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梧桐树下,天魔悟道(3/3)
思绪飘忽。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笑声打破了徐青的思绪。
他转头望去,只见冯芜抱着孩子,正一脸笑意地看着他。
孩子挥舞着小手,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气息。
徐青走上前去,轻轻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在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肩负着天下重任的徐六首,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享受着家庭的温暖。
享受着这片刻的家庭温暖,徐青内心满是柔情。
他认认真真地陪儿子过了新年,与此同时,玄扈的弟弟,东溟公主的儿子也在正月十五生下来。
这个孩子的生日和徐青的生日是同一天。
东溟公主给他取了小名,叫做「虎头」。
徐青对于这个儿子没有过多的关注,也不可能有过多的关注。
但私下里,他依旧让苏怜卿派人盯着东溟公主,防止有其他意外的事。
不过,这也只是尽力而为,真正能起到作用的还是徐青的天魔入梦,直接洞悉对方内心的想法。
但他也不能经常入梦,免得给东溟公主太多期望。
年关过去。
南直隶各府衙门都挂上了老皇帝的画像。
除此之外,还有文昌帝君的画像。
就是这个文昌帝君画像,怎麽越看越像——徐六首!
其实也没毛病。
文昌帝君其信仰源于星辰崇拜,文昌星更是被视为文运的象徵,决定士子们科举的成败丶仕途的兴衰,备受读书人的尊崇。
人徐六首不就是干得这些活?
这叫专业对口。
要是文昌帝君长得不像徐六首,那肯定是文昌帝君的问题!
无论如何,徐青的画像暗戳戳地和老皇帝画像摆在一起。
言官们还没法参徐青一本。
一来是人家衙门里书吏自己搞的,二来人家说了这是文昌帝君。
至于衙门的书吏,此举既有上官的意思,也有徐青搞吏员选拔考试,深得吏心的缘故。
可以说,这些新加入衙门的书吏,论忠诚度,甚至还高于复社一般成员。
没办法,大虞朝自古以来,最强大的关系纽带,甚至都不是姻亲,而是师生。
授人功名的恩情,可比父母之恩还大。
尤其是前汉察举制度下,举主和被举的人,关系比父子兄弟还亲密,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有了文昌帝君的画像,徐青在书吏的影响越来越大。
而且来自书吏的崇敬念头是太初魔炁最喜欢的食粮之一,对于徐青壮大太初魔炁颇有益处。
随着徐青在书吏群体中的影响力如燎原之火般与日俱增,那些源自书吏内心深处的崇敬念头,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源源不断地融入他的修行之中,为他的太初魔炁提供了最为醇厚的滋养。
在这股神秘力量的推动下,他的修行之路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青内天地中的梧桐树,像是受到了某种强大力量的召唤与庇佑,愈发显得茁壮而神奇。
原本粗壮的树干,如今更是坚如磐石,其上的纹理犹如古老的符文,镌刻着天地间的奥秘;繁茂的枝叶向着四周肆意伸展,遮天蔽日,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宇宙间最璀璨的宝石。
更为奇妙的是,这些枝叶所散发的生机,不再仅仅局限于内天地的狭小空间,而是如同灵动的精灵,开始缓缓溢出内天地的边界,向着外界蔓延而去。
徐青清晰地感知到,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
这种联系,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与每一个崇敬自己的书吏紧密相连。
他仿佛能够透过梧桐树的树叶,直接洞察到每一个书吏心中的想法和情绪波动。当书吏们为了公务而忙碌奔波时,树叶便会微微颤动,散发出一种坚韧而积极的气息;当书吏们遇到难题而心生焦虑时,树叶则会微微卷曲,散发出一丝淡淡的忧虑。
这种玄妙的感知,让徐青感到既惊奇又兴奋。
他深知,这是自己修行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他与这个世界建立起的一种全新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他能够更好地了解书吏们的需求和想法,从而更好地领导和管理他们。同时,他也能够藉助书吏们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变法。
为了更好地掌控这种奇妙的能力,徐青静下心来,专注于与梧桐树的沟通和交流。
他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梧桐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脉动,试图从中找到与书吏们心灵相通的玄奥。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领悟到,这种能力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感知。
「太始魔炁。」
徐青在领悟的过程中,发现太始魔炁在飞速减少。
他猛地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
「果然天魔之道,艰难重重。」
徐青暗自一叹。
(本章完)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笑声打破了徐青的思绪。
他转头望去,只见冯芜抱着孩子,正一脸笑意地看着他。
孩子挥舞着小手,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气息。
徐青走上前去,轻轻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在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肩负着天下重任的徐六首,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享受着家庭的温暖。
享受着这片刻的家庭温暖,徐青内心满是柔情。
他认认真真地陪儿子过了新年,与此同时,玄扈的弟弟,东溟公主的儿子也在正月十五生下来。
这个孩子的生日和徐青的生日是同一天。
东溟公主给他取了小名,叫做「虎头」。
徐青对于这个儿子没有过多的关注,也不可能有过多的关注。
但私下里,他依旧让苏怜卿派人盯着东溟公主,防止有其他意外的事。
不过,这也只是尽力而为,真正能起到作用的还是徐青的天魔入梦,直接洞悉对方内心的想法。
但他也不能经常入梦,免得给东溟公主太多期望。
年关过去。
南直隶各府衙门都挂上了老皇帝的画像。
除此之外,还有文昌帝君的画像。
就是这个文昌帝君画像,怎麽越看越像——徐六首!
其实也没毛病。
文昌帝君其信仰源于星辰崇拜,文昌星更是被视为文运的象徵,决定士子们科举的成败丶仕途的兴衰,备受读书人的尊崇。
人徐六首不就是干得这些活?
这叫专业对口。
要是文昌帝君长得不像徐六首,那肯定是文昌帝君的问题!
无论如何,徐青的画像暗戳戳地和老皇帝画像摆在一起。
言官们还没法参徐青一本。
一来是人家衙门里书吏自己搞的,二来人家说了这是文昌帝君。
至于衙门的书吏,此举既有上官的意思,也有徐青搞吏员选拔考试,深得吏心的缘故。
可以说,这些新加入衙门的书吏,论忠诚度,甚至还高于复社一般成员。
没办法,大虞朝自古以来,最强大的关系纽带,甚至都不是姻亲,而是师生。
授人功名的恩情,可比父母之恩还大。
尤其是前汉察举制度下,举主和被举的人,关系比父子兄弟还亲密,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有了文昌帝君的画像,徐青在书吏的影响越来越大。
而且来自书吏的崇敬念头是太初魔炁最喜欢的食粮之一,对于徐青壮大太初魔炁颇有益处。
随着徐青在书吏群体中的影响力如燎原之火般与日俱增,那些源自书吏内心深处的崇敬念头,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源源不断地融入他的修行之中,为他的太初魔炁提供了最为醇厚的滋养。
在这股神秘力量的推动下,他的修行之路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青内天地中的梧桐树,像是受到了某种强大力量的召唤与庇佑,愈发显得茁壮而神奇。
原本粗壮的树干,如今更是坚如磐石,其上的纹理犹如古老的符文,镌刻着天地间的奥秘;繁茂的枝叶向着四周肆意伸展,遮天蔽日,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宇宙间最璀璨的宝石。
更为奇妙的是,这些枝叶所散发的生机,不再仅仅局限于内天地的狭小空间,而是如同灵动的精灵,开始缓缓溢出内天地的边界,向着外界蔓延而去。
徐青清晰地感知到,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
这种联系,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与每一个崇敬自己的书吏紧密相连。
他仿佛能够透过梧桐树的树叶,直接洞察到每一个书吏心中的想法和情绪波动。当书吏们为了公务而忙碌奔波时,树叶便会微微颤动,散发出一种坚韧而积极的气息;当书吏们遇到难题而心生焦虑时,树叶则会微微卷曲,散发出一丝淡淡的忧虑。
这种玄妙的感知,让徐青感到既惊奇又兴奋。
他深知,这是自己修行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他与这个世界建立起的一种全新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他能够更好地了解书吏们的需求和想法,从而更好地领导和管理他们。同时,他也能够藉助书吏们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变法。
为了更好地掌控这种奇妙的能力,徐青静下心来,专注于与梧桐树的沟通和交流。
他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梧桐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脉动,试图从中找到与书吏们心灵相通的玄奥。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领悟到,这种能力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感知。
「太始魔炁。」
徐青在领悟的过程中,发现太始魔炁在飞速减少。
他猛地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
「果然天魔之道,艰难重重。」
徐青暗自一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