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请君入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石九拜见主人。”  

石熊皇高近十丈的身躯缓缓缩小,最后变成了一头丈高的石皮灰熊。  

不能再小了,达到兽皇级别能控制身体大小,但也需要能量的,而且变小后身体会不舒服。  

要不是出于敬畏,都不想变小的。  

不用杨岩催促,它自己献上了一滴精血和半分精魄。  

只见其痛楚之色闪过,精血和精魄就悬浮着,不断翻滚,后化作两道符文,纠缠在一起。  

杨岩轻轻抬手,这纠缠在一起的符文就没入了他体内。  

下一瞬,他就清晰感受到与石熊皇之间的联系,仿佛只要一个念头,就可碾碎那两道符文,让石熊皇身死道消。  

“嗯,不错,乖乖听话,你会活的很好。”  

轻轻点头后,他扫了眼半空的血色祭坛,随后问道:“此祭坛建造之法,你可知是谁创造的?”  

从五头狮子皇的记忆中,很多种族都知道祭坛的凝聚之法,但祭坛从何而来却不知。  

这主要针对人族的东西,像是凭空出现一般。  

“属下也不知。”  

石九想了想说道:“祭坛存在已久,各族无从考究,它对我们有益处,甚至能辅助突破,以至于架设祭坛成了各族必备。不过祭坛最主要的养分是人族的尸身血肉,想要其发挥作用,必须经常猎杀人族才行。”  

“深海中的魔渊是否也如此?”  

“是的。”  

......  

再询问了一会儿,杨岩沉思起来。  

接触的越多,不明白的就越多。  

在他看来,人族好像是被针对一般,具体原因又不甚清楚。  

五头狮子皇记忆中,说人族会带来灾难,可那种场景却未发生过,至少外界的南荒域就没有出现,更多的,只是大家口口相传而已。  

不过,虽不见灾难,却能成各族掠夺和迫害人族的借口。  

人族,真的造成过大灾难?还是另有隐情?  

他想不透。  

或许,达到更高层次后,会有接触吧。  

念头抛开,他开始与灰石熊商讨对付别族的计划。  

本来还担心青幽大陆人族在未来应付不了各族的攻伐,现在有了石九这颗钉子,担心倒是可以减弱些了。  

外族联军,并不是铁桶一块,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很大。  

石九的‘反水’,为他打开了一扇门。  

至于石九所说的,一同瓜分宝物,呵呵,没有......  

......  

一个月后。  

不出所料的,天下出现了恐慌的情绪。  

大家都知道了有更强的敌人入侵。  

四方都有强敌来袭,较之以前的‘三座大山’更加严重。  

这次出现的,乃是以高于王者的强敌带领的异族,人族的帝级,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弱势。  

好在的是,即便处于弱势,人族一方也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先是极北之地,人族‘第一位’帝级强者仇天成,一人一刀,阻敌于裂缝之外,叫外敌不得进入分毫。  

曾经的超级天才剑无双,援助南方的路上突破帝级,成为人族的第四位超级强者。并与‘山大王’雷山,在南疆生生弄死了三位异族皇,使得外敌入侵的步伐变缓。  

‘山大王’,是这些年外界对雷山的称号,有人曾见过其拔起一座山峰,知道他力大无穷,举山如鸿毛。  

然后是东海方向,张道齐带着精锐武者,与黄承海在海边形成一道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服用了火鳞狐精魄的黄天行,在得知剑无双成为帝级之后,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直接前往深海与魔渊影皇大战。  

然后非常幸运的,在快要被打死的时候,他成功突破了帝级。  

并且,暗中跟随的张道齐,突然布下剑阵,在海族强者到来之前,两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魔渊影皇。  

当日海浪滔天而起,海族几近发疯,大骂张道齐阴险卑鄙狡诈无耻。  

要不是新出的三座魔渊出现,需要接应,恐怕一场大战争将会被掀起。  

虽然大战没来,但武者们知道,下一场大战,绝对会发生在东海之滨。  

不仅是触怒海族而引起大战,还因为以前的‘三座大山’,唯有海族保存的比较完整。  

南方和西方凶兽几乎被打残,加上新来的强者加入,也只有海族能发动大战了。  

所以,在武者们得知东边的消息后,很多人自发的前往东边,磨刀霍霍。  

最后的西方青幽山脉,自然也有消息传出,有强大无比的兽王出现,并且建造了一座祭坛,还开始接引很多强大的凶兽进入。  

只是相对于另外三方,西边青幽没有让武者太过担心。十年前的大战还历历在目,白爪鹰皇神秘死去的消息也已经传出,大家都知道圣魔天宗是青幽凶兽很难逾越的一道天堑。  

这,就是开局的大好局势。  

但大家都不是笨蛋,外敌同一时间来袭,绝对不会就这么点力量,下一次的迎来的恐怕是更强更多的敌人。  

此时明面上,敌族除了白龙王之外,还有新出现的实力未知的皇级,加上青幽山脉的那头巨大石熊,一共五皇。  

人族虽有着五位帝级,但能否挡住下一次出现的敌人,很多人持了悲观态度。  

不说仇天成抽不开身,就以他一人之力能挡住多久还未可知。如此一来,就只剩四位帝级了,人族弱势更甚。  

现在大众普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