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天衰阴烛(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浓厚的棕黄戊光环绕如城,将诸多神通阻拦在外,使其不得再往中心而去,只得在外等待这戊光散去,搜刮起一些边边角角来。  

外围,一处碧青宝阁中,太阳和戊土之光交相呼应,最终融为一体,化作一道灿灿金华,归于许玄天眼之中。  

正仪戊光彻底炼化,完成迭辉,如今这一道法术的威能陡然再涨,更有不少新生的神妙内藏。  

这一道戊土灵光的特性极为玄妙,虽无形无质,可却极为沉重,使得如今的灵光一旦打出,便有万山倾倒之重。  

还有一道特性,便是这戊光所持为正,不受偏折,一经激发,轰然落下,寻常神通、法术动摇不得。  

许玄稍稍估算,如今这一道灵光炼入,天眼的威能上涨极多,足以让紫府中期也忌惮。  

眼下他却不作停留,取出那一道丙火玄印,此印之上如今分有一火一光,前者是虚明天火,为炎朝所出的灵火,不知为何同那清浊灵云纠缠。  

后面这一道灵光却藏于印中,并不显化,许玄此时催动神通,体内的那一道恒仪道标也有呼应,渐渐将这灵光自玄印中拘出。  

此光通体为金赤之色,盈满此间,不断延伸,带着一股堂皇光明之意,普照六合,若非许玄用神通遮掩,阁中便如升起一轮太阳。  

“六合炳光。”  

天陀细细观摩,眼下认出这一道灵光来历,有些惊异。  

“炎朝一统天下,此光随即自太阳中诞生,历经恒仪而落,光明天下,普照六合。”  

许玄将此光取来,默默端详,却见这一道灵光跃动不止,此时和那一道虚明天火相互呼应,隐隐散出几分神通彩光,隐隐指向一洞天核心。  

体内清气涌动,似在呼应,这一道灵光中渐渐有景象变化,似在昭显昔日之事,让许玄不由凝眸看去。  

入目是一座碧玉华池,内里大阵变化,丙火冲激,可见一着玄黑火云道袍的男子,驾着清浊灵云,自空坠地。  

此人容貌英伟,体魄高大,下身为龙蛇之躯,覆盖赤鳞,矫健神异。  

他手执赤剑,腰挂玉佩,上刻绛霄二字,一身紫府后期的气势显露无疑,丙火神通昭然,可又和许玄接触的有些不同,带着一股堂皇帝者之气。  

这位紫府身上多有戊光残留,伤势极重,血洒池中,化作腾腾火焰。  

自这灵光映照的景色中又显出半个人影,不见容颜,隐隐可见一身乌金华袍,戊土神通变化,身上金血落地,化作彩霞升腾。  

一杆金枪如龙刺出,凝如实质的戊土神通爆发,这位丙火紫府被大枪洞穿,挑至空中。  

他面上有种种复杂情绪,错愕、忿怒和疑惑种种交织,最终法躯被层层戊光笼罩,彻底崩碎,神通消解,异象冲天而起,天中升起一轮灿灿金阳,赤云连片。  

这具法躯渐渐消解,先后化作一道灵光,卷起一丙火玄印,遁往远处,又有一道灵火,升腾而起,带着那清浊云气隐没。  

那戊光席卷而过,将这一片华池中的异象悉数镇压,恢复如常,而其人自始至终未曾露出容貌。  

这景象让许玄心中生出一阵惊意,思绪急转,低声道:  

“我观绛霄真人.是被戊土所杀。”  

如今门中三位紫府去向,大致可以明确,赤明祖师未入洞天,陨落在外界妖乱之中,而其余两位紫府却是入了昆巍。  

绛瑛真人受诛幽冥,观其神通,当是中期,而这位绛霄真人却是丙火后期的大修士,被戊土所杀。  

“此人是伏易血脉,修丙火正位功法,比火鸦传承不知高明多少,恐怕是为求果位。”  

天陀声音幽幽,他见识多广,仅是稍稍一观就看出这位绛霄真人的跟脚,继续说道:  

“能将这么一位紫府斩杀,必然是戊土一道的大神通者,金血可是蜀国帝室的象征。”  

许玄此时心绪渐乱,那一道灵光中的景象散去,他本以为洞天中诸修陨落,当是地府中的大人所为,可如今来看,却不是这般简单。  

“古蜀传承八百载,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比不得周奉那般立国千年,但蜀帝似乎有延寿的手段,帝宫之中,恐怕不止一位戊土紫巅。”  

他仅是稍稍估算,寻常金丹仙宗内里就不止一位紫巅修士,更何况是近乎一统的帝家?  

“钧峰王是紫府巅峰无疑,可他又同大赤、曜空皆都交好,不像其所为。”  

许玄眼下在思索,天陀却叫了起来,只道:  

“在此想是想不出来的,等到中心的帝宫开启,方能有些踪迹。”  

这一番话却是无错,如今外围大致叫诸多紫府探的七七八八,可真正的核心之处却在那一道戊光庇护之下,外人不得入内,只能等着。  

只有入了帝宫所在,恐怕才能寻到些许踪迹。  

他当下起身,向外行去,那一道六合炳光却自行跃动,直入天目之中,开始缓缓炼化,让他心中升起一阵古怪感觉。  

眼下洞天之中情势复杂,以提升实力为第一要义,他只得暂时不去想这些。  

远处又有神通斗法之音传来,响彻此间,他极目望去,只见彩霞变幻,其中显出一座浩渺云宫,匾额高悬,为存道宫二字,内里道音隆隆,经文涌现。  

此宫恢弘,却未有几分帝气,更像是群仙汇集之处,通体半隐霞光之中,先前一直未有人发觉,直到一位紫府斗法时撞入其中,才堪堪开始显化。  

仅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