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气运化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有的精神疲惫都一扫而空。  

这个家,没夫君得散。  

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林天王虽然能打,但武道宗师也不可能打赢成建制的军队。  

徐青若是一年半载不露面,局势肯定会比现在恶化许多,即使林天王也不能将大局稳住。  

但现在徐青出关了,还是神魂武道双宗师,在武圣不出的情况下,谁能拿下他?  

可以说,如果现在要排天下高手的榜单,徐青绝对能进前十。  

林天王看着徐青,颇有种跃跃欲试。  

「打一架?」林天王的眼神,仿佛在说话。  

徐青摆摆手:「大哥,咱们还是不打了。」  

林天王:「也是,你刚刚出关,估计还不适应自己如今的身体,现在打的话,我胜之不武。」  

徐青面对老林的激将话,再也不认了,「兄长,我是为了你的自信心考虑,你要是输了,以后怎麽冲击武圣。」  

徐青一副老哥哥你不识抬举的语气。  

林天王:「公明,你会的多,不代表你厉害。」  

冯芜抿嘴一笑,说道:「大哥,你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林天王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徐青笑了笑,又道:「兄长要找对手也不难,这次我出关之后,打算搞个天下武道大会。」  

「天下武道大会?」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次武道大会,我打算邀请天下武道高手出来,大家称量称量,谁才是当今无敌的人物。不过考虑到消息传播的速度,因此暂定在明年秋天,如此一来,大哥也能有一年的时间准备。」  

「公明,虽然你名头大,可是邀请天下高手齐聚一堂,这不是一般声望能做到的事。」林天王直言不讳。  

徐青:「明年春天,我会参加会试,然后金銮殿上中状元,如此一来,便是连中六元,届时论一时声望,谁能和我比?」  

他极有自信,认为自己中会元丶状元,如吃饭喝水一样容易,根本不考虑有对手。  

林天王:「这会元丶状元比的可不光是文章,你得罪的人不少…」  

徐青:「在乡试结束之后,我会进京,摆平这些问题。」  

时不我待,徐青既是自信,也是必须在这一两年间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的怒放。  

他现在的格局气魄,令林天王十分惊讶。  

因为在林天王看来,徐青虽然弄险不少,事后分析,实际上看得出徐青有步步为营。  

现在再看徐青,颇有种一力降十会的感觉。  

林天王更喜欢现在的徐青。  

做大事的人,就得有大气魄,舍我其谁。  

他觉得以徐青的天分才华,实在不需要学那些老东西。  

当年冠军侯也就二十岁左右,便已经封狼居胥,成为军事上的一座丰碑。  

大丈夫在世上,成就大业看的不是年纪,不是资历,而是实力。  

林天王对于天下第一武道大会亦是无比的期待。  

他清楚,这种武道大会,一旦顺利举办,对于任何强大的武者,都是极大的诱惑,堪比小说里修道者参加丹元大会丶蟠桃会。  

因为经历武道擂台的生死之搏,一旦活下来,得到的经验,便堪比任何灵丹妙药。  

随后徐青和林天王交流了一番修行心得,将老哥哥送走,接着便是亮相江宁府。  

他在江宁府的威望确实无人能及。  

林天王靠武力,能暂时压制江宁府的暗流。  

而徐青一露面,所有的暗流立刻消失不见。  

这跟徐青有没有武道宗师的修为无关,纯粹是个人威势所致。  

徐解元便是江宁府的天。  

他在这片地方,创造过太多的奇迹。  

事实上,如今朝廷推行清丈田地的政策已经往两京十三省慢慢铺开。  

但真正执行的地方,没有多少,而没有被念歪经的地方,大抵只有江宁府。  

哪怕徐青在东山省帮助陈复清田,也只是在黄册上弄了些好看的数据,当然,此事也有利于将来收税,至于真能给小民什麽实惠,倒不见得。  

在江宁府能照着规矩清田,除了徐青的威望之外,还有复社的许多骨干亲自督促的缘故,而且徐青在江宁府整合和创办了许多工坊,豪绅都是其中受益者。  

种粮食的受益和工坊的收益根本没法比。  

哪怕官府对工坊徵收了不少的商税。  

这是徐青定的规矩。  

不管官府的官吏会在这比商税贪多少,反正绝不允许这些豪绅在商税上动脑筋。  

徐青亲自对此画了一条红线,违背的豪绅,会直接被踢出局,没有任何情分可言。  

为此,有许多江宁府的人说怪话。  

因为徐解元是帮朝廷收商税,甚至作为工坊背后的大股东,徐青还等于自己掏钱给朝廷。  

别说豪绅不理解,连复社的成员许多都不明白。  

徐青清楚,现在不立下规矩,以后立规矩更难。  

这也是皇帝对徐青特别满意的地方。  

无论徐青闹再大的事,该交给国库和内库的钱,反正从徐青手里出来,一分钱都不会少,甚至还有多。  

可以说在皇帝的个人心中,徐青比清流更清流。  

「徐公明露面了?」魏国公听完大管家颜福的汇报,竟然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终于从另一方面意识到徐青存在的好处了。  

由于徐青的存在,朝堂一些对他有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