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暴露(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皇帝为何在那里停留那么久,为何会那么生气?  

二皇子为什么没有被放出来?  

是二皇子将他气成这样的,还是有别的原因?  

各方人马各显其能,通过各种途径去打听消息。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以前没有消息泄露,只是大家没重视而已。  

当大家都把目光放在这里,并开始打探的时候,真相很快就暴露了。  

得知事情真相后,大家都震惊了。  

二皇子被关进大牢里,和冒充皇亲的那个钦犯成了好朋友?  

然后马钰断言,皇帝去开封是为了迁都的那一番话,也被传了出去。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不是经过再三确认,他们都以为是在听话本故事。  

可当确认这个消息后,大家就更坐不住了。  

再联想到之后太子几次出入大牢…  

不行,必须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派出更多人去打探情报。  

只是这次任凭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再探听到任何消息。  

因为拱卫司将应天府大牢的一角封锁,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很显然,推测迁都的事情发生后,皇家最先反应过来,封锁了那一块区域。  

到了这会儿,大家都知道那马钰身上肯定藏着什么秘密,否则皇家不会这么小心。  

尽管很好奇,不过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罢手。  

毕竟没必要为了一个未知的秘密,去触皇帝的霉头。  

即便少数不甘心的人,也只是通过别的途径,打探马钰的身份。  

比如和他一起逃难来的难民。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大家也就只是好奇一下,不会真的怎么着。  

可很快大家就发现,皇帝变了。  

准确说是对待‘大明律’的态度变了。  

首先不再搞什么双重标准。  

虽然还是坚持严厉打击贪腐,但不再像之前那么苛刻。  

其次,他开始倾向于慎刑,并否定了李善长等人提出的轻罪重罚。  

还否定了大部分肉刑,只保留了髡刑、刺字等较轻的部分。  

这和之前相比,可谓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所有人都很惊讶,到底发生了什么?皇帝的态度转变为何会如此之大?  

大部分人还在疑惑的时候,某些反应快的已经猜到,或许和前几天牢房之行有关。  

那么问题来了,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或者说,那马钰到底和皇帝说了什么,竟然能改变他的想法?  

下朝后刘伯温立即找来长子刘琏:“我让你查马钰的情况,可有收获?”  

刘琏摇头,说道:“应天府大牢那边,您叮嘱我不要去碰,我只能从逃难来的难民着手。”  

“除了知道他两三年前出现在徐州,再之前的情况就一无所知了。”  

然后他好奇的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刘伯温也没有隐瞒,就将朱元璋的变化说了一下,道:  

“我怀疑,就是那一趟大牢之行,让陛下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刘琏惊讶的道:“陛下从那里出来的时候,不是非常愤怒吗?”  

刘伯温说道:“正因为愤怒,说明他说了一些陛下不喜欢听的话。”  

“陛下当时很生气,清醒过来之后,却认可了他的话。”  

刘琏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多人劝谏都没用,他竟然能说得动陛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刘伯温摇摇头,说道:“这正是我想知道的。”  

“以陛下的性情,他返回应天的第一时间,就应该将马钰处死,维护皇家的体面。”  

“可他却十几天不闻不问,这本就不正常。”  

“前几日还亲自去了大牢,而且二皇子到现在都没放出来…”  

“现在回想,此事充满了诡异之处啊。”  

“之前我被朝政困扰,以至于忽略了这些。”  

“若能早日察觉异常,或许就不用如此被动了。”  

刘琏安慰道:“谁能想到那个小乞丐身上,会隐藏着这么大的秘密。”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继续去查?”  

刘伯温沉吟片刻,摇头说道:“不用了,这么大的动静陛下肯定知道。”  

“我们现在去查,不但查不到什么东西,还会激怒陛下。”  

说到这里,他乐观的道:“至少目前来看,他与我们的观念并不冲突。”  

-----------------  

李善长却一点都乐观不起来,他非常的愤怒,又感到紧张。  

之前皇帝打压他,他都没有这种危机感。  

以他的地位,只要不造反都能安然无恙。  

区区打压不过是皇帝提醒自己过线了而已,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可现在皇帝的思想和他走向不同方向,才是他无法忍受的。  

必须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回到家他将李忠喊来,询问有没有查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李忠也是无奈的说道:“除了之前的那些,再查不到任何信息。”  

“主要是拱卫司的人,油盐不进。”  

李善长脸上浮出怒气,道:“拱卫司,让石坚让来见。”  

李忠大惊,道:“啊…这,不好吧,他可是拱卫司校尉。”  

拱卫司现在的规模还不大,领头的只是个校尉。  

李善长说道:“哼,那又如何?没有老夫哪有他的今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