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平叛——战后(2/3)
仅晋王朱济熺不可杀之,留于南京以儆效尤之用。晋王之爵位,可传于晋藩旁支。”
朱瞻基放下笔,十分苦恼的揉了揉眼睛。
“蕙玉啊,听说过金刀计没有?”
朱瞻基想了一会子,突然开口问了李蕙玉一句。
“金刀计?王猛的那个?”
“对,金刀计,号称阴谋之范本。
所谓阴谋,与阳谋最不同的一点就在于使用的手段。
阴谋需要的,是要打一个信息差。
待会子我把晋王叔父叫上来,给你展示一下什么叫信息差、什么叫阴谋。
来啊,把那三位王爷給我带上来!”
朱瞻基收起信纸,看着走进来的三位王爷心中不由得一阵冷笑。
“晋王叔父,你可真是个厉害的人物。
派那临朔郡王叔父假意投诚,差一点就要了孤的性命。”
“哼,朱济熿那家伙到底还是暴露了。要不然现在孤早就办了你小子,占据整个儿山西了。岂会有你在这边人模狗样的对孤狺狺狂吠,小人得志呢?”
“哈哈,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谁叫叔父你们造反失败了,就要被我擒拿下来呢?”朱瞻基一边说一边嚣张的喝了口酒,然后哼着小曲一副欠打的样子。
“朱瞻基!你就是赢了又怎样?老子还是你爷爷辈!”
代王朱桂恨恨的看了眼朱瞻基,然后就是一阵破口大骂。
“十三爷爷说的没错,但那又如何呢?
你们都已经造反了,还想着跟孤攀亲戚?
过两天把你送回京城,那大理寺、刑部、都察院来一个三司会审,最后交给宗正寺执行。
不知道三司会审螚怎么判,但看大父的来信反正撤藩、砍头、流放这都少不了。
孤感觉啊,你们三位长辈就全都砍了。三个藩的嫡系也都砍了,旁支庶出斗流放。三个藩就撤藩处理,一点情面都不流哦!”
“朱棣!朱老四!你这无耻的王八蛋,居然这么对老子!”
代王朱桂十分愤怒的大呼小叫,像是失去了理智一般。不过代王朱桂越是这样,就代表了他心中越是发虚。
“哼!孤那四叔是什么人,孤还不了解?
杀侄弑君,妄夺神器。
如此这般,岂能心慈手软了?”
朱济熺看似大义凛然,但是跟代王朱桂一样都是心里发虚。
“来人啊,把代王爷爷、沈王爷爷都给孤带下去吧。他们两个都是从犯,没有什么好审的。”
朱瞻基看着剩下的晋王朱济熺,眼中透露出一阵精光来。
“晋王叔父啊,你这个主谋孤可要好好的审一审你了。
不过嘛......大父好像对晋王叔父留了个口,似乎不太想真的对晋系撤藩、也不想砍了晋王叔父您呢。
毕竟您是大父金口玉言册封的八大传国藩之一,你造反了那不是打大父的脸吗?
可是碍于面子,大父还不想破了他自己定下来的规矩。”
“那陛下想要如何?”
果然,晋王朱济熺一听朱棣这边有口就连忙换了称呼。
朱瞻基鄙夷的看了朱济熺一眼,然后不说话自顾自的喝起酒来。
“太孙殿下!您快说说,怎么样才能饶了罪臣?”
“呦呵?这罪臣都出来了?孤了当不起晋王叔父着一声罪臣呢。
大父也只是心中不想杀你罢了,还没下定决心呢。
所以说给孤来信问问孤的意见,顺便让孤审审晋王叔父你到底犯了多少罪、又立了多少功。这样才能决定,是不是可以不杀晋王叔父你呢。”
朱棣的意见本来就没想杀朱济熺,但是被朱瞻基忽悠的以为朱棣还在考虑当中。
“那罪臣如何立功,还请太孙殿下说说!”
“立功?你能立什么功?”
朱瞻基装作有些为难的样子,然后才开口说道“这样吧,孤就给你一次机会怎么样?
孤现在要你指正一下,这山西当地有多少的官员、军官跟你合谋了都要交代清楚!”
朱瞻基说完,便将周鹤春写的名单扔给了朱济熺。
朱济熺慌忙的捡起来一看,就知道朱瞻基心中没憋好屁。
“这......这背面的名单,有些与罪臣勾结过......可有些确实没有啊。
正面的倒是真的都是罪臣的人,也是这次叛乱的合谋者!”
“晋王叔父不要让孤说的太明白了,你在看看那背面的名单都是谁的人啊?
再告诉你一句,大父可全权让孤负责山西叛乱的善后事宜了。如果孤看你不爽,回去跟大父说点不好听的你该怎么办呢?”
朱济熺闻言又看了一眼名单,这才恍然大悟一般的说道“这背面的人也跟臣有勾结,他们都有!”
这一看十几个名字全是汉王朱高煦的人,朱济熺就是再傻还能看不出来朱瞻基的意思吗?
“对喽,这晋王叔父才是个灵醒的人嘛!”
朱瞻基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递给朱济熺纸笔让他自己写一份供状。
写完之后又叫人拿来印泥,让朱济熺按下手印才算罢休。
“行了,可以将晋王叔父给孤带回去了!”
“太孙殿下!千万不要忘了太孙殿下对罪臣的承诺啊!”
晋王朱济熺被拖走的时候,还在央求着朱瞻基给他说说好话。
“郎君啊,这就是金刀计的原理吗?”
“是,也不全是。
金刀计也是
朱瞻基放下笔,十分苦恼的揉了揉眼睛。
“蕙玉啊,听说过金刀计没有?”
朱瞻基想了一会子,突然开口问了李蕙玉一句。
“金刀计?王猛的那个?”
“对,金刀计,号称阴谋之范本。
所谓阴谋,与阳谋最不同的一点就在于使用的手段。
阴谋需要的,是要打一个信息差。
待会子我把晋王叔父叫上来,给你展示一下什么叫信息差、什么叫阴谋。
来啊,把那三位王爷給我带上来!”
朱瞻基收起信纸,看着走进来的三位王爷心中不由得一阵冷笑。
“晋王叔父,你可真是个厉害的人物。
派那临朔郡王叔父假意投诚,差一点就要了孤的性命。”
“哼,朱济熿那家伙到底还是暴露了。要不然现在孤早就办了你小子,占据整个儿山西了。岂会有你在这边人模狗样的对孤狺狺狂吠,小人得志呢?”
“哈哈,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谁叫叔父你们造反失败了,就要被我擒拿下来呢?”朱瞻基一边说一边嚣张的喝了口酒,然后哼着小曲一副欠打的样子。
“朱瞻基!你就是赢了又怎样?老子还是你爷爷辈!”
代王朱桂恨恨的看了眼朱瞻基,然后就是一阵破口大骂。
“十三爷爷说的没错,但那又如何呢?
你们都已经造反了,还想着跟孤攀亲戚?
过两天把你送回京城,那大理寺、刑部、都察院来一个三司会审,最后交给宗正寺执行。
不知道三司会审螚怎么判,但看大父的来信反正撤藩、砍头、流放这都少不了。
孤感觉啊,你们三位长辈就全都砍了。三个藩的嫡系也都砍了,旁支庶出斗流放。三个藩就撤藩处理,一点情面都不流哦!”
“朱棣!朱老四!你这无耻的王八蛋,居然这么对老子!”
代王朱桂十分愤怒的大呼小叫,像是失去了理智一般。不过代王朱桂越是这样,就代表了他心中越是发虚。
“哼!孤那四叔是什么人,孤还不了解?
杀侄弑君,妄夺神器。
如此这般,岂能心慈手软了?”
朱济熺看似大义凛然,但是跟代王朱桂一样都是心里发虚。
“来人啊,把代王爷爷、沈王爷爷都给孤带下去吧。他们两个都是从犯,没有什么好审的。”
朱瞻基看着剩下的晋王朱济熺,眼中透露出一阵精光来。
“晋王叔父啊,你这个主谋孤可要好好的审一审你了。
不过嘛......大父好像对晋王叔父留了个口,似乎不太想真的对晋系撤藩、也不想砍了晋王叔父您呢。
毕竟您是大父金口玉言册封的八大传国藩之一,你造反了那不是打大父的脸吗?
可是碍于面子,大父还不想破了他自己定下来的规矩。”
“那陛下想要如何?”
果然,晋王朱济熺一听朱棣这边有口就连忙换了称呼。
朱瞻基鄙夷的看了朱济熺一眼,然后不说话自顾自的喝起酒来。
“太孙殿下!您快说说,怎么样才能饶了罪臣?”
“呦呵?这罪臣都出来了?孤了当不起晋王叔父着一声罪臣呢。
大父也只是心中不想杀你罢了,还没下定决心呢。
所以说给孤来信问问孤的意见,顺便让孤审审晋王叔父你到底犯了多少罪、又立了多少功。这样才能决定,是不是可以不杀晋王叔父你呢。”
朱棣的意见本来就没想杀朱济熺,但是被朱瞻基忽悠的以为朱棣还在考虑当中。
“那罪臣如何立功,还请太孙殿下说说!”
“立功?你能立什么功?”
朱瞻基装作有些为难的样子,然后才开口说道“这样吧,孤就给你一次机会怎么样?
孤现在要你指正一下,这山西当地有多少的官员、军官跟你合谋了都要交代清楚!”
朱瞻基说完,便将周鹤春写的名单扔给了朱济熺。
朱济熺慌忙的捡起来一看,就知道朱瞻基心中没憋好屁。
“这......这背面的名单,有些与罪臣勾结过......可有些确实没有啊。
正面的倒是真的都是罪臣的人,也是这次叛乱的合谋者!”
“晋王叔父不要让孤说的太明白了,你在看看那背面的名单都是谁的人啊?
再告诉你一句,大父可全权让孤负责山西叛乱的善后事宜了。如果孤看你不爽,回去跟大父说点不好听的你该怎么办呢?”
朱济熺闻言又看了一眼名单,这才恍然大悟一般的说道“这背面的人也跟臣有勾结,他们都有!”
这一看十几个名字全是汉王朱高煦的人,朱济熺就是再傻还能看不出来朱瞻基的意思吗?
“对喽,这晋王叔父才是个灵醒的人嘛!”
朱瞻基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递给朱济熺纸笔让他自己写一份供状。
写完之后又叫人拿来印泥,让朱济熺按下手印才算罢休。
“行了,可以将晋王叔父给孤带回去了!”
“太孙殿下!千万不要忘了太孙殿下对罪臣的承诺啊!”
晋王朱济熺被拖走的时候,还在央求着朱瞻基给他说说好话。
“郎君啊,这就是金刀计的原理吗?”
“是,也不全是。
金刀计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