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商议(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241章商议晚上,在华懋饭店举行庆功酒会。  

高层的名字都已经确定了,那认识的不认识的都重新认识下,联络下感情,方便以后工作。  

参会的最低级别也得是副部长。  

可以带家属,甚至有些家属本身就有职位,比如像陈璧君,担任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准备新政府的开张,具体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我们和南京维新政府和华北临时政府沟通下,解决兼并后原职员的安排问题,应该就可以正式开始工作。  

各位在政府开张前的这些时间里,该熟悉工作的熟悉工作,想用人的,自己去联络,对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地,不熟悉的那就尽快熟悉。”  

周部长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众人点头。  

有人问道:“周部长,那两个政府什么时候会撤掉?看他们的意思好像不情愿,毕竟他们今天开会都没来人。  

那我们要去南京开展工作,这工作也没法展开?”  

周部长淡笑:“不来就不来吧,有些人心里闹别扭,想和我们搞山头主义,实在是幼稚的很。  

他们的维新政府本就是日本人让他们开的临时政府,只要日本人不让他们开了,他们就开不下去,我会和日本人沟通的,让他们尽快撤销他们的职务。”  

回答了一些下面的提问,周部长找人私下谈话,绕了一圈还得过来找顾砚声。  

“别人是两个地方都要熟悉,你是上海的地头蛇,就顾一个南京就够了,倒是省事不少。  

我准备去南京,和梁鸿志见个面谈一谈,接着还要去趟北平,和华北的那位也得碰一碰,这是两个刺头,你要不要一起去?”  

虽然和其他人说的轻松,但这件事还是挺麻烦的,日本人的协议里说的就是让他们自己解决,梁鸿志要是硬是装死,这件事想解决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情况其实挺窘迫的,一边是要开工了,一边是连个办公室都没有,人家根本不认你。  

指望这些外地部长解决问题是不可能了,南京根本没有认识的人,还得找顾砚声商量。  

顾砚声眉头一挑道,“他们就没办法?这其实是一个熟悉自己部门的好机会,找上门去聊嘛,多聊一聊,难道他梁鸿志还能抓他们?”  

周部长颇为无奈的摇头,“权力也得到手上了才能开始使用,他们这些人现在都是光杆司令一个,还人生地不熟,指望他们有办法那是不可能了,政府的大门估计都进不去。”  

给机会也不中用啊,真就是当惯了大官,从零开始从头开始就不会了。  

顾砚声现在倒是明白,为什么周部长当时一来上海就要拉拢他和76号的几个实权派。  

从重庆跟他们过来的人,在重庆政府过的太舒服了,就他们那位置栓条狗都行,创业方面能力其实不怎么样。  

“我觉得我跟过去的作用不大,您带上丁墨邨效果会好一点,梁鸿志不肯就范,但是南京政府的人可未必,我觉得可以把突破的重点放在他们身上。  

现在梁鸿志在报纸上大发厥词攻击汪先生的正统性,如果在这个时候有南京政府内部的老人出面,在报纸上驳斥梁鸿志,维护汪先生,站队汪先生,自己人跳反,那画面可就太好看了。”  

周部长内心一动,“有这样的人么?”  

“有啊。”顾砚声微笑道:“您忘了?当时为新政府募捐的时候,有几位南京的朋友听说了是汪先生要成立政府,在我都没联系他们的情况下,主动联系我,要购买债券的事?  

这种人,那不就是我们的朋友?完全可以利用的。”  

周部长恍然,“是啊,我想起来了,你是说过这件事。  

既然当时愿意交钱,那可以证明这些人确实可以为我们所用,不过他们之中没有党员么?还是没邀请,怎么一个都没来参会?”  

“我估计是梁鸿志压的不让来,但部长,这事情由不得梁鸿志,虽然他们当时交钱时心未必诚,但只要前置条件不变,他们的心不诚也得诚。  

这事情您去了南京,只要摆到明面上,我敢担保,一定有的谈。”  

“什么前置条件?”  

“当然是他们在上海的生意了!”顾砚声呵笑,“南京的经济不行,这些当官的想要权力变现就会把目光放在上海,他们哪个在上海没点产业?  

当时我在上海对所有商人搞摊牌,搞募捐,他们消息这么灵通,赶着打我电话来购买债券,为的就是我能对他们派出来露脸的商人下手轻点。  

他们主动出面捐,总比被我当路人强行拿走的好,还能卖您个好,在新政府保住自己的位置。  

现在他们被梁鸿志逼着站队,那我们照样逼他们,不站队跟我们,我就出面把他们在上海所有的产业全部没收了。  

想开战,奉陪,只要他们扛得住这波损失。  

利益面前,我就不信他们能有多硬气。  

对他们犯不着客气。”  

这下周部长就全明白了,笑容浮上脸,“好,我不反对他们经商,毕竟靠这点死工资想要维持体面确实难了点,但前提,他们得是一心为党国。”  

“没错,所以我说,让丁墨邨去,我把名单给您,您让他的人找这些人出面驳斥梁鸿志,这事情只要上了报纸,梁鸿志就脸面无光,您和梁鸿志,高下立判。”  

周部长微微思索点头,“好,那我去跟丁墨邨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