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功法分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云燕儿虽然年幼,但却十分聪慧,懂得许多道理。  

因此白天魂老的那一番话对她来说,可是有着很大的冲击。  

之前不过是她懂事,一直忍着没有表现出现,但内心肯定动荡不已。  

此时睡着了,对她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起码睡着了,就不会想太多了。  

宋中瑞首次收徒,所以对于陆仁是很尽心尽责的。  

晚上唤他过来,就是想问问陆仁,在传承殿中选了哪三门功法。  

他好根据自己的经验,指点一番。  

不过当他得知陆仁选择了玄元大罗天经、太初无形剑气还有血煞劫天掌这三门武学的时候,顿时是吃了一惊。  

“传承殿中功法众多,为何你选择了这三门,而不选一门修炼功法?须知武技再强,但那也是旁枝末节,修炼功法才是武道的根本。  

没有强大的功法,你如何修炼到更高境界?拥有充足的罡气施展武技呢?”  

陆仁犹豫了下,他总不能直接对宋中瑞说,自己能够提升五行元磁宝典的品阶,所以就不需要传承殿中的那些功法了。  

“师傅,我不选功法,是因为我在不久前得到了奇遇,不到修为提升到了炼神境,而且是还得到了最契合徒儿体质的功法了。”  

想了想,陆仁只能选择忽悠了。  

“奇遇?”  

宋中瑞闻言,皱了下眉头。  

他能够感觉到陆仁的话不尽不实,似有什么事情在隐瞒自己。  

不过是人都有秘密,陆仁既然不想说,那他这个做师傅的也不好过多询问,免得师徒间产生了隔阂。  

宋中瑞心中想道:“罢了,大不了我豁出老脸,给他弄一本好点的功法。”  

太初无形剑气还有血煞劫天掌这两门武技,宋中瑞并没有修炼过,所以无法对陆仁做出指导。  

但玄元大罗天经这门神识功法,宋中瑞是有修炼过的,当下他就是给陆仁讲解起了这门功法在修炼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陆仁则是听得津津有味。  

虽然他可以直接用造化炉提升玄元大罗天经,但这好歹也是师傅首次讲课,他这个做徒弟的,又怎能不捧场呢。  

甚至他还拿出了纸笔,一边听,一边记。  

不过这只是他在装装样子罢了。  

毕竟他在用造化炉提升玄元大罗天经的时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提升,而是等同于自身苦修了这门功法多年一样,将一切问题都给吃透了。  

但让陆仁想不到的是,在看到他这幅拿出纸笔记着,认真好学的模样,宋中瑞内心一喜,讲的就是越发起劲了。  

这让陆仁内心,是不由得苦笑了下。  

这就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大约过了一小时后,宋中瑞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不是他说完了,而是后面的修炼问题,已经超出了陆仁当前的修为,他说了也没用。  

陆仁拿起边上的茶壶,倒了杯茶,递到宋中瑞面前。  

“师傅,喝茶。”  

“嗯。”  

宋中瑞接过,抿了一口水,再告诫几句后,便让陆仁退下。  

“想不到这给徒弟讲课,也蛮有意思的嘛,不但能够传授所学,更是能够让我重新审视一遍自己的修炼过程,一举两得啊。  

看来这以后,我得经常给他讲讲课了。”  

如果陆仁知道,因为他一时心血来潮的做法,引起了宋中瑞当老师的瘾,之后隔三差五地就给他讲课。  

也不知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出了茶室后,陆仁一路拾级而下,来到六楼。  

陆同六,因此宋中瑞给他安排的房间就在六楼,云燕儿便是在他隔壁。  

回到房间后。  

陆仁便是用造化炉开始炼化他在青木宗所得的那一笔修炼资源,得到了一股空前庞大的能量。  

然后他便是用这股能量,提升五行元磁宝典的品级。  

在充足能量的推动下,五行元磁宝典不用一步步提升,而是可以直接提升到此刻所能够提升的最高品级。  

原本陆仁以为这次的提升,消耗的能量应该是在三、四成左右。  

岂料一启动,造化炉当中的能量,立刻就是消失了整整六成!  

六成啊!  

不等陆仁心痛,他便是看到五行元磁宝典骤然分裂,将五行和元磁这两部分独立了出来。  

随后,五行化为五行洞真经。  

元磁则升级成了坤元磁光体。  

至此,五行和元磁两分,不再受彼此制约,这对陆仁今后的发展,是更为有利。  

而且两仪元磁掌、五行轮转、五行磁暴,这三门学会的武技也是不会消失的。  

这一变故,是让陆仁吃了一惊,想不到这一次的提升,竟然会发生这种变化。  

紧接着他又仔细看了下这两门新得的功法。  

五行洞真经和坤元磁光体这两门武学,品级皆是达到了天阶下品。  

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  

而三洞最上为洞真。  

五行洞真便是五行通玄达妙,是专门修炼五行一路的修炼功法。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坤元磁光体便是取其坤厚载物之意,以坤阴元气将自身的身躯,淬炼得堪比可承载万物的大地,且随着磁光的加入,更是让淬炼后的厚重身躯多出了轻灵之变。  

这两门功法,一炼气,一炼体,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