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老规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多久,几个士兵就推着小车走进了中军帐。  

偌大的中军帐内,至少推进了20多辆车。  

任天横走过去,挨个打开上面的帆布。  

一时间,黄澄澄之物乍现,看得三宝都是一愣。  

全都是黄鱼金条。  

粗略估计,每一车至少有七八万两左右,甚至更多。  

“炎王说了,不能让擎天军白跑一趟,这区区200万两黄金,权当是兄弟们的跑腿钱了!”  

三宝听到这,心中难免苦笑。  

我是来要城池的,给我钱干什么?  

可是,一给就是200万黄金,这笔钱着实不少啊!  

而且,三宝太监很清楚,这不是全部,自己徒弟四宝也正在和胡千山那边聊天呢,不出意外,也得是这个数。  

加在一起,就是足足400万两黄金。  

夏帝国缺钱吗?  

缺,一直很缺。  

特别是最近一两年内,外部纷扰不断,星罗洲、北狼不停地在边境骚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为了对付他们,夏帝国又是修长城,又是屯兵,光是这两项费用,就够夏帝国喝一壶的。  

400万两黄金少吗?  

不少。  

足以填补半年的两项费用了。  

拿到这一笔钱,要比树炎国这个大敌好得多。  

任天横看到三宝太监眼神微微有些不对劲,便给他倒满了酒,一脸严肃。  

“大公公,我家大王一直都很厌恶北狼国的所作所为,很想在几年内灭掉北狼,只是苦于手中兵力不足,虽说攘外必先安内,但外部不安,内部难平!”  

“所以,希望大公公把大王的意思转达给万岁爷,希望万岁爷做出圣裁。”  

三宝很清楚,今天谈判谈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不错了。  

人家炎国已经变强大了很多,完全可以啥都不给,可是,人家还是以君臣之礼对待夏帝国,更是奉上了数量如此之多的黄金。  

想了半天,三宝还是点了点头:“此事我会即刻禀明圣上。”  

三宝谈判结束后便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不到两个时辰后,自己的徒弟四宝也回来了。  

随着四宝一起回来的,还有几十辆小推车。  

看模样款式,和任天横给的一模一样。  

“拿了多少黄金?”三宝问道。  

“师父,一共拿了300万两黄金,还有大量的天盐,对了,还有这个!”  

四宝说完便引领师父走到了一辆大车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帆布。  

三宝不看则已,看过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是一面巨大的玻璃镜,做工极为精美,上面镶嵌满了各种宝石,还有冰种翡翠,简直奢华至极,造型也极为完美,这些宝石翡翠正好拼成了一条龙。  

四宝道:“这是于不凡孝敬圣上的。”  

三宝苦涩一笑:“这个于小子太会做人了,这叫以退为进啊!罢了罢了,打道回府吧!”  

三宝四宝很快合兵一处,打道回府了。  

而他们一走,任天横和胡千山便秘密地加固起了城池。  

又是一个时辰后,在夏嬴边境,三宝和皇帝老子见了面。  

把黄金和玻璃镜一交,三宝一言不发,只是跪在了姜天河面前。  

姜天河则摸着镜子,爱不释手。  

这面镜子足足有一丈的直径,极大极美,把他的伟岸完全映在了其中。  

而且,颜色和一般的镜子不一样,居然是琥珀色的。  

这正是帝王最爱的颜色。  

望着镜子,姜天河笑了笑:“于不凡小子很会拍马屁,这镜子朕很喜欢,那500万黄金,朕也很喜欢。”  

“奴才该死,奴才没有谈到最好的结果。”三宝又是一个头磕在了地上。  

姜天河望向了三宝,却是摇了摇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这镜子连同黄金加在一起,总价值得有600万黄金,足够我军对北狼一年的开支了,不凡有心了。”  

“可是,他是臣,您是君,他这样做…”  

“他这样做无可厚非!”姜天河摇了摇头,“乱世中想要自保,自身必须强大,现在炎国是诸侯国中的第一大国,这就是强大的资本。”  

“陛下,我们和炎国之间…”三宝不敢说了,他虽然能带兵打仗,但却恪守规矩,决不干涉内政。  

“如果搞得好,朕不希望有这一战,我宁可扫平宇内,也希望能和于不凡共存,更何况,我们现在共同的敌人太多,星罗、北狼、妖国,都是我们的敌人。”  

姜天河苦涩一笑:“从某种程度上说,于不凡不但无罪,反而有功,想到了朕想不到的层面,我且问你,如果今日于不凡拒不交出城池,也不给钱,你当如何?想好了再回答!”  

三宝再次无语。  

可能吗?  

如果打,打得过吗?  

擎天军是很强,但那是过去,如今他们和天炎军实力到底孰强孰弱,很难分清楚。  

如果开战,后果无法想象,最好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  

三宝不禁叹了口气。  

“人家强大了,咱们就要承认,更何况,是曾经诸侯国中实力偏弱的炎国。  

远交近攻原则下,夏帝国和炎国还是最好的盟友,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一起对付北狼。”  

听到这,三宝终于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当夜,于不凡也离开了溪流庄园。  

临走前,溪流庄园的百姓提壶携浆,甚至拉住了于不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