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新的收获(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深夜,郭壮来到徐青的书房。  

「公子,事情办妥了。」  

徐青点了点头,他到现在还没入睡,便是等郭壮这个消息。  

因为这次莲花教内,除开唐长老之外,还有一个堂主知晓苏怜卿的另外一个身份一一殷三娘的事。  

故而此人不能留。  

他没有被当场击毙,不过受了很严重的伤势,暂时陷入昏迷中。  

徐青之前在场,没有补刀,加上左千户这等武道高手在,用夜叉王收拾对方,也容易被左千户看出来。  

乾脆回来之后,吩咐徐福去找郭壮,把首尾处理掉。  

处理的办法很简单。  

衙门给犯人看伤势的大夫就那麽几个,早已经被郭壮收买控制,方便用来干脏活。  

府衙也有徐青吩咐郭壮发展的自己人。  

处理一个重伤昏迷的反贼,很是轻松。  

至于苏怜卿是徐青埋在莲花教内暗子的身份,徐青已经在府衙里说过了。主要是殷三娘这个身份,不暴露出来,也是为老何好啊。  

郭壮则是根本不知道,徐青灭口的用意,反正公子的话,他执行便是。  

知道太多的人,往往活不久。  

徐青又吩咐了郭壮一些其他的事,随后郭壮离开。  

苏怜卿从书房后面的屏风走出来,「没想到你在江宁府的布局已经这麽深了,要不是你在科举很有前途,我都以为你也想造反。」  

她现在心情格外复杂。  

主要是有种,在造反这行,都比不上徐青的挫败感。关键是这人还不是专业的反贼。  

徐青:「我这些布局不过是因人成事而已,算不得什麽。哪天何知府一走,也不知道新知府会不会收拾我,把我当地方豪强打击。」  

地方官对豪强士绅有两种,一种是合作态度,另一种是打击态度。  

主要是朝廷怎麽想。  

朝廷如果想打击一个某个地方势力,便会重用强硬的官员来收拾豪强土绅。不过这种事情,会伴随王朝进入末期,变得越来越少。  

徐青不过是干了全天下士绅豪强都会干的事,挖朝廷根基而已。  

他不挖,也有别人挖,还不如自己干。  

苏怜卿:「以你的能力,不会想不到这些。其实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她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  

徐青:「说吧。」  

苏怜卿:「我们罗教实际上,对于谁造反当上皇帝是无所谓的。你修炼了五大魔神观想法,哪怕不全,从法理上,也确然是莲花教的圣子,若是再有总教支持,你完全可以暗中控制莲花教。而且,有莲花教的资源,无论是练武,还是修炼神魂道术,都大有好处·———·  

这想法虽然大胆,却很有操作性。  

而且徐青当上莲花教的教主,苏怜卿也不用担心成为双面间谍了。甚至可以说是为罗教立下大功。  

罗教派苏怜卿去掌控莲花教的目标便是将如今一盘散沙的莲花教重新整合,继续全身心投入造反大业中,而不是现在这样,各自为战,谁也不服谁,平白损失造反的力量。  

关键是,她看得出来,徐青虽然是读书人,却不是传统的读书人,这样的人,不会困在君臣大义的框架中。  

徐青看了苏怜卿一眼,自光在松油灯的灯火映射下,幽深玄秘。他缓缓开口:「我所做之事,只是为了自保。」  

苏怜卿:「你不会真以为能暗中将江宁府控制住吧,照你目前的样子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朝廷会知道的。绣衣卫和内厂在地方的监控力量,比你想像的要可怕。哪怕你现在干的事,都未必能尽数瞒过他们。只不过是天下间这样的事太多了,加上你有背景,才没有出什麽问题。可是一旦你在朝廷的靠山倒台,这些旧帐,便是那些人攻击你和你靠山的证据—」  

她说到这里,忽然闭口不说了,而且脸上满是恐惧。  

她感受到来自徐青身上,毫不掩饰的杀意。  

一颗颗汗珠从她脸上滚下,滚到脖子··—·  

她的后背,已经满是湿意,浑身不可遏制的颤抖。  

忽然间,徐青展颜一笑。  

宛如冰雪化开。  

苏怜卿有种劫后馀生的庆幸。  

刚才,她跟在鬼门关口,走了一遭没有区别。  

「你很怕死。」  

苏怜卿:「谢谢。」  

她知道,这是徐青饶了她一命,但绝对没有下次了。  

「我也怕死。」徐青淡淡回了一句。  

他拍了拍苏怜卿的肩膀,说道:「好好活着吧,你现在应该明白,没什麽比活着更珍贵的事了。什麽王图霸业,千秋功名,都不如活着。」  

「长生不老」四个字,害了不知多少帝王将相,不知多少有智慧之人。  

它之所以能害这些历史中的依依者,便是因为它真的很可贵。  

徐青推开窗,负手看向窗外明月:「人生在世,宛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比诸天地日月,我们的诞生,实在是很偶然才会发生的事。我们要学会珍惜活在世上的每一刻。」  

随后,徐青回头,幽深的眸子,静静看向苏怜卿,「当然,你说的话,  

并非没有道理。」  

苏怜卿闻言,如遭雷击。  

她真是猜不透他。  

徐青继续开口:「但你不能做我的主,你懂吗?」  

「懂————奴家明白了。」苏怜卿终于明白,自己犯了怎样的致命错误。  

她越了。  

徐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