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功亏一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一旁看着的孙鑫,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初见成效嘛。  

这时,有村民疑问道:“这批粮食是为东燕王征收,我们会不会得不到啊。”  

姑娘解释道:“不会,你们想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要,而且有利率,就是原本你一斤,放一个月后就是一斤三钱,放三个月可就是一斤九钱。  

这还是少数,多数可不得了,不禁算。”  

“这样是挺划算,不过你们天魔教这么臭名昭著,试问我们能要回来吗?”  

姑娘:“我们有东燕王背书,你放心一定没问题,有任何问题,直接来我们天魔教,我们教主会亲自觐见你们。”  

“天魔教个个凶神恶煞,教主还不把我们给生吞活剥啊。”  

“怎么会?我们教主很和蔼可亲,不信你看,那位就是。”说着,姑娘指向孙鑫,虽然这位教主看着面善,不过一肚子坏水,相比之前教主,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这不使用借条,空手套白狼这个馊主意,就是出自他之手。  

孙鑫脸上堆满笑。  

他知道这种时候,该走一个过场,他道:“大家放心,我很和蔼可亲,你们什么意见,都可以向我提,我都可以尽量给大家解决。”  

当下,有个老人道:“他这么年轻,是教主吗,你们不会随便找个人忽悠我们吧。”  

当下,一舵主站出道:“怎么会呢,你们不认识教主,还不认识我吗,哪怕是我,也得乖乖听他的话。”  

看得是一舵主,当下百姓被吓得脸色都白许多。对于一舵主,他们是记忆犹新,对方可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一个妇人,在犹豫几下之后,还是斗胆问道:“朝廷不是跟魔教不共戴天、势不两立吗,为何你们还要帮着朝廷做事,是不是以公谋私啊。”  

当下,场面一愣,随后觉有道理的百姓,纷纷附和道:“是啊,是啊,这件事你不说清楚,我们断然是不会兑换粮食。”  

三舵主也觉头疼。  

这该怎么办。  

如此缜密的计划,竟然会留下这么明显的漏洞,真的是不该。  

这要怪就怪孙鑫,为何要用东燕王来圆谎,这不当你说出第一个谎言之后,你就会用另一个谎言来圆第一个谎。  

孙鑫眼珠一转,踏出一步的他,询问道:“这本来涉及朝廷机密,我不好细说,不过你们既然问了,我还是有必要解释。  

不过,前提是我解释了,你们就会购买口粮吗。”  

当下,百姓陷入一阵窃窃私语中,很快一个男人喝声道:“会。”  

有一个人同意,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最后更是一呼百应。  

孙鑫解释道;“东燕王和亲单昔族三世子钟响大家知道不,而且还是我们美若天仙的丰源公主。  

结果对方不满足,说要十个公主过去,任由他们挑选。  

东燕王,哪肯干,暴脾气上来的他,更是决定屯集兵力,准备让单昔族知道我们东燕国的雄风。  

现在就是在做战事准备,这很绝密,为了避免不让你们恐慌,都不透露丝毫,也就是我们宅心仁厚的天魔教,才会给你们好言好语。  

换做是别的势力,你不干,直接格杀勿论。”  

的确,天魔教一改从前作风,比从前好许多。  

更是胜过周边无数势力。  

再说,为东燕国,他们肯定得出一份力,毕竟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而且还是打单昔族,他们更是举双手双脚支持。  

这个故事是孙鑫以自身为经历,稍微改编一下,总之一句话,都是对方的错,他们只是奋起反抗。  

这样更能收获他们的心。  

孙鑫更是举起单手,喊起口号道:“为了东燕国众志成城共同抗敌,东燕国出征,寸草不生,我们永不做外敌奴。”  

无论什么时候,喊口号都能凝聚人心。  

一时间,所有村民觉得热血沸腾,尤其是那句,东燕国出征寸草不生,那叫一个大气,也是彰显东燕国帝师决心。  

一瞬间,一舵主觉得所有人都被凝聚起来。  

宛似一个命运共同体。  

孙鑫这方铺垫的差不多,这时候就看十舵主的了。此刻,孙鑫给十舵主安排的兑换处已经就位。  

可以看见几个托,已经在那摩拳擦掌、欲欲跃试。  

当下,一个托拿出粮食,看得对方填上借条,他笑道:“利率竟然这么高吗,一百斤三个月后就是九斤,一千斤三个月后就是九十斤。  

完全就是坐等收财。  

听说只要一万人口粮。  

不行我得赶紧回去,把我屋里所有的存粮都拿出来,不然会被别人捷足先登,那叫一个亏大发。”  

其余几个托见状,纷纷开始催促道:“你能不能快点,这时间就是金钱,晚一步我可就跟此失之交臂。”  

见状,孙鑫忍不住一笑,这几个托很敬业吗。  

看着这一切的村民,当下按耐不住,他们一蜂窝涌过去,很快他们发现不对,因为前面几个兑换的人,他们完全不认识。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也是加深他们对此次活动的质疑。  

看得一个个没进一步打算,孙鑫询问道:“叔叔、阿姨、姐姐、哥哥们,你们为何不兑换呢?”  

当下,一个妇人解释道:“刚才那兑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对此我们多少有些不放心。  

毕竟这些粮食,都是我们保命之根本。  

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慎重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