和限制两班大臣、管理宗教事务、训练少量新军精锐,这些都让朝鲜国的国力大为提升。
若不是大明帝国支持两班大臣对抗李裪,加之北方的分裂势力一直在搞事情。李裪可能早就完成了朝鲜国的新政,甚至说小霸于地区了。
朱瞻基对李裪最忌惮的地方,却还不是以上这些政绩。
李裪的《训民正音》,才是朱瞻基真正想要提防乃至于换掉他的原因。
排斥中华文化,试图让中华文化朝鲜化。
这种人是绝对不能小瞧的。
朱瞻基看着眼前恭谦的李裪,心中便有了计较。
“原本还想让你留着王位与李宝臣互相制衡,现在来看李宝臣是不可能斗得过你的!
若是不换一个朝鲜国国王,怕是朝鲜国不能为大明帝国所把持啊!”
朱瞻基心中暗道要换掉李裪,可表面上还是那副虚假的笑容说道“李殿下快快请起,干嘛非要行此大礼呢?
李裪的脸算是被安仁顺给丢到家了,不光是被朱瞻基猜忌还让他与文武两班的矛盾几乎公开化。
安仁顺代表的文班大臣,几乎都跟着安仁顺一起拍朱瞻基的马屁。
更有甚者居然还向朱瞻基告状,说李裪肆意妄为斩杀朝鲜国的柱石大臣。就连李裪背着大明帝国暗自截留商税的杂事,都被这帮人给抖落出去了。
朱瞻基看了眼李裪察觉到他心中的不快便笑吟吟的叫李裪过来道“李殿下还站在哪里作甚?还不快来孤的身边与孤一起检阅我大明帝国的军队?”
李裪闻言心中暗道一声不妙,他那里不知道朱瞻基这是要给他下马威看了。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
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护卫团打着的旗帜后面的,正是这二十四个大字。
李裪看着这些旗帜与汉字,心中不免有些耻辱。
尤其是安仁顺等人对朱瞻基的极尽吹捧,更是让李裪感到恶心。
“我朝鲜国的土地之上怎能容人如此的放肆!”
李裪心中在不断的怒吼,他的双手也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李裪身边得柳承镐看见了李裪的不对劲之后,连忙换了一个身位挡在李裪面前小声嘀咕道“王上忍让为先,我朝鲜国没有那个实力与大明帝国对抗啊!”
李裪咬着牙点了点头,随后便换上了那副标准的职业笑容对朱瞻基说道“皇太孙殿下的军队真是军容整齐,让臣看了后心中大为震撼。如果说我朝鲜国能拥有一支这样的精锐之师,还怕什么日本国的倭寇呢?”
朱瞻基现在听李裪说什么都心存防备,他生怕李裪借机会提什么要求。
“如果皇太孙殿下能够指派一名教官为我朝鲜国培训一支军队抵御倭寇的入侵,那臣必誓死报效皇太孙殿下的恩德!”
“李殿下这就不必了,你们朝鲜国的安全有我大明帝国负责。只要倭寇敢入境,大明帝国绝对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至于说训练军队,耗时耗力还不一定有什么成效。还是把你们朝鲜国的海关交给大明帝国管辖,这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呢!”
“海关?”李裪微微一愣,随即义正严词的回答道“海关绝对不可以,这是我朝鲜国最重要的税收来源。一旦交给了大明帝国,那我朝鲜国的百姓可就没钱了。”
朱瞻基早知道李裪会拒绝,不过朱瞻基还是想试探一下李裪到底是如何的强硬。
“既然李殿下不答应那孤便也不逼迫你了,毕竟你们朝鲜国的国事我大明帝国也不方便参与进来。
对了,前些日子大父在孤启程之前给孤留了个信。信中大父告诉孤应该怎么对待你们朝鲜国,李殿下你想不想知道啊?”
“臣愿闻其详也!”
“大父说,朝鲜国蕞尔小国不可对其施以颜色。要孤以泰山之势而压尔等,若非如此怕尔等有反心也!”
“皇太孙殿下!臣乃忠贞于大明帝国也!”
李裪倒是干脆,直接跪下表忠心。
“李殿下可知道大父为何如此言尔朝鲜国?”
“臣不知,请皇太孙殿下明言!”
“你父在时,上表于大明帝国皆称儿臣。朝鲜国乃大明帝国之子嗣国也,你父从未忘之!
可李殿下继任朝鲜国国王后,却只称臣而已。大父恼怒于李殿下之态度,疑李殿下不忠不孝也!”
李裪惊呆了。
这种认大明帝国作父的事情,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李裪眼中,这就有些没节操了。
“行了,看你那副为难的样子孤也就不勉强你了。”
朱瞻基随意的笑了笑,而后便走向他的战马准备率军前往汉城。
“儿臣李裪,问大明帝国父皇陛下圣躬金安!”
就在朱瞻基刚刚翻身上马的时候,便听见了李裪的声音传来。
而朱瞻基的脸上没有得意之色,反倒是一股浓浓的忌惮的之色涌了上来。
“此人!当不世之主也!”
朱瞻基心中对李裪的评价很高,甚至说都与朱棣的评价差不多了。
也就是李裪乃是小国之君,若是他为中原皇帝那可能会大有不同。
而李裪在继任之后的一系列举措,也证明了朱瞻基对他的忌惮与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裪的农业田六年九法、商业的土地税改革、内政上设置集贤殿和六曹直启制完善中央集权和限制两班大臣、管理宗教事务、训练少量新军精锐,这些都让朝鲜国的国力大为提升。
若不是大明帝国支持两班大臣对抗李裪,加之北方的分裂势力一直在搞事情。李裪可能早就完成了朝鲜国的新政,甚至说小霸于地区了。
朱瞻基对李裪最忌惮的地方,却还不是以上这些政绩。
李裪的《训民正音》,才是朱瞻基真正想要提防乃至于换掉他的原因。
排斥中华文化,试图让中华文化朝鲜化。
这种人是绝对不能小瞧的。
朱瞻基看着眼前恭谦的李裪,心中便有了计较。
“原本还想让你留着王位与李宝臣互相制衡,现在来看李宝臣是不可能斗得过你的!
若是不换一个朝鲜国国王,怕是朝鲜国不能为大明帝国所把持啊!”
朱瞻基心中暗道要换掉李裪,可表面上还是那副虚假的笑容说道“李殿下快快请起,干嘛非要行此大礼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