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徐青讲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325章徐青讲道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进攻,  

徐青隐隐感觉九黎世界会和青铜镜提到的仙朝「甲子之劫」有关,而且他通过魔王护法,了解到九黎世界的修行资源之丰盛,远超他现在所处的纯阳界。  

何况魔王护法到的地方,还仅仅只是三阳级别的黑水州域。  

传说中,九黎部落掌握的九阳级别的九黎州域,才是真正物华天宝之地,堪比传说中的仙界。  

他一边命令魔王护法潜入黑水州域中,扮作蛮族,了解黑水州域的蛮族习俗丶文化。  

另一边,徐青打算先回大虞朝。  

他打算通过魔王护法收集情报,然后通过这些情报培养出一批探索九黎世界的仙门弟子。  

能进入仙门的真传弟子,其忠诚度自是不用多言的。  

京师,西山某处。  

一批经过仙门考试的真传弟子来到此地。  

他们个个脸上都掩不住喜色。  

因为这次到西山,乃是为了听徐六首的讲道。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当世第一人。  

而且他们早已听说了徐六首横渡星空,抵达荧惑星的壮举。  

这件事听起来就很不可思议。  

碍于政治正确,在大虞朝没有宣传黑山老妖横渡星空到荧惑星的事。如今官方的表态是,徐六首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登上荧惑星的存在。  

什麽?  

佛门说荧惑星有大雷音寺?释迦牟尼早已踏上荧惑。  

大家都知道,佛门最喜欢吹牛。  

如果还要继续抬杠,肯定会有人怀疑你别有用心了!  

总而言之,大虞朝的人不管是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喜欢造神。  

而且对某些人来说,徐六首在神凳上当「神」是挺好的事。  

徐青不喜欢这样,却也无法阻止。  

因为这种事,大部分人都会下意识盲从。  

你拒绝,人家还以为你谦虚。  

就像某些兵头被属下披上黄袍,临了还要来一句「你们真是害苦了朕」。  

徐青很清楚,这就是人性,只能因势利导。  

改变人性,比改天换地还难千百倍。  

底层构造就是这样,还能咋滴,凑合着过呗。  

等仙门弟子到齐。  

徐青没有废话,开宗明义。  

他说了讲道的内容,令弟子们大失所望。  

因为徐青不是讲修炼,而是讲一个不知名的蛮族习俗,要求他们学习融入。  

哪怕有天魔法演绎,声影教学。  

这些弟子内心里,多少还是没什麽兴趣。  

好在他们都不是普通人,学习这些玩意儿,根本花费不了多少精力。  

徐青也清楚,所以只管教。  

真一点都学不进去。  

呵呵,老师不知道班上谁学习好,但谁要是拖后腿,哼哼!  

徐青的教学内容,也是随着魔王护法那边不断更新的。  

他讲的内容越来越深入具体。  

自然有弟子发现,这个蛮族,显然不是他们身处世界的蛮族。  

九黎世界的世界观,也开始在众人脑海里展开。  

既强大,又野蛮。  

道门在那边居然还被当成邪魔外道喊打喊杀,真是岂有此理。  

他们修炼的都是金丹正法,自然内心里是偏向道门的。  

好在大虞朝有老皇帝几十年来打下的崇道基础,所以仙朝的金丹正法是很有群众基础的。  

其实佛门能融入大虞朝,也是主动降低姿态,抄了道门儒家不少东西,将其中土化了。  

没办法,大虞朝的学派竞争非常激烈。  

各家都是逮着别家的学术精华羊毛,然后换成自己的东西。  

在这片土地搞什麽原教旨主义是没市场的。  

要成功,得走大虞朝特色路线。  

「我讲完这些,大家有什麽感悟?」  

一名弟子回道:「徐师所言之地,虽有强大武力,却人物粗鄙,举止野蛮,不受王化。弟子猜想,徐师是想行圣德之事,教化他们。  

旁边的弟子们不得不感慨,师兄弟之间有高人啊。  

这马屁!  

徐青不禁微笑,这是个人才。  

他深以为然地点头,「你叫什麽?」  

「弟子姓王,单名一个焕。」  

「哪个焕?」  

「焕然一新的焕。」  

「好,我记住你了。」  

其实这些弟子的资料,徐青了然于心,甚至还知道他是王巩的族侄。  

至于为何要问,这就是为了给其他人看的。  

他表示记住王焕,说明是认可了王焕的话。  

底下的弟子们但凡懂事,都该知道徐六首的用意了。  

咱们就算要入侵九黎世界,也得打着文明的旗号,大家是去解救九黎世界的蛮族百姓,行的是圣德教化之道。  

这就是正道和魔道的区别。  

正道好列干什麽事都得装一下人,魔道直接不当人!  

说白了,也是立规矩。  

盗亦有道!  

没有规矩,大家都随便抢,不等抢劫外敌,自己人都会斗起来。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要将有限的时光,用在星辰大海上。  

徐青一边培训,另一边则是和天灵上人丶顾道人等研究如何从九黎世界打开星路回来。  

这就要涉及五色祭坛的本质运行原理。  

徐青没有悟出五行神光之前,肯定是弄不懂这些五行神光的根本乃是五行流转。五行流转有「生克制化」四境,徐青目前掌握了生境。达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