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世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徐乡绅的话,脸皮一抽。  

松州徐氏的一半土地,那不得有个几万亩。  

饶是钱师爷吃过见过,听到徐乡绅的筹码,都忍不住心跳加速。有这几万亩土地傍身,当着举人老爷,给个进士当也得考虑考虑。  

徐青先是惊讶,随即缓缓开口:“徐老先生,你当真舍得?”  

“为了家族渡过此劫,能有什么舍不得的?”徐乡绅苦笑一声。  

徐青奇怪地看了徐乡绅一眼,淡淡开口:“老先生既然舍得这些土地,拿出来配合清丈不也一样吗?”  

他随即摇头晃脑,念出一段公文:“若有士绅豪强之家,主动配合清丈,过往之事,一概不追究。”  

徐乡绅万万想不到,徐青一点没被松州徐氏一半的土地打动,反而…  

“不对啊,这小子是江宁徐氏的孤儿,有这些土地,加上举人功名,重振家业指日可待。他如何能做到不动心的?”徐乡绅心中大骇,从没见过这样世故老辣的少年。  

按理说中了小三元的少年,肯定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哪里懂许多人心世故?  

徐青对着心中惊骇的徐乡绅继续开口:“我这个人记性好,邸报的内容,一看就记住了。徐老先生莫非不看邸报?”  

邸报虽然名义是供地方官员阅读,用来了解朝廷政情。  

实际上,地方之中,稍微有点背景的,都能知晓邸报的内容。  

正因如此,关于清丈的政策,才会出现在邸报中。  

这也是首辅为了减弱天下豪强士绅对清丈土地的抵触。  

说白了,清丈天下田亩是为了增加税基,延续王朝统治。  

这类事,每个朝代都会干。  

干不好的,都是短命王朝。  

干好了,王朝还能延续下去。  

徐乡绅脸色一变,然后拱手:“贤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请受老夫一拜。”  

徐青没有躲这一拜。  

他受了这一拜,才算将双方面子全过去。  

为何呢?  

徐乡绅找徐青帮忙,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原因,而且从气运的黑气来看,此事麻烦不小。  

徐青直接用邸报的公文,暗示徐乡绅自己识破了对方的伎俩。  

徐乡绅只要不想撕破脸,便得借坡下驴,否则真细究此事,连带吴知县的面子都得丢掉。  

本来事情办不好是正常的事。  

撕破脸,连中间人都下不来台,那就是得罪人,先辈的人情也必然耗尽。  

双方虚以委蛇一番,徐乡绅留下一笔五十两的仪呈,房契也没带走。徐青没有推辞,这是对方的赔礼。  

心里计较是一回事,明面上计较那又是另一回事。  

他接受,意味着面子双方都揭过去。  

徐青走后,周氏过来,看到徐乡绅留下的礼物,喜道:“青哥儿,你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徐老爷,倒是大方。”  

周氏先前在前厅的屏风后面,一边指挥人端茶送水,一边听他们的对话。  

还真以为是徐青指点迷津,人家感激了。  

徐青请周氏到院子里,四下空旷,轻声道:“婶婶,这事有些复杂,我跟你仔细说明白。你回我话,也小声点,免得人多耳杂,传了出去。”  

周氏现在已经将徐青当一家之主来看待,自然点头。  

徐青于是将自己的判断结合徐乡绅的反应,细细说了一遍。  

他觉得,周氏、李典史都是自己这一世最亲近的人,许多道理一定要讲清楚说明白,否则藏着捏着,他们还容易着别人的道,最后麻烦还不是落在他身上。  

有时候,不要觉得人情世故是很高深的东西。  

普通人一样懂得拿捏分寸,只是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同,加上自己平日里不琢磨而已。  

如果有人将其中弯弯绕绕讲出来,再不通人情世故的人,肯定是听得懂的。  

这种事,事关自身利益,大抵也是能听进去的。  

纵使听不进去,也能当个警醒。  

徐青就事论事,没有任何说教,更减小了周氏作为长辈的抵触之心。  

其实别说年轻人叛逆,有时候长辈更叛逆。  

道理说得再好听,人家也不会听。因为长辈往往要的是你的服从性,而不是你跟他讲道理。  

这从人性来说。  

晚辈向长辈灌输道理,带着说教意味。  

一来是尊卑不分,二来是否定长辈本身,譬如他们会想,自己活了这么多年,吃过见过,还不如你個毛头小子?  

人嘛,没几个能接受别人否定、看轻自己的。  

尊严这个东西,有时一文不值,有时候比命还重。  

徐青当然不是圣人,能克服自己身上的劣根性,只是他更远大的目标,愿意为此妥协。  

做人先立志,有了远大的目标,并且有实现的可能,就跟打游戏一个道理,会很想通关的。  

周氏听明白之后,说道:“所以这个徐老爷是对你包藏祸心?还好青哥儿聪明,否则咱们家指不定栽多大跟头。”  

徐青清楚,李宅如今也算殷实了,但在真正的大人物眼中,不过一根鸿毛而已,弹弹指头也就灭了。  

他道:“应该不是对我,但肯定是要拿我来做些文章。这件事也不算彻底过去。”  

徐青明白,这件事归根结底是冲着冯西风、周提学去的,他不过是对方看上的棋子。  

气运里的黑气消散了许多,却还留有余根,说明此事根本没有彻底过去。  

“还是实力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