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黄泉的逆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若是算上修士更加高等的生命形态,献祭的生灵数量少说也有数亿之巨。  

彼时。  

整个水云仙都不到半柱香时间,便被血冥三魔屠杀殆尽,满城生灵皆死寂,黄泉观主站在城主府的俯瞰台上。  

手中一株比人头颅还粗的黄泉香点燃。  

袅袅青烟升腾,直入云霄之中,这是方便黄泉河定位所用,将降世地点锁定在水云仙都。  

不消片刻。  

哗啦啦的水声从天际响起,空间裂开一道夯长的缝隙,浊黄色水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这道裂缝所连接的正是黄泉之地。  

传说中的幽冥地、轮回地,亦是阴兽诞生之地,一般只有阴阳路或是死人舟能直达这些代表死亡的特殊世界。  

黄泉观主难忍激动的心情。  

若非观内那条黄泉河支流是属于宗门的底蕴,没办法让他肆无忌惮的消耗与使用,他何必百般算计。  

如今终于在正魔大战中找到机会,又怎么不会心绪起伏呢~  

“赤鸢的人口终归还是太少了,吾等魔修的机缘永远都在太湖这等繁荣之地,劳烦三位道友替本观主护法。”  

血冥三魔同时点头道。  

“这是自然,观主突破于吾等而言亦是一桩好事,自会殚精竭虑,尽全力护持。”  

说来也是离奇。  

逆灵血宗和黄泉观本身就仇怨不小,如今的合作几乎是被炼天魔宗逼的。  

成功在即,黄泉观主不再耽搁。  

纵身跃入空间裂缝流出的黄泉河中,这门突破化神的方法,并非黄泉观的底蕴,而是观主私人沟通黄泉时。  

意外从冥冥中的回馈中所得。  

硬要说的话,说是黄泉本身赠送给他的突破之法也是合理的。  

这说明他被“黄泉意志”所看中,亦或者是某位强者留在黄泉中的馈赠,都可以说得通。  

事情的真相暂且不重要。  

他全身心投入黄泉河中,吸收黄泉真水,属于观主的白骨魔神法相迅速完善起来,其元婴亦在黄泉真水的滋养中不断壮大。  

法意随之成长、蜕变。  

生命层次也在不断拔高,化神境界的突破在秘法作用下似乎格外简单。  

与此同时。  

沣州城,被鲜血染红的巨城死寂无声,血魔殿主盘膝坐在城主府满地干尸的广场上,周身一股股血魔元疯狂涌动。  

眉心三道闪电血纹。  

从两亮一暗,变得全都亮堂起来,这意味着他最后的缺口已经补足,三具血魔体,一具先天血灵根。  

搭配血神经秘法,顺利帮他铸就化神级的灵体资质——先天血魔体!  

如果说先天魔胎体的能力是天魔万化,那先天血魔体的能力便是追根溯源。  

追寻血魔道的源头…古魔——血!  

这种感应,导致血魔殿主宛如血之古魔的子嗣,冥冥中的联系和纽带,导致他可以从血魔那里得到力量。  

直接吸收古魔源血突破化神瓶颈。  

而冰狱界封印的古魔都只有肉身本能,缺乏主体意识,这导致先天血魔体本来应该用“祈祷”或是“献祭”仪式的方法得到力量。  

现在…直接不经同意的窃取即可。  

随着冥冥中的联系加深,一股股精纯醇厚的血魔元从虚空中洒落,血魔殿主毫无阻碍的将之炼化,成为自己的力量根基。  

遂又服用一枚来自东极京的四阶极品灵丹,仗着无穷无尽的后备能源以及灵体资质,强行朝着化神瓶颈发起冲击。  

小小的身影中不断响起浪涛击岸的声响。  

那是一波又一波的魔元冲击。  

两边同时进入关键节点,按照这种效率,两者突破需要的时间并不长,短则两三月,长则数年功夫便会成功。  

与此同时,碧云宗山门。  

被战火波及而满地苍夷的彩云山脉,如今更加破碎不堪,空气中到处都是狂暴的灵机,法相巨人的搏杀已经停止。  

这是因为彩云六老几乎死伤殆尽。  

独留两名重伤垂死的大圆满修士尚且存活,即红云、黄云两位老祖,这一战真正宣告了碧云宗的灭门。  

剑河尊者满脸凝重的收回法天象地。  

剑河一冲,便将围攻红云、黄云两者的五色圣主等人逼退,将两人护持在身后,形成对峙之势。  

与赤天一战,他发现一个诡异的问题。  

那就是无论他出什么招数,赤天都有应对之法,甚至立马做出反制,这种程度的斗法经验已经不是深谙此道那么简单了。  

而是带着大量的预判性质,他一起手,赤天就猜到了他将要出手的招数,这才导致他根本没空援助彩云六老。  

只能坐视他们被妖族、魔修的高手蚕食殆尽。  

这很不合理!  

细数过往,他并未与赤天斗过法,突破化神后更是一心参与神通秘法,将一身配置慢慢提升上去。  

就算他弱小时擅长的手段和神通被赤天悉知,也没道理能做到这一步。  

便只剩下两个可能。  

一是赤天的斗法天赋惊人,就是能做到战斗中精准预判敌人的每一招。  

二则是…剑宗有内奸。  

而且内奸的地位非常高,甚至经常与他接触,排除剑宗化神尊者后,便只剩那几名剑子,以及多年前他收下的一名亲传弟子嫌疑最大。  

考虑到赤天屡次被王煜戏弄,在东极京还丢了大脸面,不像是有这等斗法智慧的人,且那种狂傲的性子都没有乱说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