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撤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于不凡已经看到了。  

的确有几百艘大型战船正在朝他们逼近。  

这些战船的速度并不快,以于不凡战船的速度,想要逃上岸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甚至还有时间吃个早饭。  

可是,黑暗骑士的成员怎么办?  

他们的船速度可没有这么快,武器也没有这么精良。  

此时,罗斯玛丽大剑出鞘,怒喝道:“弟兄们,跟我一起上,消灭这些稻妻国人!”  

众人二话不说,纷纷拔出武器,一个个气势如虹。  

众人一阵呼喝后,罗斯玛丽便说道:“掩护于真人撤退!”  

众海盗连忙要照做,可此时于不凡却摇了摇头:“我们这一次来,就是为了收拾海盗的,徒子徒孙们,给我进攻!”  

于不凡刚说完,万魔两教的成员纷纷拿出了大型武器,转向了稻妻国战船的那一方。  

罗斯玛丽刚要阻止,却吓得倒抽了一口气。  

我的天,这是什么?  

怎么火炮的炮管可以这么粗?  

这炮弹又是怎么回事?不是圆的?是又长又尖的?  

罗斯玛丽完全被颠覆了三观。  

一旁玄九霄递给了罗斯玛丽一个望远镜,道:“大高个,你好好见识下我们的厉害吧!”  

众海盗也纷纷拿出了望远镜,一个个好奇的进入了观望状态。  

此时,于不凡的战船距离他们还有上千米的距离。  

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了正常火炮的攻击距离。  

于不凡的炮手们已经开始填装弹药了。  

紧接着,他们用火炮上的高倍镜进行了瞄准。  

这高倍镜也是于不凡发明出来的,有了它,可以忽略掉一定的风阻。  

很快,玄九霄就发号施令道:“准备,三、二、一、发射!”  

“轰轰轰!”随着众炮手拉响了火炮,第一轮轰炸开始了。  

罗斯玛丽再次被刷新了三观。  

“炮弹不需要点燃引信?”  

于不凡微微一笑。  

当然不需要,他所用的是现代化火炮的制作原理。  

这种火炮更接近于手枪。  

拉绳相当于手枪的扳机,一旦拉动,炮筒内部的撞针剧烈撞击炮弹底火,将炮弹撞飞出去。  

不但精准度和威力有所提升,安全程度更是提升了一大截,充分避免了炸膛带来的危险,对炮弹的精准度更是做出了惊人的校准。  

这一轮火炮攻击出去后,对面的稻妻国战船上的,士兵们正在隔岸观火。  

“一群八嘎,就凭这玩意也能伤害到我们?”  

“跟咱们交火的是一群蠢货吧,炮弹怎么能打出这么远的距离?简直是天方夜谭。”  

“简直太侮辱咱们的智商了,等一会儿要活捉他们,男的杀,女的嘛,嘿嘿嘿。”  

就当这群人正在做着美梦的时候,炮弹却一颗颗地朝着他们的甲板上猛烈轰炸下来。  

“轰轰轰!”  

对方一艘巨大的战舰顿时连中三弹,一时间到处开花。  

火药的剧烈威力更是直接穿透了船底,整艘船开始大量进水。  

主舰的指挥官是稻妻国大将,一看到这清醒,也瞪大了眼睛:“亚兰国怎么会有威力如此巨大的火炮?撤退,撤退!”  

这家伙可不傻,很清楚敌人的火力太猛,而且距离足够远。  

这个距离如果冲过去,他们肯定在半路上就都被对方轰没了。  

现在,不如暂时撤退,想想对策再做决定。  

但是,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十多颗炸弹连续不断地轰在了对方母舰上。  

母舰完全吃不住这样猛烈的炮火轰炸,顿时开始下沉。  

“快,救生船,救生船!”船上的大副疯狂叫喊着。  

船员们火速抛下了救生船,掩护着大将快速撤离。  

其他船员见势不妙,也赶紧撤退了。  

但是很多人动作不够快,不是被炮弹直接轰死了,就是葬身鱼腹。  

不到十分钟功夫,数百艘的战船被炸得不足三分之一,剩下的都狼狈地掏出了这片海域。  

“追!”于不凡毫不客气地发号施令。  

一时间,众人开始加速朝着前方推进。  

此时,大将正在逃命,看到这一幕,他吓得又是一身冷汗:“该死的,这些家伙不要命了吗?”  

大副哭丧着脸道:“将军,如果咱们再不撤退,咱们就没命了,快走吧!”  

将军露出了不甘的表情。  

将军身经百战,光是行军打仗就足足有三十多年,可谓戎马生涯大半生。  

而且,他这大半生战功彪炳,几乎没有打过败仗。  

他甚至凭借一己之力,终结了稻妻国的乱世,让稻妻国变成了现在大一统的情况。  

但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数百艘战船,居然会栽在几艘小破船手中。  

而且,人家就只有这几艘小破船,还在疯狂追赶他们。  

丢人啊,太丢人了,我回去之后如何跟天帝交代?  

天帝,即稻妻国的皇帝。  

稻妻国是个非常特殊的国家。  

他们这个皇帝已经传了2000多年。  

即便是狗咬狗一嘴毛的时代,所有诸侯也都信奉这位皇帝,尽管那时候,这位皇帝就没有什么实权了。  

到了现在,这位大将统一了整个稻妻群岛,却仍旧奉这位皇帝为尊,宁可尊天子以令群侯,也不肯自己称帝僭越。  

此时此刻,他很想自杀成仁。  

罗斯玛丽在于不凡的船上,整个人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