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黑甲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孙鑫很是惊奇,单昔族竟然只凭借区区一千人,围住东燕国上万人,孙鑫愣是没想明白,试问现在东燕国的人这么弱鸡吗。  

看出孙鑫心思的公公解释道:“这些人很厉害,最弱的都在九品中师,中流砥柱的有三品大师,最厉害的更是达恐怖七品大师。”  

皇室厉害的人也有,不过只有一位七品大师,比起对方两位,相形见绌许多。  

也是因此败下阵来。  

公公上前来一步,对孙鑫询问道:“现在怎么做。”  

显然这群人以他为马首是瞻。  

在这里面,孙鑫实力无疑是最强,试问不听他,听谁的。  

“还能怎么做,下去啊。”当下,孙鑫一拍马,发现马儿有些害怕,孙鑫宽慰道:“走吧,早死晚死都是死,还不如死得壮烈一点。”  

当下,马仰天长啸,宛似在说“去你马德”。  

显然,它也听进去。  

当下,马纵深一跃,朝前面冲去,要知道前方可是悬崖,而且落差更是高达上百米,一瞬间,传来的坠落感,让得孙鑫头皮发麻。  

更是直呼过瘾。  

看得孙鑫一跳,公公很是为之着急,他内心更是纳闷,是不是因为孙鑫久避于世,因此不知道生活常识,那便是这么高落下去,必死无疑。  

一瞬间,公公觉得分外可惜。  

厉害是厉害,可惜是用智商换的。  

一旦智商不行,那叫一个完犊子。  

因为能自个把自个给玩死。  

快落地的时候,孙鑫身子跃起,一脚狠狠踏在马背上,借助这个力,一瞬间腾空而起,而后十分潇洒的落地。  

这时候,巡逻的黑甲军察觉此,纷纷围困过来,使用手中长枪,对准孙鑫。  

看得孙鑫无事,远在悬崖之上的公公也是立马松一口气,得亏孙鑫厉害,以至于捡回一条命,他是不敢托大,只能绕路而走。  

这时候,二皇子还挺没眼力劲的冲上来,询问道:“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回去呗,你看你问的都是什么问题。”冷笑一下,开始打马折返的公公十分气愤的反问道。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我们故意晚点去,等看清局势后才出现,如果孙鑫有胜利的把握,我们跟着沾点光。如果失败,我们好逃之夭夭。  

可以说百害无一利。”二皇子眼睛提溜一转,给出主意道。  

可以说,这一招那叫一个高。  

公公自诩聪明,不过这些事上,他真比不上二皇子,毕竟人家是削尖脑袋钻营这些营生。  

术业有专攻。  

真的比不过。  

公公开始盘算,这个主意确实不错,他佯装呵斥二皇子:“你说的什么话,不过马有些累了,走走歇歇,是理所应当的事。”  

徐青眉头一皱,不认可道:“我们还是…”  

季跋鹰知道徐青为人,当下打断对方道:“是,公公说的是。”  

徐青很是不解的看向季跋鹰,他还以为其跟他是一路人,看来是他多想。  

季跋鹰解释道:“公公都这样说,说明在他心里有个锚定,如果你提出相反的意见,他就会认为你是在向他开战。  

他肯定被动的防御。  

如此你攻我守,是不是会陷入僵持,再说,公公什么身份,你什么身份,这样下去,吃亏的只能是你。  

所以说,凡事不能一根筋,要多用脑子。”  

指了指脑袋,季跋鹰分析局势,继而给出自个判断。  

他说话很是小声,就怕公公给听到。  

徐青点头,给予肯定:“是…”  

很快,想到什么,他眉头一皱,质问道:“你说我什么,你竟然说我一根筋,还多用脑子,你不是说我笨吗。”  

季跋鹰很是无语,他不是开玩笑吗。  

为何这小子好赖话听不出来呢。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根筋,试问他之前遇到的一根筋与之相比起来,那叫一个通情达理。  

公公看得两人在争吵,询问道:“你们两个,在那鬼闹什么呢?”  

“公公,你要给我做主,他骂我一根筋。”徐青跑过来,向公公哭诉道。  

害怕其说漏嘴的季跋鹰,忙道:“行,是我的错,就此打住行不啦。”  

说着,还拼命给脸色。  

希望对方能懂。  

公公觉得事有蹊跷,询问道:“刚才你们说什么,以至于他要骂你。”  

这一刻,季跋鹰内心很是忐忑,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对方,可以说他生死就在其一念之间。  

别他好心帮其,结果被倒打一耙,那才叫一个冤枉。  

徐青也不傻,他眼里闪过一抹狡黠:“我说我饿了,要去吃饭,他不让,说现在有事情只能暂时搁置一旁。  

我说我就要按时吃饭,你说他是不是傻,还骂我一根筋。”  

顿时,季跋鹰松一口气,他还以为对方傻,如今才明白什么叫大智若愚,所以说你可以高看任何人,记住别小瞧任何一个谁。  

公公没想到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刚想呵斥,不过一想,这样也是有正当理由磨洋工。  

哪怕被质问起来,也可以甩锅给徐青。  

可以说妙哉、妙哉。  

当下,他拍马:“走,找个酒肆,好好的吃喝一顿,赶这么久的路,脑袋都快饿晕。试问没体力,怎么救皇上。”  

“是,公公说的有理。”季跋鹰很是认可道,他内心很是不悦,可以说社稷很多时候就是毁在这些蛀虫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