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夜话——收买人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瞻基话语中看似在吐槽胡善围,实际上也是旁敲侧击的在收买人心。  

对不住了善围姐儿,就用你凶狠的名声帮老子收买这小丫头吧!  

朱瞻基说道兴头上,起身跑到一旁的箱子里掏出来一个马扎还有一个小桌子。  

“快点的,蕙玉你赶紧来搭把手!”  

李蕙玉闻言连忙跑过去将朱瞻基手中的小桌子和马扎搬了过来,放在地上的时候李蕙玉还在疑惑这桌子和马扎为何如此的朴素。  

简约的实木小桌子与粗布缝制的马扎,怎么看都是不符合朱瞻基的身份的。  

“这个是给你的,当年我看弟弟们都分到了自己的女官、太监之时,我就差人做了这些。不过当时大父让胡尚仪亲自照顾我,我就没用的上这些。  

现在你来了就把这些送你,到时候我看书、吃饭的时候,你就拿这两样东西在一旁陪着就行。”  

“妾多谢主子大恩,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以报主子之恩!”  

李蕙玉听见朱瞻基关切的话语,二话不说就跪了下去。  

“我去!这生当陨首都整出来了,不至于吧?  

而且......陈情表都会背,这小丫头汉语学的当真是不赖嘛!”  

朱瞻基看着李蕙玉表忠心的模样,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好笑。  

于是乎朱瞻基开始继续使用糖衣炮弹加强攻势,朱瞻基从桌子上拿起一块糕点来递给李蕙玉说道“以后你就跟着本太孙混,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半口。  

不过前提是你不要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只要你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可以许诺保你无忧。”  

李蕙玉见状连忙接小朱瞻基递来的糕点,狼吞虎咽的就给塞入了口中。  

这小丫头一边吃,一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妾自然明白主子的意思,今后妾定要为主子尽心尽力、忠贞不二!”  

李蕙玉这小丫头边吃边表忠心,结果就噎到了。  

“我说你这丫头,真是不懂事。这要是被外人看见了,就要治你个失仪之罪了!  

赶紧喝口茶,把气儿顺过来再说话。”  

朱瞻基翻了个白眼,看着小丫头满脸慌张的模样也不忍心继续训斥她。  

“还有啊,以后在府内就不要主子长、主子短的叫了,喔这个人不习惯听这些称呼。  

以后只有咱们两个人的时候,你就叫我......”  

朱瞻基毕竟还是接受过人人平等教育洗礼的人,对于这些阶级形态明显的称呼从内心当中还是有些抗拒的。  

“就叫郎君吧!我们中原在唐宋之前,都是这么称呼主子的。”  

其实按照更久以前的称谓,李蕙玉应该管朱瞻基叫大郎君(毕竟家中平辈排行老大)......简称大郎。  

朱瞻基是不可能让人管他叫大郎的,绝对不可以的。  

“妈的,这一看排行老大有时也不全是好事啊。”  

朱瞻基在心中吐槽了一句,然后看着李蕙玉得俏脸就开始联想了起来。  

“要不给着小丫头起个小字,就叫金莲,反正水浒传现在不火,这么叫也没人知道是啥意思。  

不行诶,这名字多少沾点不正常。这那天真端一碗药过来,这谁敢喝呀。”  

朱瞻基想到这里,情不自禁的砸吧砸吧嘴,发出一阵啧啧的声音。  

李蕙玉看着朱瞻基痴汉一般的眼神,还有嘴里发出来的“色眯眯”的声音。  

小丫头立马就联想到一些少儿不宜的事情,于是乎李蕙玉尴尬的开口说道“郎君这是在想些什么?莫不是要妾......”  

李蕙玉到底是没敢继续往下说,因为他看见朱瞻基的脸变黑了。  

“你这小丫头片子,想些什么呢?  

老子八岁,你十岁,能干的了那档子事情?”  

其实朱瞻基他自己八岁不八岁的倒是无所谓,不过李蕙玉才十岁这很重要。  

还是那句话,穿越货自带的价值观是这个时代改变不了的。朱瞻基从价值观上是绝对不可以接受跟未成年的就连大明朝小姑娘发生关系的,就连大明朝十五岁成亲朱瞻基都感觉不符合他的价值观呢。  

“真不知道你这小脑袋瓜子都在想些什么!  

罢了,罢了。以后记住了,你家郎君我虽然是个好色之人,但是也是有底线的!”  

朱瞻基小脖子一梗,等待着李蕙玉得夸奖。  

郎君英明!  

不过朱瞻基这小子倒是失算了,李蕙玉闻言迷迷糊糊的问了一句“底线?什么底线?”  

朱瞻基:......  

“怎么跟你说呢?这男人和女人做那种事情,必须要在身体发育成熟之后才可以。  

如果女子年纪太小,就跟男人做了那档子事情对身体是很不好的!  

你家郎君我可是个体面人,一向是最尊重女子的。这种对女子身体不好的事情,我是万万不会干的!  

十五岁,这是我能接受的最低年龄限度。其实跟你说吧,十五岁我都嫌小哪,十八岁才是正正好好的哦~”  

“噢噢。”  

朱瞻基:?  

“你家郎君我大费口舌的跟你解释这么半天,你就噢噢两声?  

小丫头片子,你这是太不尊重你家郎君我了?”  

朱瞻基本来是开个玩笑,没想到李蕙玉闻言立马就跪了下来。  

“郎君饶命啊!妾刚才只是听了郎君的花有些分身了,请郎君千万不要把妾送回掖庭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