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兵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醒。老来昏聩的不多。  

譬如明朝的内阁首辅严嵩,六十岁左右当首辅,在这个位置干到了八十岁,一个老头子,硬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维持住了自己的地位,整垮了大部分政敌。  

更有名的是司马懿,七十岁左右还能发动政变,死前还能带兵平定辽东。  

同时代的诸葛孔明更厉害,硬是将司马懿这样一位侵略如火的进攻大师,变成了畏蜀如虎的防守大师。  

这些人,都在年龄大之后,依旧保持了思维的敏锐。其共同特征是,皆是同时代读书人中的翘楚。  

昨晚早课,徐青发现,今天李典史没去点卯。  

“婶婶,叔父还没起床?”  

“昨晚酒喝大了。”婶婶没好气道。  

徐青皱眉:“今天赵熊一行要去解押库银,叔父岂能在这时候不去盯着。”  

周氏闻言,一阵心慌:“我喊了他,他说头疼,起不了身,灌了一碗醒酒汤也没效果。我再喊喊。”  

徐青听了之后,心里略作计较,对着周氏轻声道:“婶婶,你这样去叫他…”  

周氏闻言,一脸古怪地看着徐青,然后还是照做。  

床上,李公朴正又沉沉睡去,忽然听到耳边响起一个声音:“李公圤,大老爷要升堂了,还不去公堂站着,你拖拖拉拉,莫非是想吃板子?”  

紧接着是一声拖着长长尾音的“威武”。  

李公圤一个激灵,鲤鱼打挺般的起身。  

霎时间出了一头冷汗,再四周,十分眼熟,却不是什么公堂。  

“娘子,你…”  

“叔父,是我请婶婶这样做的。”  

李公圤:“是青哥儿啊,起得这么早。”  

徐青:“叔父,你看太阳都到哪里了,还早呢?”  

李公圤被侄儿罕见地阴阳怪气一番,老脸一红,然后迅速起床洗漱一番。  

徐青跟着吃了一些早点,都是粗粮面饼之类,夹杂一些时蔬。这个季节,有腌制好的笋条,更是吃芥菜的时候,十分爽口。芥菜更是春的象征。  

有诗云: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在前世,徐青很难吃到现在这种纯天然无农药的有机芥菜。  

不得不说,这些年的虞朝,有点步入小冰河时期的意思,明明是晚春,却比徐青前世的早春时期还冷。  

南方还好一点,北方不是涝,就是旱。  

大规模的起义没有,小打小闹的起义是一直没断过。  

小冰河时期的另一特征那就是处于寒冷地带的胡人,会为了生存,更加不要命的冲关。  

看似太平盛世,却早已埋下内忧外患的种子。  

因此,哪怕官府押解官银,也不是那么安全。这也使得镖局行业迅速发展。  

毕竟镖局更能舍下脸皮拜山头。  

官fu咋可能向山匪水匪拜山头。  

大家虽然都是收保护费的,但也有档次之分。官fu显然是属于收保护费这一类中,档次最高的。  

李典史很快吃完早点。  

“叔父,我跟你一起出门。”  

“你也要去衙门?青哥儿,伱想做什么?”  

“我是想跟你去衙门,看看有什么淘汰下来的武器,找把趁手的兵器。”李典史现在分管治安和监狱,别看没有任何品级,实权当真不小。  

寻常人要搞兵器很难,但对于现在的李公圤而言,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徐青除了随身携带石灰外,肯定是要弄件武器防身的。  

这个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虽然赵熊他们暂时没搞事,但气运里,那一丝黑气始终存在,随时都有复燃的可能。何况就算赵熊懂得识时务,手下人未必脑子好使。  

政治斗争嘛,别把敌人想得太聪明。  

前世第一大国搞总统选举,人家都是直接搞暗杀来着。  

李典史在衙门里,配合董大海,办好了库银的出库交接。中间没有什么波澜,不过赵熊临走时,徐青突然多嘴问了一句:“赵伯伯,你是不是杀过人?”  

赵熊的反应是惊讶,然后似乎不想和徐青他们纠缠,直接急冲冲离开,并丢下一句:“本捕头一向奉公守法,杀人是绝没有的事。”  

见得赵熊灰溜溜离开,董大海在旁笑道:“徐世侄,你这样问他,他怎么可能承认?”  

正常而言,似赵熊这等本地黑恶势力的首领,肯定是不把人命当回事的,而且为人凶狠。  

但徐青刚才故意那么问,却发现赵熊的情绪反应很怪。  

他现在的观察力很强,而且神魂强大,对人的情绪感知也不是普通人可比的。  

如果是传闻中的赵熊,刚才那种反应可是太奇怪了。  

给徐青的感觉就像是,这赵熊不是真的,而是演的。对方根本没有那种当老大,不把人命当回事的心态。  

“果然有鬼。”徐青暗自判定。  

但他平白的臆测,说出来也没人信。  

徐青对董大海道:“董叔,我就是和赵伯伯开开玩笑。”  

李典史咳了一声,对董大海道:“小孩子不懂事,让你们看笑话了。”  

董大海笑道:“我看徐世侄明明很机灵嘛,而且一看就是良才美质,这次童生试肯定是要高中的。”  

一番客套之后,李典史拉着徐青到了县衙存放兵器的库房。  

里面的东西,放久了都有损耗,所以淘点坏了的武器,甚至都谈不上公权私用。  

但李典史来到兵库后,看守兵库的衙丁们,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