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衔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金丝如缕,细长轻柔,庄严神圣。  

它有着独立的规则和秩序,不受外界因素影响,重力,光线,空气皆无法改变其形状,光影和运动。  

无夜看得失神,手里仿佛握着一个世界。  

一次深呼吸之后,他松开手,伸出食指;  

“去!”  

金色丝线以任何生灵都无法捕捉的速度注入树根。  

无夜的手又指向相反的方向,像是在给金色丝线下达御令。  

片刻功夫,刚才打入金色丝线的位置,猛地爆出一道金光,瞬息之间便跨越深渊断坑,将大树根的断面连接在一起。  

阿洛狄雅之链重新接上的那一刻,无夜身体摇晃了几下。  

他强撑着没有跌倒,并很快适应了古老意志施加给灵魂的重量。  

说长也不长,这份重量,他好歹背负了几天。  

巨大的银色锁链幻象由浅至深,缓缓浮现,最后如同实物般清晰可见,横置在断坑里,黑暗眷属与古代生物穿行而过,并无异常。  

大地震颤,那被截断垂下的黑色树根,因锁链衔接重新有了行动的能力。  

它跨越数千公里的距离,重新找到灵魂漩涡的位置,并探了进去。  

但不是为了吸取灵魂之海的能量,而是搅动漩涡,使其面积扩大,由上百公里扩增至上千公里。  

树界空间赫然出现了一个飞盘形状的黑紫色星系,浩瀚的灵魂能量在漩涡里转动,引发强大的灵魂吸引力。  

徘徊在大树根表皮的黑雾难以抵抗这股吸力,开始流向灵魂漩涡。  

不只是那些游离的黑雾,就连黑潮漩涡的黑暗魔力浓度也在急速下降。  

数十万的黑暗眷属被灵魂之力撕碎身体,退化为最原始的黑暗魔力形态,与地表黑雾一同汇流成黑色的河水,化作奔腾之溪涌入灵魂漩涡。  

就在无夜以为大树根会驱散所有黑暗魔力,黑潮即将褪去时。  

锁链幻象却在这时微弱地闪动了两下,颜色暗淡了几分,显得有些模糊不可见。  

才连接好的树根面临再次断开的危险。  

“我们还要在这里待多久?”  

清凉小米粥想大声说话,一不小心,传出去的声音竟变成了龙吼,震耳欲聋。  

她和南妾都看不见金色丝线与锁链幻象,只是见无夜做了两个手势动作,紧接着又是地震又是黑潮爆发。  

所有的黑暗眷属都在往断坑里钻,即便黑暗眷属没有刻意针对他们,但清凉小米粥和南妾同时面对的黑暗眷属数量大幅增加,压力激增。  

灾难降临,她们担心会不会是无夜的行动出了什么意外。  

无夜被她嚎了一嗓子,整个人清醒了不少。  

环顾四周。  

断坑里的黑暗眷属,一改混乱无序的行为,像是受了统一的命令一般,争先恐后地去往断坑最深处。  

大树根直径约五十公里,断坑宽十公里,深达三十多公里,此为黑潮漩涡的杰作。  

无夜三人目前的位置不过才56公里左右,远远算不上深入。  

断坑之下,横向生长的石峰随处可见,无夜脚下这座石峰不过是规模最小的一类,偏细长型,但也有五六百米粗。  

再往深处还有更多千米,几千米粗的石峰,随便一座放在外面,比奇袭鸟巢穴的枫叶山都要宏伟许多。  

锁链幻象淡化,预示着连接正在动摇。  

必定和黑暗眷属的反常行动有关。  

“下去看看!”无夜说道。  

深处的黑暗眷属数量必定惊人,但古代生物也不少。  

这个险,无夜认为可以冒!  

三人放开速度,绕开一座又一座石峰,下沉至断坑最底部,揭开黑暗眷属反常行为的真相。  

黑暗眷属放弃了天空与地面战场,倾巢而出,竟然只为了来到断坑最深处,啃食树根。  

难道它们打算赶在被驱散至灵魂之海前,将大树根啃断?  

是谁在控制黑暗眷属的行动!  

无夜不可能坐视自己努力连接的树根再次断开,他的拳头握了又松,松了再握。  

一己之力驱散数百万的黑暗眷属,无异于天方夜谭。  

大树根撑不了那么久。  

想到这,无夜心中有了决断,食指拇指再次贴着额头,两指捏合。  

精神之海尚未平息,巨浪又起。  

第二缕金色丝线被无夜拉了出来,没有片刻迟疑地注入了大树根。  

下一秒,耀眼的金光在三十多公里深的断坑底部射出,巨大的银色锁链幻象无视了黑暗眷属,贯通前后。  

无夜半跪在地,脸色变得苍白。  

灵魂承受的重量增加了,他与大树根之间的联系,因为多了一道阿洛狄雅之链而加深。  

黑暗眷属啃食树根的真实感受,通过锁链传入他的精神之海。  

虽然仅仅是古老意识传递过来的零碎感觉,不会对无夜产生伤害,但也相当于切身体会了一次,大树根一直以来承受的痛苦和伤害。  

外面的灵魂漩涡持续扩大,每分钟都有数十万的黑暗眷属被灵魂之力吸出深渊断坑。  

与此同时,规模缩小至几公里的黑潮漩涡不停地释放黑暗眷属,与灵魂漩涡作最后的对抗。  

“去那边!”  

大树根和黑潮漩涡都在殊死一搏,是树根先断,还是黑潮漩涡先被被驱散,阿洛狄雅之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夜一次性拉出两道金色丝线,分别在断坑不同位置注入树根。  

深渊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