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贺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躬身道:“丞相,这是苍所写的。”  

应该说这是经过公子启发,自己所写的选官用官之法,其中多是改善以吏为师的理念,但又不舍弃以吏为师为核心的想法,这让韩非或者李斯两者所主张的法家理念,多了一些别样的味道。  

李斯按住这卷竹简,又道:“让冯去疾来。”  

半个时辰后,右相冯去疾脚步匆匆来到这里,也不知道深夜是何大事,见李斯与张苍在这里。  

人到了近前,李斯将竹简递上,言道:“右相,还请过目。”  

冯去疾先是整了整衣襟,仔细看着,一边看着神色越发凝重,一边来回踱步,时而自语。  

李斯拿起一旁的干枣放入口中嚼着,又给一旁的张苍分了些。  

良久,冯去疾合上了竹简道:“丞相是何用意?”  

李斯道:“右相以为如何?”  

“不可!”冯去疾道:“至少现在不可,六国旧地的人都还在,怕是会引出更大的祸端。”  

李斯眼神多了几分锐利,道:“他们不是想恢复分封?这个选官之法正好彻底断了他们的分封之念。”  

冯去疾缓缓摇头,道:“丞相,此策还未到能用的时机。”  

李斯看向一旁的张苍,“那么是否要陛下看?”  

张苍正要开口,冯去疾再一次道:“更不可,陛下看到此等选官之策,势必要推行,到那时候,你我更拦不住。”  

李斯又嘴里放了一颗干枣,一边嚼着一边思索。  

深夜时分,越发寂静,一阵风吹入府内,张苍接着道:“待苍回去,将此策再行完善。”  

李斯终于点头了。  

冯去疾也颇为赞同。  

三人终于达成了一致的理念,这是一把利剑,但不能轻易使用,一旦使用谁也不知会引起多大的祸端,至少要一步步实施。  

张苍拿着这卷书离开了丞相府。  

也不知为何,李斯竟心有遗憾,如获至宝,却不能使用。9  

三人深夜一番谈话,感觉暂时算是稳住了大秦的社稷。  

夜色如墨,这个夜晚与往日没什么区别,咸阳上空的黑夜如以往一样,很宁静。  

走在咸阳城的街道上,张苍又想起了公子曾经说过的话,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选择,总是要舍弃一部分的。  

翌日,耕田是关中的大事,谷雨之后的关中无比地繁忙,农事成了所有人的头等大事。  

扶苏出了咸阳城,一路朝着商颜山而去,就见到了眼前的壮景。  

张苍策马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也是无言良久。  

每一块田地都有人在耕种,一家三五人有推着犁的,还有赶着牛的,人们赶着将粮食种下去。  

田安赶着马车,一边大声道:“公子,附近好多个县也要多种一些麦子。”  

张苍道:“麦子熟得早,夏收之后还能再种豆子。”1  

一行人来到了商颜山,就见到了骑着一头驴的叔孙通。  

一群孩子正在追着叔孙通玩。  

“别闹了,别揪老夫的胡子。”  

尽管叔孙通这么说着,孩子们还是接二连三地伸手去抓他长长的胡子。  

仔细一看,还能发现,他老人家的胡须确实比以前稀疏了很多。  

之后,叔孙通又被一群孩子拉着去玩闹了。  

扶苏也不知道,这老人家与一群孩子怎么也能玩得这么开怀。  

“叔孙通身为博士,不理朝中之事,只顾在这里与孩童玩耍,也不知道老师知道会作何感想。”  

扶苏自语一句,便看到了正在挖着竖井的李由。  

李由身为军中校令,就知道在这里挖土,因此,扶苏心中又释怀了。3  

去了一趟函谷关,回来之后,这里还是老样子。  

章邯将军依旧看管着这里。  

山上种了不少桑树苗,此刻章邯颇为认真地道:“公子,末将在山腰处开辟了一片田,打算在那一片山腰处种满芹菜。”  

扶苏笑道:“嗯,芹菜好,还能用来做醋芹,嗯…再多种些萝卜。”9  

章邯抱拳道:“末将得令。”  

谷雨之后,各县都在开耕,出征的士卒们都回来了,扶苏又看到了一家六七口人,坐在田地里用饭的场景。  

田地里刚翻好了土,劳作了半天的一家人坐在一起。  

这一家人有年迈的老人,老妇,或者是青壮年夫妻,还有三两个孩子,如此就是一家人。  

他们一边吃,甚至还能与同样在田地里用饭的邻居打招呼。  

用过饭食之后,这一家人就会接着开垦田地。  

扶苏正看着眼前的景色,就有一队人马闯入了视野中。  

等这队人马到了近前,扶苏这才看清来人,笑道:“见过少府。”  

王贲翻身下马,笑呵呵行礼道:“公子,家父让我带一些货来。”  

扶苏上前询问道:“西渭河何时开始建设?”  

虽说自己是都水长,张苍是工室令,但何时开工修建西渭桥,还要九卿之一的少府来做安排。  

王贲道:“等春耕结束,枯水期开工建设,右相会安排人手。”  

事情涉及到了右相,由右相总领,扶苏觉得自己顶多只能在小事方面言语几句,毕竟是家国大事,身为大秦公子还年少嘛。  

被人当孩子看的感觉很不好受,他们就差没说,“公子放着,我来!”  

大抵如此…1  

扶苏道:“你家带来什么好货了?”  

王贲领着人朝着队伍的后方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