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帝王之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无道理,但他已经是我们遇到的,最可能懂帝王学之人了。”  

“接下来你要多与他交流,尽快确认他是否真的懂。”  

“这一点,对我们家非常重要。”  

朱标郑重的道:“您放心,我会尽快确定这一点的。”  

“不过我得先找个合适的话题,才好去找他。”  

马皇后心中一动,说道:“眼下就有个合适的问题。”  

朱标意外的道:“哦,不知是什么问题?”  

马皇后笑道:“就是让李百室和刘伯温发生争执的问题。”  

朱标眼睛一亮,高兴的道:  

“娘您真是太聪明了,这个问题好啊,我明天就去牢里见他去。”  

马皇后阻止道:“不要着急,你先自己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再去问他。”  

“况且你频繁出入大牢,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朱标也冷静下来,说道:“是,我明白了。”  

“再过上一些时日,我借口去牢里看望二弟,就没人能怀疑什么了。”  

马皇后说道:“你明白就好,继续说说你们还谈了些什么。”  

朱标点点头,就继续转述牢里的话。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说出‘孔孟为本,管荀为用’的时候,马皇后‘噌’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这一下把朱标给吓了一跳,连忙问道:  

“娘,您怎么了?”  

马皇后激动的道:“不用求证了,这就是帝王之学啊。”  

朱标傻眼了:“啊?这…这不是治国之策吗?”  

马皇后失笑道:“傻孩子,治国之策不就是帝王学的一部分吗。”  

朱标这才反应过来,挠了挠头道:“额…我糊涂了。”  

倒不是他糊涂了,说白了还是年幼。  

再加上他父母都不懂这东西,他也没地方去学。  

压根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此时经马皇后提醒才明白,可不就是帝王之学吗。  

马皇后深吸口气,稳住激动的情绪,才说道:  

“他评价管子是执政者,一切从实用出发。”  

“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否则也无法超越学说限制,说出孔孟为本,管荀为用这样的话。”  

朱标听出了言外之意,连忙追问道:  

“您也认同他的这个观点吗?”  

马皇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  

“李百室是法家门人,受他的影响你爹和我也读了许多法家典籍,其中就有管子。”  

“我们治国的许多方略,正是出自管子一书。”  

“荀子一书我们受理学影响并未研读过,不敢随意评价。”  

“不过马钰既然敢这么说,定然有其道理在里面。”  

朱标的心也不禁一阵乱跳,母亲这话无疑是在说,这个观点就算不全对,也是具有可操性的。  

也就是说,马钰不光懂治国还懂帝王之学,这如何能不让他激动。  

“既然他是如此大才,是否赦免他的罪行,将他放出来?”  

马皇后顿了一下,摇摇头说道:  

“不,不急于一时,你继续按照计划去探他的底,确认他的学问有多深。”  

“然后摸清他的来历,至少也要了解他的性情。”  

“而且事关重大,得等你爹回来才能做决定。”  

朱标也反应过来,马钰对皇家是心怀成见的,愿不愿意为皇家所用还不知道呢。  

确实不能直接就放出来。  

得先想办法化解他心中的怨恨。  

至于马钰的性情…  

朱标就将他劝说马钰不要辱骂朱元璋的事情讲了一下。  

“那马钰连死不怕,却因为不想连累我们而改口。”  

“他只是受到二弟些许恩惠就能如此,应当是个重感情之人。”  

马皇后说道:“你所言不无道理,不过事关重大还需谨慎。”  

“再多观察一下总归是不会错的。”  

朱标微微点头,说道:“是,我已经交代二弟了,定然能将他的秉性摸清楚。”  

“如果他真如表现的这般恩怨分明,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马皇后认同的道:“如果他恩怨分明,事情反倒是好办了。”  

母子俩又谈了一会儿,就马钰的事情制定了一个计划。  

不外乎就是化解仇恨,以恩义结之,收下为我所用。  

是的,他们已经确定要赦免马钰的罪行了。  

因为不论他的能力高低,至少是懂一些帝王学的。  

这对朱家来说太重要了,值得他们为其破例。  

不过马皇后又说道:  

“具体如何对待他,还要看他有多少才能。”  

说白了,给他什么样的待遇,还要看他自己有多大能力。  

如果仅此而已,那就找个体型相似的死囚去替他死。  

然后他将一身所学献出来,自己隐姓埋名过一辈子。  

如果他能力真的很出众,那自然又会有别的相应的待遇。  

对此朱标也没有什么意见,只觉得母亲果然英明,考虑事情面面俱到。  

接着,马皇后又提笔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将马钰之事和盘托出。  

等写完,她将信递给朱标道:  

“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朱标躬身接过,打眼一看不禁有些惊讶。  

马皇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调查的结果,还有马钰说的话,详细的写了下来。  

唯一有出入的地方,就是隐去了马钰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