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乌斯藏——功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高原各公侯领地设置护军都督,本来是用以监督各地公侯军队建制是否符合规定、如遇战事统一调度军队。现在另外再加一条,负责管辖当地寺庙建设、维护,宗教活动等事务。  

第三,乌斯藏、朵甘各宗教教宗,有权利自由进行宗教活动。但是宗教活动必须符合大明律的规定!  

第四,各教宗进行宗教活动不得进行敛财、强制百姓入教、械斗等活动。这也是条例当中的重中之重,大明在这一点上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第五,乌斯藏与朵甘各大宗派必须在官府报备。僧人修士们必须拥有官府的度牒才能进行宗教活动,不持有度牒者一律按大明律进行查处。  

第六,朝廷可以拨款支持各大宗派修缮或者新建寺庙。但是修建寺庙的地方,必须得到当地知府或者公侯们的首肯。  

第七,朝廷支持各宗派整理经文、弘扬教法的事务。也欢迎诸位大师进入中原传教,但是必须符合大明律的相关规定。不过若是中原儒、道诸教派进入高原,也不得以非法手段进行阻拦。”  

朱瞻基说完顿了顿,抿了一口清茶润了润嗓子才继续说道“孤一向是对宗教保持着敬意的,孤认为只要是合理存在的教派都可以进行支持。  

孤以为道家清净而抚人心,佛法向善而崇平等,儒心经世而致实用。回家清修而励心智,景家虔诚而求新意。  

诸宗之法,各有不同。只要求真而向善,则可弘其精妙以安九州。  

愿诸位大师能够理解朝廷政策的良苦用心,愿乌斯藏百姓在大明得新政下安康和乐,愿诸佛世尊之光芒普照大地。”  

朱瞻基起身对宗喀巴郑重的行了一礼,然后便坐下等待着宗喀巴的回答。  

宗喀巴见此也是立马起身回礼,然后淡然的说道“朝廷的政策是很好,诸教宗也表示可以接受。不过这中原致诸宗派,进入高原之事,恕吾等不敢苟同。”  

“大师应该听说过,朝廷准备在高原上开设学堂。这学堂当中的师傅们,可都是从中原来的儒生学者。  

他们难免会用孔圣之思想,去教导高原上的学生们。不过孤可以说,这些儒家学者所教导之范围仅限于学堂之内。  

他们不会进入高原内地进行教书授课之事,不会影响诸宗派的合法的宗教行为。  

不过也请诸位教宗不要去学堂打扰儒家得学者门正常的授课,也不要使用非法的手段对儒家学者们进行干扰。”  

朱瞻基是不会干出那些没品的事情,对于宗教方面,按照后世的方略照猫画虎足以解决问题。  

朱瞻基要建立的国家,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国家。以汉家儒道文化为基础,法家思想、阴阳学思想、道家思想为辅翼。以此根基之上在思想界多出开花,佛家奥妙、景教精华、回教优处、少数民族教派的进取全部存在于世。  

诗书礼乐如烟海,儒释道家收且蓄。  

宗喀巴对朱瞻基施了一礼,然后朗声言道“若是如此,诸教宗自然是可以接受的!”  

“那就好,后续的详细问题自有杨士奇学士与你们交流。  

刚才大师您也是看到了,陛下已经催促孤回去了。若是诸位教宗、大师们没有别的异议,孤就准备择日启程。”  

朱瞻基也是恭恭敬敬的起身回礼,丝毫不敢怠慢了宗喀巴。  

而朱瞻壑看着朱瞻基的样子,心中的那股子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本来金川县之战,朱瞻壑就对朱瞻基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上了高原,朱瞻壑一路走来更是对朱瞻基仰慕万分。  

朱瞻基在进入拉萨之后,亲自进入藏民的毡房当中巡查。对乌斯藏军士与汉人军士赏罚同等,还组织汉人军士给乌斯藏百姓修缮毡房、寺庙。组织乌斯藏军士给干活的汉人军士准备饭食,还进行马球、射箭等比赛。  

朱瞻基不管是到那里,都带着阐化公扎巴坚赞献上的那条哈达。而且只要是再公众场合之下,那必定是左手边杨士奇、右手边内邬。乌斯藏的公侯、教宗,大明的将军、大臣分列而站。  

示意汉藏一体,永结同心。  

就这样,原本纷乱的乌斯藏高原恢复了秩序。  

朱棣自然是也收到了杨士奇的劄子,不过这是在他把纪刚派出去捉拿朱瞻基之后的事情了。  

朱棣再收到了杨士奇的奏报之后,便立马差人追上纪刚把他给叫回来。  

谁知道纪刚这家伙跑的飞快,后面的信使一路六百里加急却愣是没追上。  

当信使进入拉萨之后,纪刚早就被贺连成给下了套子活捉了。  

纪刚很愤怒,对那信使是一通谩骂。毕竟从朱瞻基那小子身上受的气,总要找个人发泄一下子嘛!  

朱瞻基是不管那些个,在处理完各种事务之后。朱瞻基又再拉萨周围待了几天,才算是功德圆满的启程回京了。  

“大军开拔!目的地,南京应天府!”  

朱瞻基骑在矮马上,挥舞着马刀很是威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