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雷作何解(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入紫府中期之后,神通渐全,不同道统的区别和差异也就越发明显,斗法要考虑的更多。  

社雷为第一灾劫,位格极高。  

司天劫有掌控劫雷,代天行罚之用,此时已然将整片天幕占据,往日降雷泽显化的紫电天云占不得分毫。  

同为界神通,社雷的位格压制十分明显,而太初序的天律锁定之下,某种无形的生克渐渐显化,以社克震。  

远嘉翻手祭出雷锏,粹然的黑白雷霆交织其上,谪刑之意弥散,让人心悸。  

他不是凡俗之辈,自然细细评估过双方实力。  

对方纵有剑意,可他借着社雷生克之用,未尝不能抵挡。  

“来。”  

这位墨麒麟一脉的天骄肃声,他心中有重扬麒麟威名的志向,此番出世,正是要和世间诸修比个高低。  

而这位成名已久,剑意加身的溟度龙王,正是最好的踏脚石。  

玄铁雷锏拖拽黑白二光,如流星坠地,轰然砸下。  

整片道台都随之震荡不已,而下方的龙种并未躲避,只是灵剑上挑,轻描淡写地便驾住。  

许玄持剑之手握的极稳,未有丝毫动摇。  

雷泽法身、血炁古术和溟泽龙躯,加之震雷一道特有的道行加持,让他的肉身已经到了一种极端强横的境地。  

远嘉银瞳微张,他未曾修行身神通,社雷对体魄气力的加持更是不如震雷。  

纵然墨麒麟体魄强横,可对方也是溟龙之躯!  

墨玉鳞片覆盖的龙爪探出,抓向远嘉的面目,其上腾起一阵青黑水火,流淌不止,散着恐怖的毁灭气机。  

刹怒水火!  

这一道水火的威能极强,更是比至火要好操纵的多,随着许玄心意运转,陡然激发。  

此时他身上震雷已然被社律克制,威能减损不少,反倒是用其他的手段,如水火、剑意更为实用。  

“大兽之物.”  

远嘉见识多广,怎能认不出这一道摩耶正法的代表事物,眼看那青黑水火暴起,化作无数毒蛇噬咬而来。  

这一众毒蛇首若覆笠,颈张如障,通体赭色,垂涎如碧,无处不彰显至火凶性。  

正是大兽尊位下化之灵,为障蛇。  

远嘉显出麟相,张口一吐,滚滚银白火焰升起,和这至火障蛇相击,霎时间漫天火雨散落。  

‘真火。’  

许玄看出对方口中这一道灵火来历,正是真火,携着一股化厄消晦之气,堪堪抵挡住刹怒水火。  

列缺剑锋一转,剑意陡然而生,携着循环交转、雄浑浩荡之意挑开雷锏。  

许玄一剑荡开,天地间立刻被撕开一线剑痕,蔓延数里,灼灼吐雷。  

咔嚓。  

太虚破碎的声音响起,一线剑痕渐渐扩大,烈光喷吐,雷浆滚落。  

大泽中的浩荡雷性被压缩一处,伴着一声惊雷,紫黑雷光冲天而起,荡开劫云!  

许玄剑道造诣之高,早已不拘于形。  

这一式不过是他兴之所至,随手施为,可其中的神妙却足涉及足以让一位剑修参悟一生。  

雷泽为池,剑意为径,将雷性收伏一线,天音激发,威能陡涨。  

原本密布天中的劫云被一剑斩开,太虚连片崩溃,天穹如若裂开一处极深的伤口,有银白天律显化,渐渐弥合。  

远嘉的神色稍凝,他的司天劫竟在这一剑之下有了裂隙!  

他此刻握紧手中的天刑殛雷锏,这一柄社雷灵宝随着他的心意开始渐渐全面复苏,让对方手中的灵剑也有了感应。  

一股天地正位,高巍玄妙的气机渐渐弥散远嘉周身,他持锏立于漫天劫云之下,肃声道:  

“我脉参雷,以五德阐,神雷为金,震雷为水,霄雷为木,灵雷为火,而这一道社雷,便是应在土。”  

“溟度龙王,还请接这一道五雷合击之术。”  

远嘉此时祭出一器,此物形如一环,上有五色雷光流转,分为明金、紫绛、天青和殷赤,最后则涌现一道银白电光。  

五雷束麟环,雷宫灵宝,甚至威能还要超过他手中的天刑殛雷锏,只是催动起来更为麻烦,重拿重放,需要施术掐诀。  

此环直直上升,五雷显化,散入天穹之中,各踞一方。  

神、震、霄、社、灵,各性雷霆弥散周天,散着让人心悸的毁灭之气。  

远嘉探出墨鳞覆盖的右手,雷锏高举,银雷环绕,随之上升入那五雷环中,让居中的一道社雷之光威能越发炽烈。  

他此时挥手,像是将什么事物自天中投来,如执掌灾劫的神圣。  

无边雷霆化作一道恐怖至极的天殛,将整片天穹拖拽而下,轰然落向人世,正对那一片广袤雷泽。  

五雷天殛!  

社雷一道的六品大术,需要集齐五道特殊雷霆,以五德之变去养化,最后成就此术。  

这一道五雷天殛威能之强,世间少有。  

可对他的消耗也极大,需要司天劫、太初序和纠虔刑一道催动,加之这五雷束麟环承载方能施展。  

诸多光华流转的五雷天殛坠下,破开雷泽,将无数紫色雷浆焚烧殆尽,如降天灾,兴起大劫,让许玄也感到一阵阵的性命之危。  

他此时心中却另有所想,看着五雷轰然落下,暗暗思索起来远嘉所言。  

麒麟一脉若是以五德阐雷,却也无错。  

震雷近壬水,神雷似庚金,而霄雷也和元木的关系密切,至于灵雷,观其性质,确实有火之炽热。  

只是社雷孤悬,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