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暴躁的母亲(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她并没有摆出大家长的架势,强迫儿子接受。  

她很清楚老三的脾气,心高气傲一般人不放在眼里,但对有才能的人又很尊敬。  

其实老二也是这个脾气,只是他在牢里就和马钰建立了感情,所以才没有反对。  

老三自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表哥。  

想让他认这个亲,难也不难。  

难就难在,要在才能上折服他。  

不难是因为,对马钰来说这事儿几乎是手到擒来。  

所以她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样吧。”  

“你们来一场比试如何,你输了就认他这个表哥,若他输了此事作罢。”  

朱棡被窥破心事有些脸红,但还是上前一步说道:  

“好,若他能比的过我,我就认他为表兄。”  

马钰能猜到,马皇后是借机打磨儿子傲气,不过他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面子是别人给的,里子是自己挣的。  

皇亲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想要获得大家的认同,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才行。2  

于是他微微拱手道:“如此便恕我不敬了。”  

之后大家定下规则,双方互相出题,以五题为限,谁答不上来的多谁输。  

裁判自然是马皇后。  

一旁的马八爷、马烨,以及一众内侍们哪见过这阵仗,都竖起耳朵瞪大眼睛,生怕遗漏了精彩时刻。  

至于谁先出题…  

马钰笑道:“我痴长一些时日,便由三皇子先出题吧。”3  

朱棡倒也没有谦让,要来笔墨纸砚提笔便画。  

马钰心中一突,莫非是比绘画?这个他是真不懂。2  

心中已经做好了认输的准备。  

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猜错了,朱棡画的分明是一副简易地图。  

说简易,但山川地势、关隘城池等等也都一应俱全。  

之后他又开始标注各种细节。  

这分明是一张军用地图,啧,能凭借记忆手绘这玩意儿。  

这小子果然不简单啊。2  

赞叹过后,马钰就麻了。  

朱棡大概率要和他玩军旗推演,可他也不懂军事啊。  

但比赛已经开始,总不能直接就投吧。  

正所谓输人不输阵,怎么都得上去挣扎两下。  

不过马钰也不担心比试会输。  

就是不知道轮到自己出题的时候,给他来个二元一次方程,是不是太难为他了?6  

定下应对方式,心中有了底,马钰就开始仔细观察地图。  

因为古代画地图的方式和现代不同,他看了好一会儿才分清哪里是哪里。  

这分明是一副北方的地图。  

准确说是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北平等地的地图。  

想到这会儿徐达和常遇春应该已经出兵元大都,马钰哪还不知道他的目的。  

就是要推演本次北伐元大都的战事。  

这反而让他心中稍定。  

这事儿历史书上写着呢,他作为明黑自然也看过。  

虽然不了解详情,但大致走向还是知道的。  

糊弄一番至少不至于丢人不是。  

接着他就开始仔细观看地图,同时也借着地图回忆历史书上的记载。  

但看着看着他的目光就被其中的一条线给吸引。  

这是一条很长的线,代表的是河流。  

可是…如果他没记错,这条河不应该在这里啊。  

于是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这里画错了吧,黄河早在南宋时期就夺淮入海了。”  

朱棡头都没抬,随口说道:“今年初黄河在寿张县(山东聊城)决口。”1  

“然后就分成了三股,两股继续南下入淮,还有一大股重新北上流入渤海。”  

什么?黄河在洪武元年决堤改道?其中一大股北上进入渤海?  

骤然听闻这个消息,马钰激动不已,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16  

黄河肘击中原五千年,打的人直叫妈朱棡并没有留意到他的情绪变化,继续说道:  

“别说我没提醒你,现在徐帅和常帅正在疏通这条河道,引其水入大运河北上。”  

“如此一来大军粮草就可以通过水路直达元大都。”  

“嗯,按照时间推算,这会儿应该已经疏浚完毕,大军马上就要出发了。”  

还是马皇后注意到了马钰的表情,不禁问道:  

“钰儿你可是想到了什么?”  

马钰深吸口气,说道:“逆天改命的机会就在眼前。”  

这话很中二甚至可以说很傻×,但他觉得只有这句话才能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马皇后惊讶的道:“什么逆天改命的机会?”  

朱标、朱樉也都疑惑的朝他看来。  

马钰上前一步,对朱棡说道:“三皇子,笔可否给我一用?”1  

朱棡很不解,但也想看看他在故弄什么玄虚,就将笔递给了他。  

马钰接过笔,重新取过一张白纸,也在上面画了一张简易地图。  

只是他不习惯用毛笔画的很丑,不过轮廓还是能看得出来的。2  

正是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地的大致地形。  

接着他又标注了几个重要的地形。  

其中就有黄河、淮河、洪泽湖。  

将这些画好,他才对众人说道:“我们来说一说黄河南下夺淮入海的危害。”  

马皇后等人都来到桌子前,准备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朱棡则以为他明知必输,故意转移话题,心中很是鄙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