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袭杀,出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仍旧开始思索起来。  

他并不知道,宗主慕青琉,已经打算选他做未来宗主了,并且将君东晋调离,也是为他着想。  

且为以后收服君东晋布局。  

“我听说,前段时间,蛮荒那边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二位麾下开口说道:“妖圣巢的大皇子死了,好像是死于一位古圣之手。”  

“这件事我也听说了。”  

慕蒙庭点头。  

不过究竟如何,是哪位古圣出的手,便无人知晓了。  

宗主应该清楚,但宗主自己不说,也没人敢去问。  

“蒙庭师兄,不管是否与这件事有没有关系。”  

“这些都不重要。”  

“现在,有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那君东晋被调离仙宗,但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回来。”  

第三位麾下压低了声音。  

“你的意思是?”  

慕蒙庭面色微微一变。  

“嘿嘿。”  

“以往,那君东晋身边,都有大量手下跟随。”  

“可是这次调令,宗主明确提出,只让君东晋一家四口前往茫崖山。”  

“如果君东晋一家人死于赶路途中,想必不是什么难事吧?”  

这位麾下语气冰冷。  

“太昊仙境笼罩整个中土神州,我们只要一动手,便会暴露。”  

慕蒙庭摇头说道。  

“太昊仙镜监测的,是异种气息,要是血魔海、妖圣巢、幽冥鬼宫的修士,敢进入中土神州,自然会被仙镜察觉到。”  

“但如果是历代宗主出手的气息,仙镜就算感知到,也不会有什么动作。”  

此位麾下继续说道。  

“你是说,让我动用仙宗历代宗主,留下的炼虚期符箓?”  

慕蒙庭说道。  

所谓符箓,便是通过特殊手段,将自身一击之力,留在对应的符纸里。  

后人要是催动符箓,便相当于激发了符箓内的那一击之力。  

道德仙宗传承数十万年,每一位炼虚期宗主,都会留下一些符箓,里面保存着自己全力一击。  

历代炼虚期宗主,都曾是太昊仙镜的主人。  

他们出手的气息,便不在太昊仙镜警觉范围之内。  

“不行。”  

“当时固然察觉不到。”  

“但事后,宗主若是追查,暴露是迟早的事情。”  

慕蒙庭依旧摇头。  

君东晋要是死了。  

宗主必然会去调查。  

以太昊仙镜‘回溯’的能力。  

他那点手段根本瞒不过去。  

“是啊。”  

“宗主肯定知道。”  

“不过那时候,君东晋已经死了。”  

“我道德仙宗,只有蒙庭师兄你一人,可以继任宗主之位。”  

麾下继续说到。  

“道德仙宗弟子那么多,不乏天才,除了我,有大把弟子,能够成为宗主人选。”  

慕蒙庭依旧有些犹豫不定。  

“蒙庭师兄,你太低估你在宗内的地位了。”  

“除非仙宗能够再次出现一位如君东晋那样的变异天灵根。”  

“否在千年之内,你就是最适合宗主人选,且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我道德仙宗,历代宗主,最多在位一万五千年,现在慕宗主,差不多已经在位一万两千年了。”  

“蒙庭师兄,你也是慕家人,乃宗主的直系子嗣,除去君东晋,他不培养你,还能培养谁?”  

“但要是让那君东晋活着回来,未来宗主之位,到底在谁手里,可就说不准了。”  

听着心腹麾下的建议。  

慕蒙庭面色变化不定。  

“好。”  

良久之后,慕蒙庭猛然起身,目光冰冷说道。  

云雾福地外。  

君东晋、慕怜儿以及君逍遥、君芷兰四人,正在与林元告别。  

“小弟,你就好好在云雾福地待着。”  

君芷兰有着不舍的说道。  

宗门令里,仅仅是让君东晋一家四口,前往茫崖山。  

至于君无忌这个常年待在云雾福地不出来的小儿子,却是没有包括在内。  

或许在慕青琉眼里,君无忌根本无需注意,金丹期体修对于道德仙宗而言,又算什么?  

再说君无忌自拜入云雾福地后,就从未主动进入过道德仙山,属于绝对的‘无害’对象。  

“你们路上小心一些。”  

林元望向君东晋、慕怜儿,开口说道。  

“有什么可小心的?”  

“那茫崖山也在中土神州,太昊仙镜威能笼罩之内,幽冥宫、妖圣巢与血魔海那些败家之犬,难不成还敢对我出手?”  

君东晋微笑说道。  

显然是对自家镇宗仙器很有信心。  

“不管怎么样。”  

“小心总会没错的。”  

林元说道。  

外部的敌人不可怕。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来自内部的敌人。  

比如说是那位慕蒙庭。  

通过这些年的了解。  

林元知道慕蒙庭属于那种睚眦必报的人。  

不是说这种性格的修士不好。  

但始终都得防着些。  

“知道了。”  

“那我们就先走了。”  

君东晋摆了摆手,便与慕怜儿、君逍遥、君芷兰离开。  

林元目送君东晋等人消失。  

旋即转身回到云雾福地内。  

修炼密室。  

林元盘膝而坐。  

“去,跟着他们。”  

林元心念微动。  

太阴元神自体内走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