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夏童(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307章夏童童亲王?这不可能吧?  

对啊,童亲王虽然实力强大,但他对大夏,对皇帝陛下那可是忠心耿耿,他的府邸怎么会是神冢的总部?  

是啊。  

众臣一脸不敢置信。  

童亲王府如果真是神冢总部的话,那么作为主人的童亲王要说不知情,这谁也不会相信。  

这也就是说,童亲王和神冢有着密切地联系,甚至他有可能就是神冢的高层!  

很有可能就是八大冥王之一。  

至于冥帝,这一点却是没有人敢朝这个方向去想。  

因为冥帝身上的神力和法则太过强大,就算能够隐藏一时,但绝对不可能隐藏一世。  

而童亲王可以说每天都和皇帝众臣接触,他们可从未在童亲王身上察觉到过神力。  

可也有些臣子皱眉分析着。  

但出手的,可是生死之神啊!  

的确,以生死之神的身份,如果不是千真万确的话,祂是不会无故出手的。  

而且你没发现吗,帝都出了这么重大的事情,可童亲王却连面都没有露过。  

别说童亲王了,童亲王府中的人也都没有露面啊。  

难道说,童亲王当真有问题不成?  

先静观其变,一切等尘烟散去再说。  

最终,众臣彼此传音,决定静观其变。  

大夏皇帝脸上的神色,更是紧张不已,双手早早地就撰紧了拳头,手心当中全是汗水。  

陆仁则是一副‘原来是在这里’的表情。  

当初风子营,子鼠小队的周旭复活的时候,陆仁便是让他来帝都探查神冢总部的具体位置。  

但现在,这任务已经是被生死之神完成了。  

况且就算生死之神不动手,以周旭的实力,短时间内恐怕也照不出来。  

毕竟童亲王实力强大,且位高权重,初来乍到的周旭就算能力在怎么强大,恐怕也只能摸到童亲王府的一些线索,并不会想到童亲王府就是神冢总部。看書溂没过多久,尘烟散去,露出了亲王府内部被遮掩的情况。  

众臣一看,整个人瞬间如同被冰冻了一样,化身成为了一尊冰雕。  

而大夏皇帝呢,则是被下面的情况,给气得脸色铁青一片,双眼中所蕴含的怒火,似是要烧穿天际一样。  

只见下方亲王府内,一处被生死之神炸裂的地穴宫殿内。  

一尊身披法袍,脸带面具,身边萦绕七道浮影的身影,是在一道七彩光罩之内。  

那七彩光罩显然是一件防御宝物,正是这件宝物,抵挡住了生死之神的雷击。  

夏童,你可当真是朕的好弟弟啊!  

大夏皇帝看着下方那道被面具遮盖了面容的身影,愤恨说道,语气当中更是带着森冷的杀气。  

虽然下方那人带着面具,并没有露出面容来,但作为夏童亲哥哥的,大夏皇帝又怎么会认不出他来呢。  

大夏皇帝一直以为,自己能有夏童这个弟弟,大夏能够童亲王是大夏之幸。  

因为夏童实力强大,而且又懂得统兵之法,曾经率领军队多次镇压反叛军和肆虐的妖魔,是大夏帝国不可多得的人才。  

也正是因为有着夏童的镇守,所以才让大夏没有出现第五个诸侯分裂疆土。  

可现在看来,这一切统统都是假的!  

虽然不可否认夏童的功绩,但这些功绩在他成为神冢之人后,都化为了虚无。  

因为神冢,可是和帝国为敌的存在。  

冥帝夏童仰头,透过七彩光罩看着上空的众人,目光从大夏皇帝开始移动,至一众大臣,陆仁,最终看向生死之神。  

我当真是没有想到,尊上竟然会来帝都。  

看着生死之神,夏童眼中露出懊悔之色。  

如果早知道生死之神会来的话,他肯定会离开帝都,躲得远远的。  

金、木、火、土、风、雷、阴、阳,九道神力,你的野心当真不小啊。  

生死之神看着夏童,目光扫过他身边那七尊虚影,似是猜到了他在做什么。  

没办法,尊上的实力太过强大,如果我的实力跟不上的话,如何为老爷分忧啊。  

夏童轻叹一声,头顶上的七彩光罩逐渐散去。  

他,也是站了起来。  

而就在夏童起身的那一刻,随着他不断站起来,萦绕在他四周的七道虚影,则是鱼入一般,一道接这一道地钻入他的体内。  

每一道虚影入体,都会使得夏童身上气息大涨。  

等到第三道虚影入体后,夏童身上暴涨的气势,直接从法相境迈入了通天境。  

不渡劫就从法相成就了通天!  

看到这一幕,陆仁眼中瞳孔顿时一缩。  

因为眼前的情况,和五天龙族新任族长继位时候的情况,是一模一样。  

都是修为暴涨,然后不需要渡劫,就直接从法相成就了通天。  

通天境!夏童竟然通天境了?!  

不行!不能够让他再融合下去了!这还只是第三道虚影,如果七道虚影都被融合的话,他的实力定然会达到一个极其恐怖的程度!  

必须得阻止他!  

一众大臣想到这里,当即朝夏童冲去,欲要打断他。ωωw.ΚЙδhυ㈤.ιá  

可这时,从童亲王府中,除了八大冥王以外的神冢的强者是都一一现身,阻拦住了大夏众臣的攻伐。  

夏童!  

见众臣无力讨贼,大夏皇帝怒喝一声,直接头下脚上,一头朝夏童冲了过去,欲要亲手斩杀掉这个帝国之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