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平叛——朱高煦的愤怒(2/3)
装作答应了阿鲁台投降的请求,然后在草原上暗中调集轻骑兵部队准备办了阿鲁台呢。”
朱瞻基撇撇嘴,似乎对他的计划有着绝对的信心“咱们有充足的时间,肯定能把二叔、三叔耍的团团转的。”
画面一转,永兴郡王朱尚炳和陈懋拿着朱瞻基签发的抓捕令气势汹汹的冲入了陆凤伦的酒会。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不知道这是本将军举办的酒会吗?”
陆凤伦一见朱尚炳就知道朱瞻基是办完事情了,于是乎陆凤伦一边“声色俱厉”的出言呵斥,一边给朱尚炳使了个眼色。
朱尚炳见状会意,直接按照名单抓捕晋王朱济熺与汉王朱高煦的人。
刚才还有六十多个大小军官、官员们云集的酒会,一瞬间就被抓走了一半。
剩下的要么是中立派,要么就是太子朱高炽的人。
“陆凤伦将军,他们这是干什么呢?”
山西按察使刘复光一脸的惊讶,根本不知道现在都发生了什么。
而且山西布政使周鹤春、山西都指挥使张棕全被抓走了,整个山西的高级官吏就剩他一个。刘复光本就不清楚朱瞻基要干什么,今天突然抓人就让刘复光更加的疑惑了。
“耀广兄不要管,免得惹事上身!”
陆凤伦给了刘复光一个眼神,示意他不要多嘴。
刘复光再一瞧,发现这帮被抓的人里有一半都是汉王一系的军官。
“太孙殿下这是要......”
“刘按察使,本将军说了你不要管!
你是太子殿下东宫属官出来的,本将军是太孙殿下的亲信。所以说咱俩才能在这里看着他们被抓,要不然你以为咱俩还能不被扒了官服丢进大牢里?
就凭叛军轻而易举的把太原府给占了,你这个山西按察使就跑得了?
那布政使、都指挥使全进去了,就你还在外面你也不想想是为什么?
有些事情知道就行,不许多问也不许多说!”
刘复光闻言这才送了口气,他原本以为朱瞻基是要大搞清算把山西地方的官员全都查一遍呢。虽说刘复光没搞过什么贪污受贿与冤假错案,但是身为按察使丢了治所可也是大罪。现在知道了这只是派系的政治斗争,刘复光便也不怕了。
“而且耀光兄最近可以多去太孙殿下那边走动一下,太孙殿下在山西没有根基可是缺人手呢。
你是太子殿下的人,那不就是太孙殿下的人吗?”
“明白了,多谢陆将军指点。”
“对了,去的时候别空手。带点特产,尤其是补身体的东西送过去。就说是你挂念太子殿下的身体,特意买些东西孝敬太子殿下的。
咱们太孙殿下不缺什么,你送太孙殿下东西反而是容易被太孙殿下认为你是个攀附权贵的小人。
而借口送太子殿下东西,就证明了你不忘旧情、忠心耿耿于太子殿下!
太孙殿下一向仁孝,要是听说那东西对太子殿下的身体好肯定会很高兴的!”
陆凤伦对刘复光观感不错,一个不贪污的正直清流,不过就是胆子小、能力稍微一般点。这种人放在地方当个副官或者放在中央当个御史都可以,陆凤伦也就秉持着给朱瞻基拉人才的想法推荐刘复光过去了。
“还有啊,去的时候带个花名册。找找你们山西这两年过了科举但还没做官的人才,给太孙殿下引荐一下!”
人才这东西,永远是一张白纸最好。
刘复光这种被官场晕染过的,不是朱瞻基最希望要的。
不提陆凤伦与刘复光之间的小心思,永兴郡王朱尚炳倒是开始了他的操作。
“把那帮家伙分开关着,在每个牢房里点上通明的蜡烛不许他们睡觉。
名单正面的犯人只要招供,就把蜡烛灭了让他们休息睡觉。
名单背面的犯人,不管招不招供......(心说:他们应该也不能招供),都给孤把蜡烛点着不许灭。
什么时候他们说出了幕后主使,才许他们睡觉。”
朱尚炳话中的幕后主使,当然就是汉王朱高煦了。
朱瞻基与朱尚炳没真的想要审出来什么,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给汉王朱高煦以压力。
朱高煦一旦知道他的人被朱瞻基给抓了,肯定会先派人来山西探探朱尚炳的口风。
到时候朱尚炳只要假装跟来人透露出他们在拿朱高煦图谋叛乱的口供,再向朱高煦要写好处就行。
朱高煦只要上钩了,再派人带着贿赂前来山西,就可以人赃并获的扣下朱高煦的特使并且以此来威胁朱高煦不许再插手山西地方的事情了。
朱瞻基对朱高煦的了解很透彻,判断的也很准。
朱高煦在知道了朱尚炳的所作所为之后立马派人来山西跟朱尚炳互通有无,结果被朱尚炳以品级太低的理由给打发了回去。
第二次朱高煦直接派了他的副将带着一块上好的翡翠与二百里良田的地契,还有一份向朱棣举荐朱尚炳为秦王府监国的倡议书来了山西。
朱尚炳见状二话没说,就把朱高煦的人扣下交给了朱瞻基。
朱瞻基看着朱高煦在信中的保证,不由得恶趣味大发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
“二叔在上:
不知大父闻二叔与藩王勾结,甚至许以传国藩监国之位会有何感想。
单说这行贿主审官,意图包庇叛党之行径二叔又如何向大父解释?
小侄希望二叔
朱瞻基撇撇嘴,似乎对他的计划有着绝对的信心“咱们有充足的时间,肯定能把二叔、三叔耍的团团转的。”
画面一转,永兴郡王朱尚炳和陈懋拿着朱瞻基签发的抓捕令气势汹汹的冲入了陆凤伦的酒会。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不知道这是本将军举办的酒会吗?”
陆凤伦一见朱尚炳就知道朱瞻基是办完事情了,于是乎陆凤伦一边“声色俱厉”的出言呵斥,一边给朱尚炳使了个眼色。
朱尚炳见状会意,直接按照名单抓捕晋王朱济熺与汉王朱高煦的人。
刚才还有六十多个大小军官、官员们云集的酒会,一瞬间就被抓走了一半。
剩下的要么是中立派,要么就是太子朱高炽的人。
“陆凤伦将军,他们这是干什么呢?”
山西按察使刘复光一脸的惊讶,根本不知道现在都发生了什么。
而且山西布政使周鹤春、山西都指挥使张棕全被抓走了,整个山西的高级官吏就剩他一个。刘复光本就不清楚朱瞻基要干什么,今天突然抓人就让刘复光更加的疑惑了。
“耀广兄不要管,免得惹事上身!”
陆凤伦给了刘复光一个眼神,示意他不要多嘴。
刘复光再一瞧,发现这帮被抓的人里有一半都是汉王一系的军官。
“太孙殿下这是要......”
“刘按察使,本将军说了你不要管!
你是太子殿下东宫属官出来的,本将军是太孙殿下的亲信。所以说咱俩才能在这里看着他们被抓,要不然你以为咱俩还能不被扒了官服丢进大牢里?
就凭叛军轻而易举的把太原府给占了,你这个山西按察使就跑得了?
那布政使、都指挥使全进去了,就你还在外面你也不想想是为什么?
有些事情知道就行,不许多问也不许多说!”
刘复光闻言这才送了口气,他原本以为朱瞻基是要大搞清算把山西地方的官员全都查一遍呢。虽说刘复光没搞过什么贪污受贿与冤假错案,但是身为按察使丢了治所可也是大罪。现在知道了这只是派系的政治斗争,刘复光便也不怕了。
“而且耀光兄最近可以多去太孙殿下那边走动一下,太孙殿下在山西没有根基可是缺人手呢。
你是太子殿下的人,那不就是太孙殿下的人吗?”
“明白了,多谢陆将军指点。”
“对了,去的时候别空手。带点特产,尤其是补身体的东西送过去。就说是你挂念太子殿下的身体,特意买些东西孝敬太子殿下的。
咱们太孙殿下不缺什么,你送太孙殿下东西反而是容易被太孙殿下认为你是个攀附权贵的小人。
而借口送太子殿下东西,就证明了你不忘旧情、忠心耿耿于太子殿下!
太孙殿下一向仁孝,要是听说那东西对太子殿下的身体好肯定会很高兴的!”
陆凤伦对刘复光观感不错,一个不贪污的正直清流,不过就是胆子小、能力稍微一般点。这种人放在地方当个副官或者放在中央当个御史都可以,陆凤伦也就秉持着给朱瞻基拉人才的想法推荐刘复光过去了。
“还有啊,去的时候带个花名册。找找你们山西这两年过了科举但还没做官的人才,给太孙殿下引荐一下!”
人才这东西,永远是一张白纸最好。
刘复光这种被官场晕染过的,不是朱瞻基最希望要的。
不提陆凤伦与刘复光之间的小心思,永兴郡王朱尚炳倒是开始了他的操作。
“把那帮家伙分开关着,在每个牢房里点上通明的蜡烛不许他们睡觉。
名单正面的犯人只要招供,就把蜡烛灭了让他们休息睡觉。
名单背面的犯人,不管招不招供......(心说:他们应该也不能招供),都给孤把蜡烛点着不许灭。
什么时候他们说出了幕后主使,才许他们睡觉。”
朱尚炳话中的幕后主使,当然就是汉王朱高煦了。
朱瞻基与朱尚炳没真的想要审出来什么,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给汉王朱高煦以压力。
朱高煦一旦知道他的人被朱瞻基给抓了,肯定会先派人来山西探探朱尚炳的口风。
到时候朱尚炳只要假装跟来人透露出他们在拿朱高煦图谋叛乱的口供,再向朱高煦要写好处就行。
朱高煦只要上钩了,再派人带着贿赂前来山西,就可以人赃并获的扣下朱高煦的特使并且以此来威胁朱高煦不许再插手山西地方的事情了。
朱瞻基对朱高煦的了解很透彻,判断的也很准。
朱高煦在知道了朱尚炳的所作所为之后立马派人来山西跟朱尚炳互通有无,结果被朱尚炳以品级太低的理由给打发了回去。
第二次朱高煦直接派了他的副将带着一块上好的翡翠与二百里良田的地契,还有一份向朱棣举荐朱尚炳为秦王府监国的倡议书来了山西。
朱尚炳见状二话没说,就把朱高煦的人扣下交给了朱瞻基。
朱瞻基看着朱高煦在信中的保证,不由得恶趣味大发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
“二叔在上:
不知大父闻二叔与藩王勾结,甚至许以传国藩监国之位会有何感想。
单说这行贿主审官,意图包庇叛党之行径二叔又如何向大父解释?
小侄希望二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