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皮鞋效果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正背着一大捆柴从村后面的山上回来。  

1995年,杨风的母亲也就四十出头而已。  

可看上去,却活像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妪一样。  

这都是给累的。  

家里的活太多了,每天都忙个不停。  

养了三只母猪和一只专门过年宰杀的公猪。  

其中有两只母猪都下了猪崽。  

这么多的猪,每天光是猪食,就要煮一大锅。  

烧的柴,得要一大捆。  

猪草呢,起码得扯一担。  

而这么多的猪草和柴都从哪里来?  

自然,都是母亲一手一脉忙回来的。  

由于刚从山上砍柴下来,母亲满脸大汗,头发蓬乱,打着补丁的衣服裤子和脚上专门上山穿的解放鞋子也脏兮兮的。  

见母亲这模样,杨风鼻子一酸。  

将肩膀上的担子放在地上后,杨风强忍着泪水,喊道;“妈。”  

母亲将背后的大捆柴放在地上,擦了擦汗,问杨风;“风伢子,今天补鞋的生意怎么样?”  

“还行。”杨风说。  

然后,杨风从簸箕里面将五花肉提了出来,对母亲说;“妈,我买了两斤五花肉,今天晚上,咱们炒着吃。”  

“买这么多干什么,买个一斤够你和你爸吃就行了。”母亲责备儿子。  

这个善良勤劳朴素的农村妇女,也非常节省,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菜,自己从来都舍不得吃,让给丈夫和子女吃。  

“一斤怎么够,您也一起吃。”杨风回道。  

然后,他往灶屋里走去。  

父亲在灶屋里看电视。  

这是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是杨风的姐姐第一年从粤省打工回来买的。  

杨风进去的时候,电视里面正在播放赵雅芝和叶童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  

父亲很喜欢看这部古装片,因此,看得津津有味。  

连儿子进来了,都没发现。  

“爸。”杨风喊一声父亲。  

“…”父亲一愣。  

然后返回头;“风伢子,回来了?”  

“是的,爸。”  

“今天赶集的生意还好吧?”  

“还行,挣了二十多块。”  

“挣了这么多?”父亲有点意外。  

倒也不是说赶集的时候能挣这么多钱而意外,而是对儿子也能挣这么多而感到意外。  

要知道,他从来没有认真的教过儿子如何补皮鞋,一直教儿子如何念书,将来别和自己一样没出息。  

杨风念书的时候,不管小学还是初中,父亲都没少操心。  

隔三差五的往学校里跑,向老师们打听儿子念书的情况。  

只是,期望值越高,失望值就越大。  

望子成龙,结果倒好,初中都没有念完,就辍学了。  

可他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像自己一样,补一辈子的皮鞋。  

他喜欢儿子去学一门别的手艺,比如木匠、面匠、或者皮鞋师傅之类的。  

反正,绝不希望这个唯一的儿子像自己一样做一辈子的补鞋匠。  

但他现在开始发生有点事与愿违。  

自己从来没有怎么教过儿子如何补皮鞋,可儿子居然就会了。  

而且从大前天,自己在农田里打农药将脚割伤以后,儿子居然能够单独的挑着补鞋机子去外面补皮鞋,每天都能挣十几块,挣得比自己还要多。  

这简直就是天生的补鞋匠啊。  

“是啊,今天赶集的人挺多的,生意也水涨船高。”杨风道。  

道完后,他看着父亲绷着纱布的脚,问;“爸,今天好点了没有?”  

“好点了,没昨天那么疼了。”父亲回道。  

然后,他一本正经的凝视着自己的儿子。  

凝视了一会儿,道;“风伢子,爸想和你商量件事。”  

“爸,是什么事?”  

“爸想让你去学做皮鞋,愿不愿意?”  

“去和谁学?”杨风故意问。  

他记得,重生前的这一年,父亲也这样问过自己,自己当时拒绝了。  

因为,父亲说的那个人是村里一个叫娅妹子的堂姑的丈夫。  

杨风很讨厌这个人,记得小时候有一年,他在村里小卖部买东西的时候,亲眼看见这个人凶巴巴的动手打一个小孩,然后等人家的父母来问,却换成一副笑脸,然后撒谎说没打,只是在逗着玩。  

杨风当时虽然年纪不大,但那幅画面,却像烙铁一样的烙在心里。  

他觉得这个人很虚伪,不是什么善辈,对他的印象一直不好。  

果然,不出杨风的所料。  

只见父亲说;“去和你娅姑姑的丈夫学,他在段家坝开了一家皮鞋店。”  

“不学。”杨风断然拒绝。  

“为什么?学一门手艺不好吗,天天像我一样,挑着补鞋机子走乡串村,就有出息了吗?”  

“爸,您放心,您儿子保证不会一辈子补皮鞋,这点请您绝对放心。”  

“???”  

父亲一愣一愣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在这几天,怎么变得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以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很老实,很听话,可这几天,变得好像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不但变得活泼了,而且不管说什么,都头头是道。  

并且,什么都能做得好。  

就像补皮鞋,自己根本没教,居然就会了。  

至于炒菜做饭,以前从来不会,可这几天怎么突然就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