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明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涉国朝立储,乃是不忠不义!”  

朱高煦的话开始诛心,一字一句都是奔着朱瞻基的要害而去。  

不过朱棣似乎没有什么不快,在听完朱高煦的话之后反倒是呵呵一笑。  

“说完了?”  

朱高煦听见朱棣那不咸不淡的声音,就知道他今天是撞朱棣的枪口上了。  

“说完了!”  

“那就这样吧!老二你也别总说别人,你看看你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基儿说的也没什问题,这大明帝国的储君不就是老大么?  

你小子天天在老子耳边嘀咕老大得不是,意图夺嫡争储这不也是干预国朝立储吗?  

怎地就许你汉王也防火,不许人家皇太孙点灯了?  

再者说了,就算老大哪里不好不能胜任储君之位。那储君不还有基儿可以担任么,你这个传国藩藩主有什么资格觊觎皇位?”  

朱高煦:?  

“要不然你就回封地,替国朝看守一下西大门。  

四川那边本来有蜀王藩镇守,不过我看蜀王藩根本不积极参与下西洋活动。这蜀王系传国藩能不能再往下传还是个问题,如果不能那四川可就缺少宗亲的力量了。  

不如你现在就去成都或者渝州就藩,正好顶替蜀王一系统御四川军政事务!”  

朱高煦:??!  

朱高煦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想要诛心朱瞻基结果被朱棣给内涵了。  

朱高煦终于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他被朱棣给利用了。  

朱棣自始至终都没有想立他朱高煦的想法,一直都是想要朱高炽一系继承这大明帝国的皇位。  

或许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的那句“勉之,世子多疾”是真心的。不过当朱瞻基成长起来之后,朱棣的想法就彻底的改变了。  

但是朱高煦还是不甘心让位给朱瞻基,大明帝国的皇位他已经是志在必得了。  

朱棣百年之后,他朱高煦若是不造反肯定事不可能的。  

既然你不给,那我就自己抢!  

“儿臣愿意去四川就藩,替国朝把守西大门也是儿臣的福分。”  

现在地方积蓄实力,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就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二叔您可是说错了,国朝的西大门现在是乌斯藏边境。四川都是内地当中的内地了,您去四川呢能镇守个什么?  

不如二叔您就去乌斯藏就藩,一边控制乌斯藏诸公侯一边替国朝镇守边疆怎么样?”  

朱瞻基话中夹杂着嘲讽,这让朱高煦很是恼火。  

“俗话说的好,边疆处处赛江南。二叔您到了乌斯藏,也要把乌斯藏建设的如同江南一般的富庶哦!”  

朱高煦闻言一愣,刚想对着朱瞻基破口大骂就感觉不对。  

这个声音明显不是朱瞻基的,而是朱瞻墡的。  

老八朱瞻墡终于是成长起来了,现在的朱瞻墡已经可以踢朱高炽抵挡朱高煦的明枪暗箭了。  

而且就在朱瞻基回去之前,朱瞻墡已经与秦王系的亲信吴景添之女吴氏定了亲。  

定亲之后的朱瞻墡,便被朱棣封为南海郡王。  

而南海郡王这个爵位,暗示的成分也跟明显。  

只要朱高炽一登基,反手一个越王之爵位就封下去。  

这样大明帝国的传国藩,也就差不多凑齐了。  

“父皇您可不能把儿臣扔去乌斯藏那边啊,高原苦寒之地可不是儿臣该去的地方!  

而且四川那边也有蜀王系镇守了,这传国藩父皇您也不能说废就废不是?  

儿臣感觉还是山东更适合儿臣,乐安这个地方就不错!”  

朱高煦不要脸是人尽皆知的,一听说朱瞻基要把他封去乌斯藏那还了得?  

这连四川他都不去了,只想着要去山东就藩。  

可是朱棣能让朱高煦去山东那个好地方?  

当然不,朱棣不光不能让朱高煦去山东还要让他去南洋。  

“要不然老二你就去海南岛吧,那个地方挺适合你的!”  

朱高煦:?  

“开玩笑了,老二你还是留在京城吧。这你要是远走海南岛,我着心里也怪想你的。”  

朱棣可不能把朱高煦真的放去地方,一来是还要靠朱高煦去敲打朱高炽、二来也是怕他在地方积攒实力日后造反。  

那朱高煦还会当朱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去威慑朱高炽吗?  

当然会。  

朱高煦就是这样记吃不记打,只要朱棣稍微给点权力他就会义务反复的去对付朱高炽。  

朱棣深谙人心,尤其是在玩弄他这二儿子方面更是得心应手。  

而朱棣之所以要威胁朱高煦让他去就藩,无外乎是让朱高煦给他自己定好位。  

朱棣要让朱高煦知道,他只是朱棣手中的利剑而已。朱棣能给他权力去对付朱高炽,那他也随时能收回朱高煦的权力。  

“多谢父皇!儿臣也觉得留在京城陪在您老人家身边好一些!”  

“二叔您这一会子要去四川,一会子要去山东的。现在又要留在京城,如此多变也不知道您心中真正的想法!”  

“你二叔我能有什么想法?父皇的想法就就是我的想法,父皇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那大父还让你去海南岛呢?”  

朱瞻基三两句把朱高煦说的是哑口无言,朱高煦想要反驳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基儿你也别闹了,你这擅自回京城我还没追究你的责任呢。”  

朱棣看着朱瞻基慈爱的笑了笑,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