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南洋——阅兵式(2/3)
争利也。”咱们出来打仗,为的不就是个名利吗?
你若是对那些土著人太好,可是收不到多少名利的。”
“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咱们在南洋的战争已经把气势都给打完了,再继续鼓动双方之间的矛盾可不好。为了长治久安的统治南洋地区,大明帝国必须施以适当的怀柔。让那些土著人给咱们干活归干活、对那些反抗咱们的土著人镇压归镇压,但是至少要保证他们能活着、能活的还不错。
在保证中原子民们生活富足的前提之下,给与土著人一些多余的资源也未尝不可。
屠杀和压迫不能征服一个民族,唯有润物细无声的同化才能征服一个民族。”
“孙儿也赞同大哥的想法,恩威并施才是王道。所谓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宁矣。诸族各显其能,则国昌矣。我们要防备土著人甚至说从他们的身上攫取利益,但是绝不可干出那等子赶尽杀绝的事情。
大哥在乌斯藏都司和辽东地方的那么多办法,哪一点不能用在南洋呢?
只要大父您用一颗包容的心,相信百十年后南洋的土著人都会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以身为大明帝国的子民而自豪呢。这才是真正的开疆拓土,这才是真正的征服之道!”
朱棣在朱瞻壑的竭力劝阻之下,终于是接受了朱瞻基的想法。
“好吧,就暂且先听你们两个小子的吧!
既然方案已经确定下来了,就等着内阁六部一起开个会拟个章程就行了。这些事情都不需要着急,现在你们陪朕一起去检阅水师才是要事!”
朱棣避过了这个敏感的话题,拉着朱瞻基向外走去。
这永乐号不愧是天下第一战舰,横在港口前面宛如一只远古凶兽一般。
朱瞻基一出去,就看见数百名南洋诸国的国王、高官、士绅们齐聚在甲板上。
这些南洋的土包子们看着巨大的战舰与船舷上火炮,连连的发出阵阵惊叹声。
“诸位看够了没有?看够了咱们就一起去辰州府的观景台上面参加检阅仪式吧!”
朱棣看着这些南洋人那副没见过世面的眼神,心中就升起了一股子傲然之气。
我大明天下无敌呀。
“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暹罗国国王离朱棣最近,在听见朱棣说话之后便立马跪下问安。
能当大明的狗真是臣的荣幸。
暹罗国国王内心如是说。
“愿为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之鹰犬,愿为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守卫南洋!”
真腊国国王看见暹罗国国王表现了一番,心中升起一股子嫉妒来。
不甘人后的真腊国国王也学着暹罗国国王的话跟朱棣表忠心,那神态还非常的谄媚。
暹罗国国王看了真腊国国王一眼,心中想着这家伙居然敢抢他的台词?
“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乃神人也,岂会要你这家伙当鹰犬?
谁不知道真腊国穷乡僻壤、军队战斗力乃是南洋之耻,还是臣的暹罗国富甲一方、军队精锐强悍。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想要钱、粮、人,臣都可以!
臣才是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最忠实、也是最凶悍的鹰犬,万望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明查啊!”
“好家伙,还有抢着给咱们大明帝国当狗的呢?”
朱瞻基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朱棣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皇帝,把这些南洋藩国的国王震慑的是一个来一个来的。
“都起来吧,你们都是我大明帝国的忠臣。朕自会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的对待你们的,只要你们能够安安分分的在自己的国家为大明帝国做事就行。”
朱棣叫众人都平身,而后率先走下悬梯从永乐号上来到了辰州港里。
剩下的文武百官与藩国臣子们也都鱼贯而下,皆是一副大气也不敢喘的样子跟着朱棣来到了观景台上。
“告诉水师可以检阅了。”
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刚才还杂乱无章的明军水师战舰便立马跟着令旗调整位置。
而大明帝国的水师不愧是现在最强大的水师,两千艘大小战舰在旗语的指导下只用了半个时辰不到便调整好了队列。
其中最强大的永乐号,自然是稳居最中间的位置以让各路藩国国王观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承九五之尊,以顺先帝之遗志。励精图治、开拓海外,至于今朝大明帝国之风帆可恣意遨游于大海波涛之上。今时今日,朕感慨万千。
尔等水师将士,皆乃大明帝国之栋梁。朕特此检阅尔等,万望尔等可保持此开拓进取之心,将大明帝国之日月五星国旗飘荡于天下各处。
钦此!”
所谓“以顺先帝之遗志”,这完全就是开玩笑了。
朱棣刚登基的几年,确实是恢复了朱元璋时期的所有政策。
不过在朱瞻基主持改革以来,朱棣可谓是把朱元璋的那一套全都给改了。
朱元璋要永世供养他的子孙,朱棣就要宗室们自谋出路。
朱元璋要行海禁,朱棣就要下西洋。
朱元璋要废丞相,朱棣就要设内阁。
朱元璋看不上商贾,朱棣也看不上但是朱棣会利用商贾。
朱元璋还要朱允炆继承皇位,朱棣就要把皇位给抢过来。
其实按道理来讲,朱棣的庙号应当是“明世祖”。不过朱高炽为了掩人耳
你若是对那些土著人太好,可是收不到多少名利的。”
“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咱们在南洋的战争已经把气势都给打完了,再继续鼓动双方之间的矛盾可不好。为了长治久安的统治南洋地区,大明帝国必须施以适当的怀柔。让那些土著人给咱们干活归干活、对那些反抗咱们的土著人镇压归镇压,但是至少要保证他们能活着、能活的还不错。
在保证中原子民们生活富足的前提之下,给与土著人一些多余的资源也未尝不可。
屠杀和压迫不能征服一个民族,唯有润物细无声的同化才能征服一个民族。”
“孙儿也赞同大哥的想法,恩威并施才是王道。所谓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宁矣。诸族各显其能,则国昌矣。我们要防备土著人甚至说从他们的身上攫取利益,但是绝不可干出那等子赶尽杀绝的事情。
大哥在乌斯藏都司和辽东地方的那么多办法,哪一点不能用在南洋呢?
只要大父您用一颗包容的心,相信百十年后南洋的土著人都会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以身为大明帝国的子民而自豪呢。这才是真正的开疆拓土,这才是真正的征服之道!”
朱棣在朱瞻壑的竭力劝阻之下,终于是接受了朱瞻基的想法。
“好吧,就暂且先听你们两个小子的吧!
既然方案已经确定下来了,就等着内阁六部一起开个会拟个章程就行了。这些事情都不需要着急,现在你们陪朕一起去检阅水师才是要事!”
朱棣避过了这个敏感的话题,拉着朱瞻基向外走去。
这永乐号不愧是天下第一战舰,横在港口前面宛如一只远古凶兽一般。
朱瞻基一出去,就看见数百名南洋诸国的国王、高官、士绅们齐聚在甲板上。
这些南洋的土包子们看着巨大的战舰与船舷上火炮,连连的发出阵阵惊叹声。
“诸位看够了没有?看够了咱们就一起去辰州府的观景台上面参加检阅仪式吧!”
朱棣看着这些南洋人那副没见过世面的眼神,心中就升起了一股子傲然之气。
我大明天下无敌呀。
“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暹罗国国王离朱棣最近,在听见朱棣说话之后便立马跪下问安。
能当大明的狗真是臣的荣幸。
暹罗国国王内心如是说。
“愿为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之鹰犬,愿为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守卫南洋!”
真腊国国王看见暹罗国国王表现了一番,心中升起一股子嫉妒来。
不甘人后的真腊国国王也学着暹罗国国王的话跟朱棣表忠心,那神态还非常的谄媚。
暹罗国国王看了真腊国国王一眼,心中想着这家伙居然敢抢他的台词?
“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乃神人也,岂会要你这家伙当鹰犬?
谁不知道真腊国穷乡僻壤、军队战斗力乃是南洋之耻,还是臣的暹罗国富甲一方、军队精锐强悍。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想要钱、粮、人,臣都可以!
臣才是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最忠实、也是最凶悍的鹰犬,万望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明查啊!”
“好家伙,还有抢着给咱们大明帝国当狗的呢?”
朱瞻基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朱棣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皇帝,把这些南洋藩国的国王震慑的是一个来一个来的。
“都起来吧,你们都是我大明帝国的忠臣。朕自会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的对待你们的,只要你们能够安安分分的在自己的国家为大明帝国做事就行。”
朱棣叫众人都平身,而后率先走下悬梯从永乐号上来到了辰州港里。
剩下的文武百官与藩国臣子们也都鱼贯而下,皆是一副大气也不敢喘的样子跟着朱棣来到了观景台上。
“告诉水师可以检阅了。”
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刚才还杂乱无章的明军水师战舰便立马跟着令旗调整位置。
而大明帝国的水师不愧是现在最强大的水师,两千艘大小战舰在旗语的指导下只用了半个时辰不到便调整好了队列。
其中最强大的永乐号,自然是稳居最中间的位置以让各路藩国国王观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承九五之尊,以顺先帝之遗志。励精图治、开拓海外,至于今朝大明帝国之风帆可恣意遨游于大海波涛之上。今时今日,朕感慨万千。
尔等水师将士,皆乃大明帝国之栋梁。朕特此检阅尔等,万望尔等可保持此开拓进取之心,将大明帝国之日月五星国旗飘荡于天下各处。
钦此!”
所谓“以顺先帝之遗志”,这完全就是开玩笑了。
朱棣刚登基的几年,确实是恢复了朱元璋时期的所有政策。
不过在朱瞻基主持改革以来,朱棣可谓是把朱元璋的那一套全都给改了。
朱元璋要永世供养他的子孙,朱棣就要宗室们自谋出路。
朱元璋要行海禁,朱棣就要下西洋。
朱元璋要废丞相,朱棣就要设内阁。
朱元璋看不上商贾,朱棣也看不上但是朱棣会利用商贾。
朱元璋还要朱允炆继承皇位,朱棣就要把皇位给抢过来。
其实按道理来讲,朱棣的庙号应当是“明世祖”。不过朱高炽为了掩人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